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38 期 焦點人物 |
溫文儒雅學識淵博的學者
呂良正
台大土木系系主任
|
認識蔡老師是我大三上學期的時候,那時他教我們結構學,還記得教科書作者是Hibbeler。那時對蔡老師的印象是上課很有條理,板書工整,講話不急不徐,永遠整齊的西裝褲和襯衫,而且還記得皮帶是那種和西裝褲一樣材質做的,感覺上是很日式的。由於都挑比較後面的位子坐,和老師沒有太多互動,所以我想當時蔡老師應該不認識我才對。大學畢業考上結構組,那時班上總共才22位,當時開的課也不多,因此結構組老師和學生間的互動就比大學時多了許多,但也不確定蔡老師是否認得我。真正有些互動是碩一做一個有關台電鐵塔的計畫,其中有些是關於鋼結構接合的破壞模式,當時曾去請教過蔡老師一兩次,蔡老師總是很有耐心講解。
畢業後與蔡老師的第一次接觸,已經是畢業後四年多的事了,1994年年初利用寒假自美返台找教職,由於系上結構組剛好有缺(林聰悟教授剛退休),因此想和組裡老師介紹一下自己做的研究。當時美國已經開始使用e-mail,台灣還沒有,聯絡只能靠電話,還記得在校園內打公用電話給蔡老師約時間,我先報上姓名,然後問蔡老師是不是對我還有印象?我心裡有點擔心老師不記得我,那可真有點尷尬。還好,聽到那熟悉不急不徐的聲音說:你就是那個長得黑黑的...,雖然不是讚美,不過重點是老師認識我。除了上面那一句,之後的對話現在也想不起來了,而到底後來有沒有去辦公室找他,印象也模糊了。不過依我目前對蔡老師的瞭解,我想當時他應該會說:我認識你,所以你不用特別再跑一趟來找我。
半年後順利進到土木系任教,蔡老師變成同事,不過老師畢竟永遠是老師,心裡總是很敬重的。這十六年來,有許多近距離接觸蔡老師的機會,其中有不少可以分享的,舉一些來說明。第一是脾氣超好:蔡老師待人說話總是客客氣氣,從來不會讓人覺得有壓力。也從沒看過蔡老師在任何場合動過氣,他總是耐心十足、溫文儒雅,更不會論人是非。第二是效率超讚:很多請蔡老師幫忙審查的文件、填寫的資料、規劃的事項,他總是在截止日前很久就送回來,從不拖延。想像你發給我們結構組老師作業,那我保證他一定是第一個交回來的。第三是知識超淵博:蔡老師好像沒什麼不懂的,各種建築構造樣樣精通,橋梁更是專家。地震工程很多人懂就不稀奇了,連頗為冷門的風工程也嚇嚇叫。另外,蔡老師更是台灣各種結構相關規範的第一達人,相信學結構的人都會同意。甚至有時聊史地,他也很熟悉。第四是配合度超高:請蔡老師幫忙的事情,他總是馬上答應,從未拒絕過。另外和蔡老師一起做計畫或上課,合作上也很愉快,他很少會有主觀個人色彩的表達,總是就事論事,另外只會做更多而不會少。而說到一起上課,你不管是請他出題目或改考卷他都沒意見,甚至有時你真的很忙,乾脆請他出題目又改試卷,他也同意。第五是外審超大咖:台大地震中心一直以來是國內結構設計審查的重鎮,而這鎮國之寶非蔡老師莫屬,很多重要設計案都會指定蔡老師當委員或主筆。我常有機會和蔡老師一起審查,總是刻意選擇坐在他旁邊,因為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他總是問得很詳細,給很多具體建議,甚至還幫設計人想些解決方案。此外,若碰到有些不熟悉的,如施工方法,他也不會模糊帶過,總是請結構技師詳加說明,讓自己學到新東西。第六是做事超踏實:我想一般老師對於學生的研究,大都是主要方向原則的指導,但我發現蔡老師是連細節都知道很清楚,例如現在大家常以ETABS或SAP程式做非線性側推分析,程式中的各項設定、資料填寫,他一清二楚。另外這些程式也常用來做非線性動力分析,其中各種阻尼器的設定細節,他也是瞭若指掌。
今年8月1日起,蔡老師自土木系退休,不過由於系上仍需藉助他許多寶貴的經驗,因此特別拜託他繼續服務,擔任系上的兼任教授。目前,他作息與退休前並沒兩樣,除了開會外,幾乎都是待在研究室,真是學者典範,更是我們後輩很好的學習榜樣。在此個人除了要感謝蔡老師一直以來的教導與幫忙外,也謹代表土木系感謝蔡老師為這個系默默奉獻了整整40年;這麼長的服務年資,我想應該少有人可及了。 最後更要衷心祝福蔡老師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美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