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60 期 國際交流

尋根、溯源、取經 ──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實習心得

紀乃文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電腦輔助工程組

緣起

對筆者而言,出國並不是一個始料未及的計畫,但讓筆者意外的是這個契機在博士班的就學期間便提早來臨。想當初筆者在退伍之後決定留在國內就讀博士班,不僅是因為熟悉的人事與研究上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攻讀博士學位是一個需要長期面臨未知與變數的挑戰」。筆者常常會擔心:以筆者過往的學業表現,如果在這個求學階段選擇了出國,如果最後不幸沒有取得學位,則這個「失敗的投資」可能會造成非常沉痛的代價。因此筆者心中總會認為比較「進可攻、退可守」的方案是將它留在畢業之後的博士後研究──縱使在這樣的選擇之外還是存在其他的管道及可能性:筆者很早就聽說過校級、院級的交換學生方案或者國科會的千里馬計畫,可以供研究生在就學期間出國拓展視野,但筆者總會覺得它更需要天時地利與最重要的「人和」,如果要在博士班的在學期間出國,最好能夠確保自己在國內的研究成果能夠順利地帶到國外進行,然後又順利地帶回來繼續完成。如果選擇在國外「另起爐灶」短期地從事一個全新的研究來作為一個難得的體驗,那就必須確保它不會耽誤到你的畢業時程,或者你並不介意它耽誤到你的畢業時程(畢竟能夠出國是非常難得的體驗)。

可是後來這樣的「人和」意外地像顆流星一般地打在筆者的頭上,或者說,「緣分」早在筆者入學博士班並且選定了研究主題的時候,就為這次的交流埋下了伏筆。因此必須先提及這次交流合作計畫當中的關鍵人物,也是筆者身為「實習生」(intern student)的督導人(在實習計畫中稱作supervisor,事實上就相當於研究生的指導教授)──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營建管理系的林耕宇教授。

 


圖 1  筆者與林耕宇教授


林耕宇教授原本就是自台大土木系畢業的校友。早在筆者就讀大一的當口,她便是我們「計算機程式」的課程助教(而當時授課的老師正是筆者的指導教授謝尚賢老師!),而在筆者碩士班就讀於營建管理組的時候,更是常常聽聞這位「優秀的學姐」的名號。但是筆者真正與林老師結緣的原因,卻是筆者在博士班所從事的研究。林老師在UIUC(伊莉諾大學香檳校區)取得博士學位之後,曾經於2006年回國服務一年,當時便在筆者的指導教授──謝尚賢老師的門下從事為期一年的博士後研究。爾後旋即找到了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營建管理系的教職。就在林老師回到系上從事博士後研究的那一年,她以其資訊檢索之專長創立了IR4AEC研究團隊,從事各種「將資訊檢索技術應用於土木營建領域」之知識管理相關研究。雖然在其找到教職之後便離開了IR4AEC團隊,但是這短短一年所奠定的豐碩研究成果與基礎卻發揮了長達四至五年的深遠影響力,並且先後促成了兩位博士的順利畢業(筆者便是其中一位!)。

因此,對筆者而言,這趟海外實習並不只是一場研究交流,而更是一趟「尋根之旅」。雖然筆者2008年考進電輔組博士班並且決定加入IR4AEC資訊檢索研究團隊的時候,林老師已經離開台大並且前往華盛頓大學任教,但筆者早在博士班的就學期間,就常常因為拜讀林老師留下的研究成果而感到驚嘆與景仰。然而,在筆者考過資格考成為博士候選人之後,卻有一段不短的時間深感陷入了山窮水盡卻不見峰迴路轉的困境。而轉機就發生在2011年2月的某一天:筆者的指導教授謝老師在每週例行的進度報告會議之後,叫我「留下來談談」,問我說我有沒有興趣前往華盛頓大學進行短期的實習交流?原本筆者已經錯過了該年度「國科會千里馬計畫」的最佳申請時機,如果要等下一個年度的話勢必得延緩畢業的時程,但是和謝老師討論之下,意外發現了每年二月開始申請的「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能夠剛好符合這樣的時程規畫,此時筆者就讀於博士班三年級,如果選定博士班四年級上學期出國進行為期半年的實習,則有機會在四年級下學期回台灣來畢業。於是,在同年的秋天,便踏上了這趟「命運的旅程」。

