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70 期 學生點滴

2013 TSA(Trilateral Student Activity)學術交流心得

 


關於TSA:

TSA(Trilateral Student Activity)由台灣大學、首爾大學、東京大學三個學校的土木系學生所舉辦,一年一度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今年2013 TSA 8/16 ~ 8/22 於日本東京大學舉行,為期一星期的學術與文化交流活動,期間會分成小組,針對一個主題,以不同土木面向進行學術討論、工程參觀,最後以presentation形式進行發表,此外也會有許多party透過文化交流增進彼此感情!是一個能增進英語能力,拓展土木視野的活動!

 

東大赤門前合影 Second Party!

 

安田講堂前大合影! Cooking Party學做章魚燒!

 

  Performance Party-日本

 

Ehhhhh~~~~ sexy lady!! 帥氣定po

 

學術presentation 帥氣定po


東京車站 送機了!令人意外溫馨的安排

 

土木三   陳力維(總召/結構工程負責人)

很榮幸能擔任今年度TSA台灣方的總召,事實上,我也是在年初才知道原來土木系有TSA這樣一個交流活動,因緣際會下,我空降擔任今年度的負責人。

要去和國外學生用英文交談耶、所以…連簡報也要做成英文的、日韓學生的英文應該都很強吧、總召還要上台講段speech,我真的行嗎?

「我真的行嗎?」打從接下這個位置就不斷反問我自己,畢竟我之前沒參加過TSA,完全不知道交流的形式是如何,也不知道身為總召要做哪些工作,重點是,我沒有在那麼多人面前開口講英文的經驗…
不過一切就行雲流水的進行下去,打從一開始,大部分的事物都用英文討論交談,自己也慢慢習慣講英文,後來發現,其實和國外學生小聊一下並不困難,字詞句構甚至不用想,很順暢的就可以說出來,就像許多教授講的吧:「當你被丟到一個必須講英文的環境,自然就講得出來。」

另外我要感謝我的團隊,像是準備紀念品與表演節目這些我不擅長的任務,分工的價值徹底展現出來,面對只有兩個星期的死限,大家各司其職展現出高效率,目標只有一個:「不能讓台灣漏氣」,在最後驗收時超乎水準的表現,真的是讓我胸口一緊,非常感動。

Everyone just did an amazing job!

TSA雖名為學術活動,不過其背後的價值遠遠大於學術上的交流,若干年後,我會忘記什麼是結構的永續性、什麼是自復位結構等學術細節,但在今年暑假,我和一群來自東大和首爾大的學生一同用英文聊天、一同划酒拳、一同上台做簡報,這些發生的如此自然,不做作,也算是對於自我能耐的一種肯定吧!我相信十幾年後回憶這段時光,這份感動還是在的!

TSA是我在系學會帶的最後一個活動,在大學生涯中,我帶過了活動、辦過營隊、玩過社團、去業界實習過…該做的、想做的都一步步地完成了,在回程路上回憶大三的點點滴滴,回憶整個TSA的籌備過程,這些事情讓我投入了那麼多時間、那麼多心力,「值得嗎?」不過有一點很確定,和去年同時期的我作比較,我認識了許多新朋友、對於事物的看法更加敏銳、思考方式更加精進。

Hmm…Yup! It’s worth it.

 

土木二   周欣沛

TSA大概是我進大一進土木系以來最期待的活動了,因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一直都是我熱衷的事情。這次有幸到日本參觀亞洲最大城之一的東京,走在東京街頭上,實在能用專業的觀點發現太多優點,一路下來的心得可說是滿載而歸。在學術交流方面,我們在活動中看到了在「永續性」這個主題下,三國的學生對其在土木工程領域的詮釋異同,並且根據各國的地理、經濟、人文因素不同,我們分析了這些差異或共通點產生的原因。TSA讓我有機會能看到三國優秀的學生們的觀點,並且以國際為目標,思考台灣的土木工程專業領域缺少的是甚麼。而8天活動下來,日本和韓國友善的對待,讓我們這趟學術交流變得像旅行一般豐富。我們分享不同的生活習慣,交換彼此的新奇流行,這樣的國民外交,以及他們對台灣學生的FEEDBACK,讓我非常以自己為榮。TSA至今已舉辦20年,希望活動能繼續舉行,並年年有改進,讓這個活動更具有教育意義。

