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問題是對非結構元件損失的忽視。根據NIBS[5]對美國辦公大樓、旅館、醫院等房屋結構的統計,結構元件(structural components)佔整體成本不到20% (見圖2 [6])。超過80%的成本集中於非結構元件與設備(nonstructural components and contents)。在第一代性能評估法中,結構物之耐震性能,完全取決於結構元件之反應而忽略非結構元件與設備。非結構元件與設備不但佔結構物整體成本的大部分,也往往是耐震能力較差,在中小型地震作用中即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損害之元件,實應被納入耐震性能評估中。
在西元1997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補助位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PEER)進行新一代耐震性能評估法之研發,以克服前述第一代評估法之缺點。知名的PEER Framework即為此計畫之產物[7]。西元2002年起至今,由美國聯邦災害管理局(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FEMA)所補助的ATC-58計畫繼續此一工作,將PEER所發展之評估法進一步改進擴充,撰寫相關評估準則並發展程式,使工程師能有簡單好用之工具進行房屋結構之耐震性能評估。ATC-58計畫為期10年,已在今年告一段落。準則最終版本亦接近完成。準則初稿及軟體可於ATC-58網站(www.atcouncil.org/Projects/atc-58-project.html)下載。 ATC-58 耐震性能評估法之特點筆者自西元2007年加入ATC-58計畫,參與美國新一代房屋耐震性能評估法之發展。ATC-58的評估方法具有以下之特點: 1) 引入機率式的評估方法:審視耐震性能評估的每一環節:地震強度、材料性質、結構反應、破壞情況,沒有任何一項是不具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的。這是結構耐震性能評估所無法迴避的問題。評估與設計的概念不相同,並非以求得一保守的答案為目標,而是希望能提供較接近實際情況的資訊。ATC-58以機率的概念正面處理各種參數的變異性,試圖發展出簡易可行的步驟,使對機率的概念較不熟悉的結構工程師也能遵循。 2) 採用業主、房屋使用者能瞭解的性能指標:以往結構物之耐震性能評估往往以加速度、位移、結構元件內力等業主及一般大眾較不熟悉的參數為指標,造成工程師與業主及結構使用者溝通的困難。ATC-58則將房屋震後的修繕金額、修繕時間、死亡人數等三項業主及使用者較關心的參數訂為性能指標,增加了性能評估成果在應用上的方便性。 此房屋耐震性能評估法依據地震強度參數之不同,提供三種不同類型之耐震性能評估步驟,簡述如下。 三種耐震性能評估A型:基於地震強度的性能評估 (intensity-based assessment)A型耐震性能評估在ATC-58中稱為基於地震強度的性能評估,乃是估算房屋在某選定的地震強度侵害下,其耐震性能指標(修復金額、修繕時間或死亡人數)的機率分布。此類性能評估之地震強度參數常以該房屋工址之5%阻尼比加速度彈性反應譜代表。A型耐震性能評估旨在處理下列類型之問題: 1) 如果某一房屋遭遇類似其設計地震強度之地表振動,平均所需的修繕費用為何?修繕費用超過某個金額(例如新台幣一百萬)之機率為何? 2) 若某一醫院經歷相當於最大考量地震之地表振動,平均而言,需經歷多久時間才能復原? 圖3展示某虛構房屋進行四個不同地震強度等級的性能評估結果,地震強度等級由I1至I4依次遞增。每條曲線代表在某一地震強度下,修繕金額超越某特定金額之機率。例如,對地震強度I4而言,修繕金額超過180萬之機率為50%,超過90萬之機率約為90%。
B型:基於地震情境的性能評估 (scenario-based assessment)B型耐震性能評估在ATC-58中稱為基於地震情境的性能評估,乃是估算房屋在某一地震情境事件發生後,其耐震性能指標的機率分布。地震情境事件包含兩重要參數:地震規模及工址與斷層之距離。在此種分析中,地震強度參數以該工址適用之地震衰減率模型針對地震情境事件所推估之5%阻尼比加速度彈性反應譜為代表。對應於地震情境事件之加速度反應譜值所存在之變異性,影響評估結果甚鉅,不可被忽略。地震衰減率模型不僅推估加速度反應譜值之平均數,亦提供標準差。此種性能評估應考慮此反應譜值之變異性對結構地震反應及耐震性能指標之影響。B型耐震性能評估旨在處理下列類型之問題:
B型耐震性能評估之產物與圖3所示之機率曲線相同。每一基於地震情境的性能評估會產生一條對應之曲線,代表一房屋結構在該地震情境下,耐震性能指標超越某特定數量之機率。 C型:基於地震危害度的性能評估(time-based assessment)C型耐震性能評估是基於地震危害度的性能評估,目的在估算房屋耐震性能指標之年超越頻率,亦可藉此推算在某一段時間之內,耐震性能指標超越某個數值的可能性。在此種評估中,地震強度參數由地震危害度曲線(seismic hazard curve)決定。危害度曲線(如圖4所示)是機率式地震危害度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之產物,標示了一工址地震強度(可以是最大地表加速度或某周期之加速度反應譜值)之年超越頻率。C型耐震性能評估旨在處理下列類型之問題: 1) 某一位於台北市東區之房屋,平均而言,其每年潛在因為地震破壞而所需花費之修繕費用為何?修繕費用超過某個金額之年超越頻率為何? 2) 某一辦公大樓,在未來30年內,因地震而需停工超過一個月之機率為何?
C型耐震性能評估之產物如圖5所示。X軸為房屋耐震性能指標(在此例中為修繕金額),Y軸為年超越頻率。在圖5所示的例子中,修繕金額超過一百萬元之年超越頻率約為0.5%。圖5曲線所圍的面積即為潛在的地震威脅所導致之年平均修繕費用(mean annual repair cost),約為34,000元。此值可作為保險公司訂定保費之依據。
結語美國ATC-58計畫所建議之耐震性能評估法以結構物受地震侵襲後的修繕金額、時間或死亡人數為評估標的,提供基於地震強度、地震情境及工址危害度等三種耐震性能評估方法。此性能評估法可計算目標房屋在特定地震強度或情境下之平均修繕金額,或工址危害度所對應之潛在年平均修繕費用,可供業主做決策之參考、工程師評估結構設計、識別耐震脆弱元件之依據。 讀者若有興趣欲進一步瞭解此評估法,可參閱筆者發表於「結構工程」期刊之介紹 [1]。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