學術

華盛頓大學與營建管理系

西雅圖市位於美國華盛頓州,乃是西岸有名的經濟與文化重鎮,其距離台灣6,052英里,約為9,700公里。其地靈人傑,精英會萃,目前更有諸多知名企業總部如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及波音(Boing)設在此處。

筆者在通過教育部的「學海築夢」計畫審核之後,美國所核發的簽證是J-1簽證, J-1簽證分為兩種,一種是visiting scholar(訪問學者),而一種是visiting intern(訪問實習生),筆者所拿到的是後者,通常以交換學生或是千里馬計畫等名義來到美國而在本國仍保有學籍的學生都是拿到這樣的身份。如果以J-1簽證的身份待在學校單位,就會成為所謂的intern student(實習學生),實習學生在學校註冊時雖然只要繳交學雜費,但相對的權利也相當有限,不能夠在校修習學分,(而只能在老師同意的前提下旁聽),也不能在校內爭取任何的工讀機會,也無法申請所謂的「社會安全碼」(social security number,有點類似於台灣人的身份證號碼),筆者在美國生活之後,才深深明白為何筆者曾經赴美的親友都非常在意簽證的狀態,因為簽證的「身份」深深影響日常生活的各種權利義務,在沒有社會安全碼的前提下,無法辦理當地的信用卡、正式的手機門號(只能買預付卡),而在銀行開戶及申辦網路、租房簽約等等生活瑣事也都會比拿I-20簽證的正式「留學生」要麻煩許多。可是,這樣的實習學生身份,已經能夠接觸到實習機構豐富的學術資源及人脈協助,對於筆者赴美交流的初衷而言已經相當足夠。

而筆者的「實習機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創於1861年,乃是美國西岸歷史最為悠久之公立大學(筆者實習期間該校正好在歡慶150週年校慶)。與台大相較,華大擁有16個學院及43,000名學生,比台大多出了五個學院及一萬名學生。

 


圖2  華盛頓大學


華盛頓大學營建管理系設立於建築與環境學院(College of Built Environments)之下,系所之成立宗旨乃是提供學生學習在營建工程中技術、管理以及研究的能力。其自2005年推動營建研究與教育中心(Center for Construc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之成立,結合華盛頓大學的人機介面實驗室、環境與職業安全學系以及教育學院,成立三個主要的研究實驗室,分別為虛擬營建實驗室、營建方法實驗室及工安教育實驗室,其成立宗旨為:

  • 虛擬營建實驗室:針對模擬及視覺化進行研究。
  • 營建方法實驗室:針對生產力、安全及健康進行研究。
  • 工安教育實驗室:調查與營建教育相關的各種教學方法,並評估成效。

圖 3  營建管理系位在華盛頓大學的Architecture Hall當中

 

研究與任務

在筆者踏上旅程之前,就已經和指導教授謝老師及督導人林老師達成共識:這趟旅程最重要的「任務」是幫助筆者找到博士論文的著力點,並且凝聚出可行的執行方向,由於時程稍短,也許最後的成果來不及在西雅圖完成,但是勢必能對筆者的研究產生正向幫助。因此,在筆者於西雅圖完成安頓落腳,並與林老師展開晤談之後,很快地便得到了具體的方向。筆者在博士班所參與的IR4AEC團隊的成立宗旨乃是將資訊檢索的技術導入營建產業的知識管理當中,因此在博士班的前三年間,筆者已經掌握了資訊檢索的基礎知識與技術能力,但是苦無「應用」上的新意──筆者喜歡將這個研究生普遍會面臨的問題比喻作「榔頭困境」:作研究往往就像是當你發現了一根敲不動的釘子,於是想為它打造一把榔頭。然而在打造榔頭的過程當中你卻有可能逐漸發現你對這根釘子的本質認知錯誤,因此就算榔頭造好了仍是沒有辦法敲得動那根釘子。但是在這種場合之下,為了不枉費鑄造榔頭的心力,一般的研究生往往不會選擇「重新打造一把榔頭」而是會企圖「尋找另一根合適的鐵釘」,來證明自己手上的那把榔頭仍是具有它的存在價值。