土木二   張安瑋

很幸運可以參與今年的TSA。去年身為主辦國的一員,在籌備與活動進行的期間都十分忙碌,沒能真正體會到TSA的核心價值。其實TSA不僅是一項學術交流活動,它更是一個讓台大學生與世界接軌的機會,讓來自三個非英語系國家的學生,在短暫的七天內學習彼此文化的差異,體認同為人的基本精神,甚至成為一生的朋友,這才是TSA最精華的部分吧

土木三   王成驊(水資源管理負責人)

TSA中日韓學術交流活動的傳統,由臺灣大學、東京大學、首爾大學土木三系共同舉辦已經維持二十週年,實在是不容易的事!此次活動在暑假期間舉辦於日本東京大學,對參加者的我來說是一次很「新鮮」的經驗。

日本東京的生活環境與臺灣臺北相似,都市生活機能健全,在日常簡易的英文溝通在東京是可行的,也由於漢字的通用性許多說明文字對華人的我們是容易理解的,不過服務業的態度與禮節確實比較周到與貼心,值得我們學習。

在與東大、首大學生交流中,大家得捨去自己的母語,使用英文與他人交談、交朋友實為一大挑戰,需要敞開自我心胸進行溝通、包容彼此文化差異。所幸來自各國的大家都很和善親切,願意耐心地理解對方所表達的感受和想法,因而談得不亦樂乎。

其實自己從來沒想過儘管存在文化上、語言上的隔閡仍然可以交到如此多的朋友,並且互相了解體諒,一起為共同的目標合作努力,創造、激盪出更多的思想。當團隊跨越國與國的界限而運作,完成更為崇高的目標,此刻更是振奮人心!

 

  水資源管理合影

 

土木二   陳慈愔

今年,是我第二次參加TSA,和去年在台灣主辦時一樣,我都參加了水利組,但這兩年的經驗仍有許多差別,給了我很多不同的經驗和學習機會。

去年的大主題為防災,我們自己擬定小組研討題目,和卡老師討論後決定集中在水壩的潰壩防災問題,並安排了石門水庫工參與水工所土壩潰壩實驗活動,雖然學術報告題目做得比較侷限,但在工參、實驗操作,以及和日韓學生的論中也有了許多新的收穫。

今年參加,我很期待能去參觀日本的水利設施,所以再度選擇了水利組。今年,由日本學生決定小組題目,但今年主題為水利的永續,討論範圍很廣,我們仍可以自己選擇想要做的題目。在準備過程中,我們不斷查詢新的資訊,也跟著再產生新的疑惑,因著不了解的部分展開討論以及和老師請教。我覺得這真的是很重要也非常棒的一部份,雖然我們沒有做出什麼非常新奇或特殊的報告,但在這過程中的學習與成長是主動的,感覺東西會真的能內化成自己的並印象深刻。

而到了日本,有些行程和想像中不太相同,但也讓我更了解了許多日本與台灣不同的地方,而其中和日韓學生的對話我覺得還是最重要的部分,不僅是英語聽力、口說的練習和工程領域的差異,還有彼此生活背景、各國習慣、價值觀等等的交流,能夠這樣和他們討論、聊天,真的是很棒的經驗和學習的機會。

 

 

土木二   黃冠中

在我大一的時候,TSA剛好是由台大土木主辦,但是由於時間上的安排,沒有辦法去參加。而且由於一開始沒有很充分的了解TSA,也沒有太多的注意,但是在看到許多社群網站上的照片以及系上朋友的經驗分享之後,我覺得好可惜沒有參加到這麼有趣的活動。

