我的學習生涯及人生規劃(下) 彭瑞麟
大學除追求專業知識外,還要學習組織、規劃等能力。但有些學習是具有時效性的,時間過去了,就喪失學習機會。大學裡的專業知識,安排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依序學習是有道理的。
土木「發哥」 薪火相傳 ~ 橘色王朝、剛強堅毅、土木傳奇、勢將再起 ~ 陳晁偉
記得去年學期末在台大練球,有一個畢業已久的學長回來與我們敘舊。
學長:「很羨慕我們現在的打球環境,比以前改進許多。可是怎麼沒看到你們打『發哥』?」
我們回道:「發哥已經於去年壽終正寢了。」
學長:「唉~他可是在我十幾年前還是學生時就在了。」
學長永遠樂意提攜、學弟勇敢接續承擔的薪火相傳,一直是台大土木最美的風景;如果要舉一個例子,那從B82到B04橫跨近1/4世紀的「發哥」就是個最傳奇的經典。22年前台大土木棒球系隊如預期地在台大盃棒球賽中所向披靡,時任系主任的陳振川教授在場邊問著同學有什麼需要,同學們意想天開地隨口胡謅說:「我們想要一台發球機!」,沒想到陳老師把這樣的玩笑話放在心中,真的透過校友募資及台大土木文教基金會幫球隊購置了一台專業發球機,當時這不止是連校隊都沒有的珍奢,就算是甲組成棒也望塵莫及,同學們把這台發球機取名為「發哥」。20幾年的時間,發哥老了舊了壞了,但老師對學生的愛與關懷卻歷久彌新;陳振川教授在今年三月得知發哥已不堪再用時,馬上號召B61同學樂捐新的發球機,第二代的發哥在五月正式啟用;本期杜風[特別報導]忠實記錄這延續二十多年的感動!
就如同電影Moneyball魔球中所說,"How can you not be romantic about NTUCE?"您怎能不熱愛台大土木呢?本期[學生點滴]中同學們在土木之夜中精采演出、香儒及碩羽以現代舞解構土木的生硬,榮獲第一屆工程文藝獎銀牌,他們的優秀永遠不負眾望;一棒接一棒的傳承流轉,您一定能感受到世代堆疊起台大土木的重量!
... <more>
恭賀結構組博士生韋思拿榮獲 2016 台灣大學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獎助學金 周中哲
台灣大學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於1978年奉教育部核准設立,為國內最早從事地震工程相關領域之研究中心。
感謝各屆及B61校友樂捐 新的發球機給土木系棒球隊!
詳情請見 特別報導
臺大土木永續發展請您熱心贊助 < 下載國內捐款單 > < 下載國外捐款單 >
2016 土木之夜 Unknown 許育銘
每年夏天土木系的系館總是特別地熱鬧,大家在系空間裡努力的練習著,就是為了一年一度的土木之夜能夠給觀眾呈現最完美的演出,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土木系的學生們早在半年前就開始籌備著短短五個小時的表演,從幹部的招募、安排表演、美宣製作、一次又一次的驗收、鋪天蓋地地宣傳,到最後的彩排,當然這過程也不是一直都這麼順利。
第一屆工程文藝獎銀牌獎參賽心得 余香儒、張碩羽
「縱橫交錯間,尋找空隙,尋找韌性,柔情,但下一秒等著的卻是堅毅,霸氣的要服從,我也順服,因為知道他扛的是多大的壓力及扮演著重大時刻的要角。緊密的結合,告訴你們我們力量比從前更強大。」
2016 小土盃 Civil War 姚至謙
4月30日,睽違兩年的「小土盃」在台大校園內正式開打!今年以電影美國隊長三的標題─Civil War─內戰為主題,呼應土木的Civil與小土盃為土木系之間的內戰。
北捷環狀線南機廠 工程參訪 陳敬恆
感謝陳椿亮老師居中引薦、捷運局中工處軌道所梁志全主任熱心安排,本學期修軌道工程的同學,在賴勇成老師帶隊下,有機會實地進入建設中的環狀線南機廠。筆者過去在運輸系統、軌道運輸學課程中,參訪鐵路場站時,都能觀察到車輛於其間運轉調度,甚至維修的實況,這次卻不一樣,目標是尚無車輛進駐的施工工地。
資訊視覺化學者聚頭,跨界交流會後報導 何威融、楊政玹
今日由台大土木系及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舉辦的資訊視覺化論壇於下午展開,主講者有來自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澳大利亞人機界面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杜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老師與香港科技大學NIE-Social Media Lab總監許助理教授、台灣大學新聞所的林教授兼所長以及台灣大學副教務長暨土木系老師的康教授,本場論壇的四位講者分別從自己的專業領域出發,分享資訊視覺化的實際應用成果及可能的困境及限制。
行走台灣 張宇晨
台灣之行真的很快就要結束了,這幾十天發生的種種仿佛就在眼前。這一行,感受很多,感慨很多,感動也很多,雖不能說對台灣大學、對台灣有著多麼深刻的理解,但這個我將融入兩個月的地方,已然成為我精神的組成部分。在這裡,我遇見了台灣,在這裡,我認識了台大,在這裡,我發現了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
記憶∙台大時刻 馮偉康
土研樓512室的窗外,暮色給匆忙的台北畫上一天的句號;坐在教研室裡的我,也即將告別這裡日漸熟悉的一切。兩個月的聯合畢業設計,有過面臨難題的苦惱,有過與學長一起討論的暢快淋漓,有太多與朋友的歡聲笑語,而回憶越多,就越發使我覺得,當初那個報名來台的決定是多麼正確。
夢想、堅持、勇氣 ─ 橫跨半個北美洲和一個太平洋的漫長合作 紀乃文
猶記筆者在2012年11月的杜風電子報第60期曾經發表「尋根、溯源、取經──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實習心得」一文,為筆者的博士班學業作了一個總結與紀念。事實上在那篇文章發表的時間點,筆者就已經在「密謀」為這個故事寫下續集,第一次離開西雅圖的前夕,筆者取得了華盛頓州的駕駛執照,當時筆者的督導人林耕宇老師便調侃我說:「怎麼有人都快要離境才在考駕照的?你是要在哪裡使用這張駕照啊?」,但筆者很直截了當地笑著回答道:「可是,我們不久前不是才說好,等我畢業還會再回來作博士後研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