所以,對於苦尋不著「釘子」的筆者,等於帶著已經近乎完成的「榔頭」遠度重洋去求救。很幸運的,林耕宇老師很快就幫筆者突破了這個困境,早期林老師在博士後研究期間創立IR4AEC團隊的時候,是將資訊檢索技術應用於地震工程領域之上,而林老師在華盛頓大學任教之後,則將專長轉向營建工程安全領域之上,因此對於同樣具備資訊檢索背景的林老師來說,很容易能和筆者一起討論「如何將資訊檢索技術」應用在「營建工安」領域之上,因此在最初的幾週,林老師先要求筆者旁聽其所開設「營建工安」的課程,以建立營建工安領域的基本知識與概念,並且在每週的面談以腦力激盪的方式讓筆者了解營建工安的管理流程當中會存在哪些重要的任務與流程,由這些的流程與特性當中,由筆者去思索資訊檢索技術「可能的著力點」,並由林老師以工安領域專家的身份去評估「可行性」,以及其背後是否能夠找到可以分析與應用的資源。對資訊檢索來說,這個「資源」就是指大量的、可供分析的文字資料。最後林老師協助筆者選定了全美通用的OSHA(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工安法規、美國NIOSH(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機構(相當於其勞工安全衛生局)所建立的勞工安全意外傷亡報告,以及頗具規模的「CPWR營建工程安全防範措施資料庫」(the CPWR Construction Solution Database)作為分析的目標,由筆者發揮電輔組的專長,先撰寫程式從這些來源擷取所需要的資訊,逐步整理成便於資訊檢索的文件集合,爾後的半年並以此為基礎完成了筆者的博士論文。筆者在蒐集這些文字資料的過程,便深深有所感觸:如此規模龐大、內容完整且格式整齊的文件資料在台灣本地可說相當難得,國內向來不乏傑出的研究人才,有時卻會受困於研究資源的限制,倘若能夠好好把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就能夠突破這樣的困境。

而筆者除了本身的資訊檢索研究之外,在華大營管系交流的半年間,還支援了另一項任務:華盛頓大學營管系曾開發出一款應用於營建工程安全教育之益智遊戲Safety Inspector,其以時下流行的射擊遊戲出發,模擬出第一人稱的視角,由玩家扮演工地安全的檢查者,在虛擬的工地當中四處走動,尋找出不符合安全規定之事件(如:工程人員未穿戴防護裝備、人員與機具之距離過近…等等)並且加以指出。此遊戲之目的在於模擬工地之「臨場感」,訓練玩家辨識不起眼的潛在工安危機。而在遊戲的雛型(prototype)開發完成之後,研究團隊希望能了解此益智遊戲是否真能達到其開發宗旨,意即用於訓練營建工安管理人員之臨場感。因此與華盛頓大學教育系(Department of Education)合作,希望以修習「營建工程安全」(Construction Safety)課程的同學為實驗對象,經由填寫實體問卷與進行遊戲之比對,來驗證該款遊戲是否能夠達到其教育訓練之設計目的。