所以今年我看到TSA的報名的時候就立刻寄信,希望有機會參加,也很幸運的通過面試。緊接著的一連串準備工作,學術方面的presentation,活動方面的唱歌跳舞、紀念品的設計,都很充實,我們也藉機跟老師們請教了很多原本就一直很有興趣的問題,真的所獲良多。回想起來,認真的準備雖然累人,但是不只學到很多,同時也跟原本不甚熟悉的朋友更加熟捻了。

在東京的這短短五天活動裡,真的是非常充實,無論是活動還是學術上的交流都十分的充實,每天回到下榻的地方都累癱了哈哈。值得一提的一件事情是,東京大學及首爾大學的學生都是大三、大四甚至研究所學生來參加,這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機會,能從這些不同文化的「學長姊」身上學習。說起來,個人覺得這次交流會最令我珍惜的就是難得的友誼,在討論報告及派對玩鬧中結交了這麼多好朋友,文化上的交流也在不知不覺中累積了很可觀的深度呢! 

土木三   翁正學(大地工程負責人)

真的很高興能參加今年的TSA,不只在學術上有所收穫,也和不同國家學生用英文交流、在正式討論或閒聊中發現我們之間的相同相異,讓我的眼界更加寬闊。

之前對日本、韓國的了解都是透過文字和照片。能夠親自到東京參觀,甚至和東京大學、韓國首爾大學的學生成為朋友,一起聊天、討論報告、打球,我到活動結束的現在還有點難以相信自己做到了。

很開心能和TSA的夥伴們共同準備、體驗這次的活動。特別要感謝東大學生的準備及照顧,他們和我們一起享受活動,每天早晚都還會到旅館接送我們,有點不捨,但心中有著更多感動。

土木二   徐偉哲(副召)

今年第二次參加TSA,角色從主辦國變成受邀國,深深體會日本主辦國的用心與熱情。每日的行程總是非常早開始,我們總是一臉疲態,然而日本同學一定早早在指定地點接待我們,充滿精神迎接我們,明明我們的住宿地點,地點離東大其實略有一段距離,明明可能昨晚籌備活動比我們晚睡,但卻熱情地帶領我們一天的行程。學術交流上,看得出日本主辦國有特別規劃過,在聽完各國簡報後,分享自己的看法或是提出個國相對應的案例,並書寫在白板上,最後將各種資料、想法、概念經由一起討論逐一過濾、篩選選出最適當的報告形式,非常有組織與效率。在今年最特別的是有一個各國自我介紹的活動,大家展現自己的特色和分享個人興趣,熟知大家的個人背景,在聊天互動上格外親切,有別於過去可能只會認識同組的成員,這次的TSA感覺就像大家庭般,每晚的party更是high翻天,除了文化、語言上交流,更是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故事,就好像我們是久不見老同學般,非常不可思議。很感謝日本主辦國,帶給我們一趟感動之旅~

土木二   黃銘麒

回想起今年的TSA,那是我絕對不會忘記的一段旅程。

「畢竟是要去國外,要是英語能力不足可是很麻煩的」對語言能力沒有自信的我,在招募公告出來之後就立刻陷入了掙扎之中。麻煩的是,不曾出過國的我也不清楚大約會有多少花費,「自己在過去一年之間存的錢究竟夠不夠用」這個問題也橫在我面前,令我更加地心煩意亂。就在我還在猶豫的時候,面試的報名期限也逼近了,最後讓我下定決心的,是我在台大禮儀教室學到的一個想法:機會來臨時,先別管自己的能力夠不夠,要先抓住機會、勇敢地去試一試。於是我報名了,也很幸運地通過了面試,得到了這麼一個難得的機會。

在準備期間,我在一個與平時不同的模式下運作:護照、機票、行程、住宿、換匯等等只有出國才會體會到的準備過程,以及半中半英的學術討論、三年未碰的合唱、努力跟上拍子的舞蹈學習,然後在八月十五日那天,一切都要正式來了。

