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1 |
 |
46% |
說明 |
本創作係以大螺旋箍筋與內側的數支主筋綁固連接固定,並於大螺旋箍筋外側設置數個小螺旋箍筋,各小螺旋箍筋係與數支外側的主筋及大螺旋箍筋綁固或焊接連接固定,可製成適當長度的鋼筋籠與混凝土澆鑄形成建築物之柱或梁。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2 |
 |
19% |
說明 |
本創作之主結構系將條狀鋼筋以特定順序連續彎折,使其成為可達良好張力平衡且同時包含箍筋外框、繫筋及錨定段之一體成形箍筋結構。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3 |
 |
9% |
說明 |
本創作提供一種混凝土鋼筋籠結構及可快速有系統組立該鋼筋籠之組立裝置,其鋼筋籠結構乃將與主筋組合之箍筋設計成S型,將兩個S型箍筋方向對錯組成一組網狀箍筋取代昔知箍筋加繫筋之組合。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4 |
 |
14% |
說明 |
本創作藉由預先設定好間距並已點焊固定成型之網狀鋼筋網,才成所需大小形狀,並將外緣預留錨定段予正向或反向彎折,使其提供端點固定圍束力,成為外圍箍筋及繫筋之點焊鋼絲網圍束箍筋。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5 |
 |
16% |
說明 |
本創作係將一鋼筋焊接呈矩型的箍筋,將二鋼筋分別焊接為呈矩形的第一繫筋、第二繫筋,將第一繫筋置於箍筋內側,於第一繫筋外側與箍筋內側施予焊接接合,並另第一繫筋與箍筋位於同一平面上,再將第二繫筋放置於第一繫筋與箍筋上,於第二繫筋與箍筋的結合處予以焊接為一體。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6 |
 |
28% |
說明 |
本創作係以圓形螺旋箍筋與內側的數支主筋綁固或焊接連接固定,外側的方型螺旋箍筋與內側的數支主筋連接固定,於圓形螺旋箍筋與方型螺旋箍筋的相交處予以綁固或焊接連接固定,可製成適當長度的鋼筋籠與混凝土澆鑄形成建築物之柱或梁。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7 |
 |
/ |
說明 |
本創作之箍筋具兩向相互呈十字交錯,並包圍主筋設置之箍筋體。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8 |
 |
/ |
說明 |
本創作係包括有呈環狀排列之數根主筋、設置於環狀排列主筋外側,且位處於所欲設置方型柱之四個角落處之四根主筋、一框設於環狀排列主筋外側支圓形螺旋箍筋、數根以方型柱對角線方向貫穿螺旋箍筋且兩端勾設於主筋之繫筋。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9 |
 |
33% |
說明 |
本創作係具有數個螺旋箍筋分別交錯排列並形成前、後、左、右兩兩相鄰排列的型態,於數個螺旋箍筋的相交處設置主筋以綁固或焊接固定,於兩兩相鄰螺旋箍筋的相交處設置主筋以綁固或焊接固定,各螺旋箍筋內側以間隔距離設置數支主筋以綁固或焊接固定,可製成適當長度的鋼筋籠與混凝土澆鑄形成建築物之柱或梁。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10 |
 |
14% |
說明 |
本創作包括一箍筋體及一繫筋體,該箍筋體為一由鋼筋予以彎折呈方形之框體,該繫筋體為複數條鋼筋交錯成格子狀,各鋼筋之端部形成有可固定箍筋體於繫筋體中之彎折部,藉此相互組合。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11 |
 |
16% |
說明 |
本創作包含主環狀鋼筋、第一環狀鋼筋及第二環狀鋼筋。第一環狀鋼筋係在第一方向上套合主環狀鋼筋,且第一環狀鋼筋之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分別位於主環狀鋼筋之兩側。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環狀鋼筋之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係分別抵靠主環狀鋼筋,使第一環狀鋼筋與主環狀鋼筋夾一角度。第二環狀鋼筋係在第二方向上套合主環狀鋼筋,且第二環狀鋼筋之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分別位於主環狀鋼筋之兩側。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12 |