筆者在本案中所扮演的角色為撰寫一自動化之側錄程式,使得玩家的整個遊戲過程與得分結果可以完整被記錄下來,參與這個研究案的過程,筆者一樣有許多有趣的心得與體悟:首先是跨領域的合作將會成為學術界的趨勢,本次的研究案營管系與教育系的合作過程,讓筆者認識到如何將彼此的專業截長補短地溝通,營管系提供了營建工安領域的專門知識,以及利用遊戲軟體訓練該領域專才的創意發想,但是教育系提供了驗證這個教育構想的驗證方法。另一方面,讓筆者大開眼界的是這樣的測試與實驗過程:在台灣,透過課堂發放問卷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是在美國,要求學生填寫問卷會被視同是「人體實驗」(human subject research)等級的大事,必須嚴謹地向校方正式提出申請並且得到核可。

也因為這個緣故,這項研究在透過繁瑣的申請程序之後,終於得以順利且及時的進行,筆者雖然只負責撰寫一道側錄程式,以筆者在電腦輔助工程組所受過的程式撰寫基本訓練來說,這是幾乎沒有難度的任務。但筆者私底下在住處卻不斷反覆地進行測試,希望找出這支側錄程式可能的隱憂,以力求它在測試當天能夠正確地運作。因為實際有在接觸程式設計的工程師都不難了解:「可以運作」的程式事實上離「毫無差池」還相當遙遠。對筆者而言,過去所撰寫的程式多半是為了自己的研究需要,因此萬一出了紕漏尚能自行承擔後果。但是這是頭一回筆者所撰寫出的程式必須對一整個研究團隊負責,但是這樣的沉重卻是一種團隊合作的常態,對筆者來講是一個很好的修煉與體認。日語當中稱「認真」作「真剣」(しんけん),指的正是人們在道場裡練劍時經常使用竹刀與木劍以防傷人,可是萬一手中換成了真刀的時刻,是不是還能拿出相同的勇氣,以同樣的嫻熟演示出修練的成果?這樣的啟示告訴我們不管成敗輕重,都要抱持全力以赴的心情。

 


圖 4  華盛頓大學營管系所開發出的益智遊戲Safety Inspector

訓練與交流

對許多出國留學的學生而言,出國深造的其中一大意義不啻是訓練語文能力。而筆者只進行為期半年的交流,相較於那些能在「耳濡目染」中習慣英語會話的留學生來說,這樣的時間表就顯得較為倉促可惜。身為筆者督導人的林老師自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為了不枉費難得的海外實習機會,筆者與林老師的正式會談都會盡量使用英文討論,以達鍛鍊之效。而另一方面林老師亦為筆者安排了一場專題討論演講,Colloquium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CBE)乃是華盛頓大學建成學院的院級專題討論,每週舉辦一次,會邀請不同的演講者分享自己的研究主題或業界經驗。筆者受邀在這場專題討論上分享自己團隊的研究成果。在筆者通過博士論文口試之前,可說創下了求學生涯以來「待在台上最久」的記錄,而且還是以英文作簡報,在筆者的研究生涯中可說是相當值得紀念的一頁。

 


圖 5  環境學院的專題討論Colloquium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CBE)


而在正式的研討會、專題研討之外,華大營管系也有較為輕鬆的學術交流場合。每兩週一次的Happy Hour是在週五的傍晚舉行,每次都由一位老師作正式的報告與分享,而參與的研究生及老師們則會藉此機會攀談,了解彼此的生活與研究。雖然大家平日都會在研究室照到面,但通常是相視而笑之後便各自努力,在這樣的時機與場合,自己的研究領域常常就是最好的自我介紹,因此簡報技巧裡頭常常提到研究生必須要有所謂Elevator Talk的能力,意指你在電梯裡短短碰到對方的幾分鐘,就要能在簡短的寒暄裡清晰明確地包裝你的研究,並且讓一個在你專業領域之外的人也能夠聽懂。在這個Happy Hour的場合就是很好的實踐Elevator Talk的場合。

 