出入海關、坐飛機這種體驗就先姑且不談了,到了日本之後的生活真的讓我覺得很新鮮,所謂入境隨俗嘛,搭手扶梯時站左邊、過馬路時要先看右邊等等,雖然看起來是不起眼的小事情,但總是能讓我記起「別把一切當作理所當然」。而重頭戲果然還是與日本、韓國同學的交流,他們都很友善,而且都很會喝酒,相較之下我實在是不敢領教,至於語言方面,或許正如雜誌上說的吧,非英語系國家用英語交流時,因為不會太擔心用字與文法,反而能很順利的交談。

其他還有一些比較零碎的體驗,在這邊也先不提了,總之這趟去日本我有了以下幾個比較重要的感想:

1平常我很少參與系上活動,這次是個很棒的經驗,也更認識幾個系上同學
2平時的我絕對沒有機會交外國朋友的,這次的TSA交了不少好朋友
3「機會來了要先抓住,然後要勇敢地去嘗試」

土木三   鄭伃芳(交通工程負責人)

2013 TSA 在日本!透過許多的活動可以認識幾乎每個來自日本或韓國的朋友,讓出國變得很有意義。 同時,因為今年比較少大三學生,所以有很多機會可以跟以前不太熟悉的學弟妹在一起,也更認識系上同學們。

TSA的每天的行程都非常充實,除了學術的分享之外,一起聊天、運動、做章魚燒、吃日本料理、還有一起喝酒、一起趕報告,讓我可以從不同的方面認識不同的人,這是TSA最棒的地方!因為有這群朋友,讓我可以看到日本的不同樣貌,以前去日本總是專注在風景上,可是透過人,可以看到更深層的日本,透過聊天可以了解不同的想法和目標,不過相同的是,大家都一樣的努力。

曾經有過國際志工的經驗,所以我不是第一次和外國人相處,但是在TSA,可以遇到一群同樣領域的朋友,彼此了解的相近、有相同的興趣,雖然說著不同的語言,仍然能夠感受到彼此之間的連結,是之前沒有體驗過的,所以很感謝有這次機會可以去TSA,認識這些很棒的朋友。

 

 

 

我最喜歡的照片之一。在報告之後的party,大家都很累但也很開心,也喝很多酒!

土木二   曾美綺

今年是我第二次參加TSA,去年台灣是主辦國,所以去年的心得感想就是準備期非常的累人。今年作為參加國的成員,幾乎每一件事情都已經被安排好,包括最複雜的轉車,都是跟著指示上下車,所以基本上都可以很輕鬆地享受這趟旅程,但也因為如此,在活動結束後對東京的地鐵以及各個景點的地理位置還是沒什麼概念。

然後今年多了一項Orientation的活動,是讓每位成員自我介紹的時間,去年就沒有這個環節,我覺得效果還不錯可以繼續採納。以學術方面來說,身為交通組的一員,因為日本的組長很有領導能力,是故組內討論地氣氛還不錯,但是最後Final Presentation的15分鐘限制還是給了我們很大的一個挑戰,另外Final Presentation沒有請教授出席講評,讓我覺得這次對於學術部分好像沒有很重視。

在學術部分之外,各個活動都可以看出來主辦國籌備得很用心,場地以及器材也都準備得很完善,既有趣也成功地帶動氣氛,後面兩天非官方行程也是規畫行程規劃得很好,而且另外分組行動的作法很不錯,可以認識原本學術組之外的其他成員,也不會因為人數過多而不好控制行動。真的非常感謝這次日本的用心籌備,也有很多去年沒有試過的新作法,很值得學習!

土木二   李星慧

 

 

如果只是走馬看花式的旅行,常常不能深入的了解一個文化的內涵;然而,TSA卻不一樣,這個由學生主辦的活動,由當地的學生帶領著外地的學生,用最貼近當地的方式生活,除了學術上知識的交換,無形之間,也默默地進行了文化的交換。然而,TSA的宗旨還是學術上知識的交流,不同的國家會面臨到土木工程上的問題可能是不一樣的,經由三國學生各自介紹本國的工程範疇、交換經驗,可以拓寬彼此的視野。就像是今年交通組的工程參觀安排我們到新東名高速公路控制中心,經由館長的介紹這才了解除了監控車流量,維持道路的順暢也是控制中心的主要勤務,為此還有特別設計擁有特別功能的公務車,好讓事故發生時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生活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別人替我們解決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常不知道幕後勞心勞力的人員是誰。透過參訪可以讓我們眼界拓寬,尤其是在不同文化的激盪之下,擁有越強的好奇心,就越能看見細微的細節。

