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60 期 學生點滴 |
實驗場所之安全衛生 講座心得
魏湘鈴、陳穎如
結構組碩一 |
由於學校的教學研究發展迅速,各種實驗空間及研究設備繁多、研究性質包含化學性、物理性或生物性等十分廣泛,物質及種類多,因此為了避免實驗、研究中的意外傷害及災害發生,保護實驗人員的安全健康及維護校園安全衛生,所有學生皆應擁有更充實的安全衛生觀念與知識。
本次環境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中,首先介紹了實驗室的潛在危害,包含物理性(能量與人體的不當接觸、機械性傷害、高/低溫傷、輻射與震動等)、化學性(火災爆炸、腐蝕、急慢性中毒等)、生物性(細菌、黴菌、微生物、病毒感染等)、人體工學性(肌肉骨骼傷害、人為失誤等),可以透過機械設備本質安全(間隙寬度、降低銳角、減低速度)以及做好實驗場所安全衛生管理(風險分析、危險評估等),進行如今天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強化學生安衛知識及應變能力,都可以提昇實驗場所的安全衛生水準。
以化學系之前發生事故的處理過程為例,因為化學系存放了許多化學藥物,就算消防車抵達也不能立刻用水滅火,必須先確定建築物裡存放了哪些化學藥物,選擇最恰當的滅火方式,避免造成更大的事故。而事故中最棘手的並不是救援,而是善後,滅火後留下的積水,不但難以清理,還因含有化學藥物必須存於廢液桶做特別處理,最後善後費用高達34萬元。而未被火勢侵襲的鄰間實驗室也因濃煙造成許多儀器損壞。
以上事故雖然損失慘重,但因發生在同學外出吃中餐的時間,並未造成人員的傷亡,但若我們能事前避免災難的發生,平時實驗時就得遵守每一項實驗規定,不能隨便怠慢。除了被動的遵守規定外,也需主動定期檢查電線(避免電線走火等)、消防設施等,避免其損壞或過期,造成災難或在災難時無法發揮功效。
主講人提醒我們,勿以習慣面對實驗工作,也期望今日教育訓練吸收到的安全衛生知識,更能推廣、發揮於一般工作場所與居家生活,來改善職場及居住環境的安全衛生品質,打造更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