圖 6  營管系的happy hour

生活

柴米油鹽:以拳參禪的人生境界

台大前校長傅斯年曾說:「人的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剩下的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用的」,筆者非常喜歡這句話,但是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每天花三小時在冥想與思考之上似乎是種奢侈的生活境界。可是當筆者來到西雅圖之後,才意外發現這樣的理想,意外地落實在獨立的生活的當中。誠如人們說「萬般武學出少林」,可是出家人與世無爭,為什麼要練拳?因為他們要「以拳參禪」。來到美國之後,筆者每天除了正規的研究任務以外,還要花上一兩小時處理生活瑣事,包括烹飪、打掃、採買,尤其在地廣人稀的美國,買個菜或是生活日用品就要走上半小時的路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但是這樣的生活步調反而讓筆者研究上的思緒變得更加清晰敏捷,而且也意外發現了:如果一個人可以認真的面對生活,那麼這「不可能湊出的三個小時」就存在打理生活雜務卻又不需要停止思考的過程當中。筆者常常戲稱,碰到瓶頸的研究,或是不斷發生執行期錯誤的程式,也許會是在你洗馬桶的當口意外想通,而碰上另一個峰迴路轉的契機。

而在美國生活就不能不談談食衣住行的問題,以台灣人的眼光總會覺得生活開銷上房租(或房貸)佔了絕大部份,這點在服務費用驚人的美國可說是有相當大的不同。華盛頓大學周遭的生活圈稱作University District(或U-District),它雖然離市區有一段距離,但是以在華大就學的便利性來講是最高的。在這裡如果單人要承租一間七、八坪左右的studio(以台灣的術語來講就是含有獨立衛浴的套房,而也許還會附流理台可以自己下廚),老公寓的月租金大概在600美元上下,以台北市的行情價而言大概就是「稍貴一點」。然而在西雅圖外食,如果不是作非常便宜的選擇的話(如subway三明治),一餐吃到10美元以上是非常容易發生的事。有鑑於此,大部份留學一陣子的學生都會練出一身好廚藝,以免陷入破產的窘境,對筆者而言,烹飪也是筆者的興趣之一,想家的時候作道家鄉菜常常是很大的慰藉。西雅圖可以說是一個飲食非常多元的城市,筆者最感到有趣的經驗就是曾經成功地做出「油飯」,因為油飯需要用到許多道地的中式食材,而它們都可以在這個城市買到。

 


圖 7  筆者的下廚記錄

 


而相較於食宿,「衣」與「行」反而是相對便宜而的部份,許多台灣所標榜的美國知名品牌(Levis、The North Face等等)在美國本地都能以「比台灣低廉許多」的價格取得,因此一般都建議中長期的留學生不要把行李空間用在「衣物」上,在當地買反而會比較划算。至於行的部份,西雅圖的大眾運輸系統可說非常發達,除了公車班次頻繁準時之外,還有輕軌電車、單軌電車可以選擇。在華盛頓大學求學的學生泰半都會選擇住在u-district,而最主要的生活圈在西雅圖市中心,離u-district大約要坐20分鐘至半小時的公車。西雅圖市中心的west lake轉運站幾乎就相當於台北火車站的定位,也就是它可以作為中繼站前往西雅圖大部份的重要地點,如華盛頓大學、機場、中國城、還有西雅圖最有名的地標太空針塔(space needle)。

 


圖 8  west lake轉運站及西雅圖的sound transit輕軌電車


然而,對於偶爾需要的採購與觀光,西雅圖仍是存在許多大眾運輸系統無法抵達的地點。如果沒有辦法找到擁有汽車的朋友幫忙,租車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在台灣所申辦的國際駕照,在西雅圖可以使用一年。筆者雖然只前往交流半年,最後卻仍是選擇了考取一張華盛頓州的駕駛執照,除了上路方便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美國駕照就如同身份證,在許多場合就可以免去「為了微不足道的理由需要帶著護照出門」的情形(如購買酒精飲料甚至感冒藥品都有可能被要求出示證件)。而在美國,短期的汽車使用需求使得出租汽車行業相當興盛,甚至有了「zip car」這種有趣的行業:提供自助式的短期汽車租用,在網路上登記租用時間與借還地點之後,就可以自行前往指定的停車場開車。