 |
45% |
說明 |
本創作主要包含第一、第二、第三螺旋鋼筋及軸向鋼筋。第一、第二及第三螺旋鋼筋係以軸心並列方式設置。第三螺旋鋼筋之第一側係伸入第一螺旋鋼筋之間隙內,第二側係伸入第二螺旋鋼筋之間隙內。第二螺旋鋼筋之一部分係伸入第一螺旋鋼筋之間隙內,以形成同時位於第一螺旋鋼筋及第二螺旋鋼筋內部之重合區域。軸向鋼筋係與第一、第二或第三螺旋鋼筋相連接,且主要設置於第一、第二及第三螺旋鋼筋相互之軸向交會處。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13 |
 |
29% |
說明 |
本創作包含第一圍束筋、第二圍束筋及主筋。第二圍束筋係與第一圍束筋部分層疊,且具有內凹區段及外凸區段。內凹區段之部分投影位於第一圍束筋所圍區域之內側。外凸區段之部分投影則位於第一圍束筋所圍區域之外側。主筋係設置於第二圍束筋內凹區段與第一圍束筋之間,且位於第一圍束筋所圍區域之內。主筋亦可設置於第二圍束筋外凸區段與第一圍束筋之間,且位於第一圍束筋所圍區域之外。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14 |
 |
40% |
說明 |
本創作包含第一螺旋箍、第二螺旋箍、第一三角箍筋及第二三角箍筋,上述螺旋箍與三角箍筋皆具有複數個間隙,第一螺旋箍與第二螺旋箍之複數間隙相互交錯而形成重合區,該重合區分別與第一三角箍筋及第二三角箍筋交錯而形成一類似橢圓形之複合式螺旋箍結構。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15 |
 |
42% |
說明 |
本創作包含第一螺旋箍、第二螺旋箍及第一側鋼筋網。其中,藉由第一螺旋箍與第二螺旋箍相互交插所形成之重合區,與第一側鋼筋網的包覆,使得複螺旋箍筋結合鋼筋網結構。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16 |
 |
/ |
說明 |
本創作包含複數個單位螺旋箍及複數段連接部彼此迴旋交錯排列連接,具有複數個間隙。每一連接部係具有二連接端,且每一單位螺旋箍至少包含第一角突、第一弧形部與第二弧形部。其中,第一角突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係與第一弧形部相連結,第二弧形部則分別與第二端及連接部二連接端其中之ㄧ相連,且連接部之另一連接端係與次一單位螺旋箍之第一弧形部相連。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17 |
 |
/ |
說明 |
本創作包含中心螺箍層、中間層螺旋箍、外圍螺箍層以及一螺箍層固定器。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18 |
 |
36% |
說明 |
本創作藉由預先設定好間距並經點焊或假固定成型之網狀鋼筋籠,經縱向彎折成矩形、圓型或多邊型籠狀體,復將縱向主筋穿入定位及假固定,據以獲致快速完成之鋼筋籠。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19 |
 |
47% |
說明 |
本創作包含主梁箍筋組,副梁箍筋組以及鋼筋帽蓋。其中主梁箍筋組與副梁箍筋組分別包含複數根呈ㄩ字型之梁箍筋彼此間隔排列,每一梁箍筋之每一側邊具有一自由端彎曲形成一彎勾,並藉至少一縱向筋分別與每一梁箍筋交叉並連接,以維持該複數根梁箍筋間之間隔;鋼筋帽蓋之兩側分別具有複數個鋼筋彎折部,設置於該主梁箍筋結構及該副梁箍筋結構之該複數個自由端以形成該梁箍筋鋼筋籠預組結構。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20 |
 |
54% |
說明 |
本創作包含第一梁螺方箍及第二梁螺方箍,其中第一梁螺方箍具有複數個間隙,第二梁螺方箍包含一接合側,接合側之ㄧ部分插入第一梁螺方箍之複數個間隙,與複數個單位螺方箍彼此疊接嵌合,並形成ㄧ疊接區域。 |
編號 |
專利圖示 |
鋼筋省量 |
21 |
 |
54% |
說明 |
本創作包含外螺方箍及內螺方箍,其中外螺方箍由複數個單位外螺方箍彼此排列連接所形成,具有一內部空間,內螺方箍由複數個單位內螺方箍彼此排列連接所形成,置於外螺方箍之內部空間,且外螺方箍之底邊係分別與內螺方箍之底邊疊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