 


圖 9  筆者住處旁的zip car停車場

均衡的身心:運動是生活的一部份

在忙碌的現代文明生活當中,醫生們天天在健康專欄或保健節目上呼籲人們要「多運動」,但在案牘勞形日夜加班的景況之下人們常常很難做到。筆者在這段實習期間與許多營建管理系的教師接觸與閒聊,筆者頗意外最常出現的社交話題就是「運動」,而且營管系的師生們幾乎每人都有一項拿手的運動,或是有氧舞蹈、或是攀岩,就算只是最單純的慢跑或游泳,也非常持之以恆的嘗試。「你喜歡什麼運動?」或是「你支持什麼球隊?」常常是社交場合會被問到的話。筆者為了融入這種文化,特別請家人將跆拳道服寄到美國,而參加了華盛頓大學的跆拳社團。在這個體驗的過程當中,筆者發現美國人其實把運動當成生活的一部份,並且從中求取平衡的人生。美國人在上學上班時段都非常專注於自己的正事,但也甚少挪用下班之後的運動休閒時間與家庭時間來處理白天無法處理完的事務。而對筆者而言,在融入這個運動社團的過程當中也很開心地發現,共同的運動其實正是一種消除文化隔閡的方式,跆拳道已經是一種普及於世界的運動,所以雖然這個社團裡來自四面八方的留學生都各自在自己的國家完成跆拳道的基礎訓練,但是在運動場上,因為這個共通的肢體語言及運動規則,卻成為一種意外的共識與默契,讓筆者更快地融入這個團體。

 


圖 10  筆者參與華盛頓大學的跆拳社團

文化:自助與守法的精神

在美國,「服務有價」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精神,因此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美國大學的博士班常常都是外國學生在念,因為取得博士學位的大學教授與一般從事勞動的藍領階級在薪水酬勞上的差距並不若亞洲國家那麼大,因此華人傳統文化當中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並不存在這樣的文化當中,但也因此這個社會較為多元與開放。也因為服務的價格非常高昻,且公家機關不論服務態度或效率都普遍低落,因此自助精神在美國顯現在各個可見的角落當中,「郵局」與「加油站」是最能顯現這種自助精神的示例。

 


圖 11  郵局的自助掛號機與加油站的自助式油槍


在台灣,郵筒雖然隨處可見,但是「掛號信」或「包裹」一定要郵務人員代勞才能投遞。但在美國,寄件人可以利用自動化的機器逐步填寫掛號信或包裹的寄送單,並且在線上完成繳費並列印郵戳,最後自行完成郵投。而加油站更是個有趣的地方:在台灣,加油站工讀生的薪資往往被當成一種「指標」,因為工作內容單調且對健康有害,多半人都不想長期從事,但也因為操作單純且訓練簡單,而成為許多人短期兼職的首選。在美國則不存在這種文化──加油站一律是無人的,駕駛人必須自行操作油槍與結帳系統,且加油站並非獨佔事業,亦即結帳系統的操作方式也不盡相同。事實上不只是郵局與加油站可以見到這種自助式的結帳系統,甚至在超級市場也都有自助的結帳櫃台。

但是自助精神的反面往往就令人聯想到「容易舞弊」,一般來講已經自動化的自助結帳流程往往都有成熟的防弊機制,卻難免會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譏:機器是無法比人還要聰明的,既然如此,為何自助精神仍能在美國得到順利發揚?其實就是「守法精神」的配合。以筆者在west lake轉運站的乘車經驗為例,輕軌電車與公車有共用的車道,因此在車站的設計上也無法像捷運系統這般做到完全的隔離,簡而言之就是「雖然有售票機,卻沒有剪票口與驗票員」,雖然有站務人員會隨機查票,且逃票的代價不輕,但據筆者的觀察與體驗,乘客都非常規矩地購買車票,這樣的守法精神令筆者非常印象深刻。

美景

除了研究正事以外,休閒活動當然也是體驗國外生活的一個重要部份,而且往往是大部份嚮往出國的人最關心的議題。筆者其實是個擁有多元興趣的人,但是出國從事研究交流有要事在身,因此筆者和自己「約法三章」在國外只能保留最多三種休閒興趣,除了和生活結合的烹飪,和以健身為目的的跆拳之外,還有一項便是攝影。筆者認為這是「能夠最有效地保存回憶並與朋友分享這段出國經歷」的手段。每當假日沒有邀約的時刻,或是研究有了進展而值得慶祝的黃昏或是夜晚,筆者總會扛著攝影器材前往西雅圖各大重要景點記錄美景。(不過還是該要在此叮嚀:美國的大都市普遍治安不好,夜晚不宜獨自外出,如果要拍攝夜景最好還是結伴同行以策安全),以下將依序介紹筆者所拍攝的一些代表性的西雅圖美景。

 


圖 12  Kerry Park夜景


太空針塔(Space Needle)被公認是西雅圖最醒目的地標,而Kerry Park是一座位於半山腰上的公園,能夠以最漂亮的角度遠眺望太空針塔,這情境就有點像在台北想要拍到最美的101金融大樓的話,最好的方式就是爬上象山。

 


圖 13  I-5州際公路(Interstate 5 Express)的夕陽


「汝為土木人,不可不知交通事」,筆者所居住的u-district正好就位於I-5州際公路的旁邊。州際公路的意義大概就類似於我們的國道中山高速公路,只是規模與台灣相較可謂天壤之別,它南起墨西哥北迄加拿大而縱貫美西。筆者旅居美國的好友們就在這條公路上一字排開,從波特蘭(Portland),洛杉磯(Los Angels)到聖地牙哥(San Diego)…難免寂寞的時候從住處散步十分鐘就可以看得到這條路。看看夕陽,想像著筆者所熟識的好友們就住在路的另一端,就會產生他們其實離我很近的錯覺…

 


圖 14  Gas Works Park的晚霞


Gas Works Park是一間廢棄的瓦斯工廠,卻被華盛頓州政府整頓成非常具有特色的一座公園而供人遊憩。它離華盛頓大學校總區大約只有半小時腳程,可以說是u-district的地標。該地可以隔著海灣對望西雅圖市中心,也被公認是擁有出色夜景的地點。

 


圖 15  雷尼爾山(Mt. Rainier)國家公園雪景


雷尼爾山(Mt. Rainier)國家公園是華盛頓州極具盛名的景點,位於西雅圖市的東南方。天氣晴朗的時刻便可以從華盛頓大學的校園遠遠眺望到它積雪的山頭。

 


圖 16  Leavenworth德國小鎮的耶誕節


Leavenworth是位於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德國小鎮,也是西雅圖的留學生必定會前往的景點之一,它離西雅圖市約有整整兩個小時車程,但是在耶誕節的時候不但能夠欣賞雪景,還有極為漂亮的點燈儀式。

 


圖 17  維多利亞島(Victoria B.C.)的市中心街景


屬於加拿大的溫哥華市及對岸的維多利亞島,也是西雅圖的留學生的好去處,此處雖然僅離西雅圖數小時左右的交通時間,卻可以見到完全不同於美國的歐洲風情,筆者利用耶誕假期前往,正好是張燈結綵的時刻。

結語

惜緣

回顧這趟為期半年的西雅圖之旅,筆者最大的感觸與心得,應該說是「緣分」──緣分與命運往往是理工學院的人們無法推理解釋卻又會默默掛記在心中的詞彙。對筆者而言,人與地之間也存在緣分,人與人之間更存在緣分。猶記剛剛通過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審查的當口,筆者的父親問筆者說:「你小的時候曾經去過華盛頓大學,還記不記得?」筆者聽到時嚇了一跳,筆者確實還記得遙遠的二十餘年前,父親曾經帶筆者和筆者的哥哥參加美西旅行團,而且第一站就是西雅圖,但卻不記得華盛頓大學是筆者參觀過的景點之一。後來筆者的父親找出了塵封已久的照片,筆者就帶著這張照片在華盛頓大學的校園裡尋覓,想知道它究竟在哪個角落,後來很驚訝的發現它是頗富盛名的Burke Museum,就位在離筆者住處不到五分鐘腳程的位置。過農曆年的時候,筆者的哥哥一家來到西雅圖探望筆者,筆者很興奮的拉著哥哥拍下了「二十年後舊地重遊」的照片,筆者看著照片中年幼的自己,總是不禁會想著緣分神奇,當年只是一個過客的我,可會料到這個地方成為了自己後來完成博士論文的重要舞台?

 


圖 18  人與地的緣分:華盛頓大學Burke Museum的舊地重遊


而人與人的緣分當然就更重要了,在筆者準備結束旅程返回台灣時,林老師特地為筆者舉辦了豐盛而溫暖的送行派對,筆者同時邀請了一位朋友參加,他是在西雅圖非常照顧我的台大土木系大學同窗(88級的楊震同學,由於其旅居美國並先後在微軟及亞馬遜工作,於是在西雅圖落腳),有趣的是:照片中的三人,再加上筆者的指導教授謝老師,在十餘年前曾經坐在同一間教室當中,當時我與我的同學一起修習謝老師開設的「計算機程式」課程,而林老師則身為我們的助教。詎料十年過去,我們三人陸續因為不同的理由來到這個城市,並且又因為這個奇特的因緣而相聚,這時不禁會感嘆:從小到大,父母師長都教我們要廣結善緣,原來就是這麼回事啊!十餘年前的筆者,恐怕也會以為大家就是在一堂課上萍水相逢吧。

 


圖 19 人與人的緣分:曾經坐在同一間教室的三人

感謝

筆者感謝教育部的「學海築夢」計畫補助,讓筆者能夠利用短暫的半年,卻滿載而歸地完成這趟充滿難忘回憶與體驗的海外實習。筆者認為,值此國際化的時代,鼓勵學生出國拓展視野已成了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不二法門。然而,國外的生活消費水準與高額學費並非人人皆可負擔,而為了經濟理由錯過出國歷練之契機對於抱此理想的人來說殊為可惜,短期研究交流相較於取得國外學位便成了一種可能的替代方案。

以筆者這半年的海外實習經驗來說,筆者深深感覺台灣擁有最優秀的研究人才,可與國外學者並駕齊驅,但是在「研究資源」的可得性上,海外又常常有更豐沛的學術資源與設備能讓國內的優秀學者充份發揮。則透過教育部學海築夢或是國科會千里馬這樣的短期交流計畫,讓研究生可以實現「在國內完成研究之基礎訓練,再赴海外整合可得資源以做出研究成果」,其間並能透過體驗國外的文化、環境而培養出國際觀與獨立生活與研究之能力,可說是寶貴的經驗與鍛練。

當然,更重要的是感謝這趟旅程當中所有照顧我及關心我的人,對留學生來講,這個過程雖然大開眼界,卻難免也會有孤獨、無助與徬徨,因為學習獨立,所以更會珍惜扶持。自西雅圖回到台北的三個月後,筆者順利地通過了博士論文口試,我在誌謝的開頭這麼寫道:

「人類沒有與生俱來的羽翼,卻有辦法飛上青空,正是因為思維與智慧能夠飛翔。但若延伸這個比喻,如果有一天我真能振翅高飛,我一定不會自豪我擁有一雙比別人強壯的翅膀,而會衷心感謝每一陣助我扶搖直上的輕風。」

這段話,獻給促成這趟旅程的指導教授謝尚賢老師,以及在異鄉對我照顧備至,亦師亦友的林耕宇老師。這一路上,因為您們的陪伴而精彩。

 

 

推到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