 

新東名高速公路的公務車

 

新東名高速公路控制中心

 

土木三   張竣硯(都市規劃負責人)

參加過去年由台灣主辦的TSA活動之後,這次參加這個活動就不這麼陌生了。這次參加的組別是城市規劃組,之所以選這個組不僅是因為想要趁這個機會了解一下日本的土木工程學生與我們學不同的東西,也希望自己能夠朝更多方向的領域發展。

能夠有機會跟認識不同學校的同科系學生真的是很有趣,尤其國外的學生更是如此。這個暑假分別參加了水利青年營〈在其中認識了不少來自各校充滿抱負的優秀水利相關科系學生〉、TSA和與三個朋友一起出去的日本自由行。一直到參加自由行,因語言不通成了瘖啞人士之後才發現人與人互動的可貴。第一天歡迎派對的時候大家還有點生疏,透過吃飯聊天、討論報告和許多精心設計的有趣活動,或者是大家在參觀景點時用不是很流利的英文談天說地,經過一兩天後,不僅與國外朋友的距離拉近了,和台灣學生之間的感情也變得愈來越好。勇成老師在歡迎派對上面致詞時提到「當這個活動結束後其實才是開始。」我們透過這個活動認識了許多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長的朋友,但是這個緣分並不終止於活動結束的那一刻,也許再過了一些時間,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如果有機會還能再敘敘舊,甚至是跨國合作,想必一定會有更令人意想不到的驚人收穫!

除了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外,我也在這次的活動中看到了很多日本很多現代高度發展的城市外,也相當小心保存他們的歷史古蹟和文化資產,例如神社的建築維修、古城的翻新規劃還有節慶嘉年華的展覽,不僅做得很好,解說也很詳細,感覺是能夠讓年輕的一輩也能感受到古老日本文化的智慧。台灣在寺廟或者祭典活動這方面,比較讓人耳熟能詳的放天燈、乩童、八佾舞等等雖然能夠吸引許多人湊湊熱鬧,但是卻比較缺少有系統的解說或資料館之類的地方存放這些傳統文化;其他的傳統習俗等更不用說,正日益消失中,我想我們真的很需要認真思考如何努力保留這些傳統,清晰地呈現出來,讓大家對台灣除了科技進步以外有更多文化上的認識。

另外,我覺得日韓兩國的學生中有不小的比例是研究生,若情況允許,也許可以考慮在以後的TSA活動中讓研究生也一起參與這個活動,不僅可以在台灣的學術報告中增加一些深度,相信在和他國研究學生交流過程中也有會有些收穫!20年了,TSA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活動,希望可以一直持續辦下去,讓接下來即將踏上土木這塊領域的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國際交流活動,藉著看看國外提升視野、激盪想法,然後激發更多可能性。

土木二   陳冠戎

這一次參加TSA其實是我一年多前就想過的事情,因為大一的時候就聽說過這個活動;但那時候我並沒有參加,而是選擇了今年的TSA in Japan。

在這次的TSA交流中,不只能和他國進行學術交流,或者是和他國的學生建立起跨國的友誼,更是讓我更深入認識了日本這個國家。

一開始的我,其實會有點害怕語言的差異或者英文不算講得很非常流利,是否會造成雙方的隔閡;然而在大家第一天碰面的時候,我這個念頭就徹底地消除了。不單單因為我的英文口說比我想像中流利很多,也是因為其實大家都很尊重對方,就算自己有表達不清楚的地方或者聽不清楚之處,對方總是很能誠懇地回應著你,或許這算是東亞民族文化的相近之處吧!所以到現在,我偶爾看FB裡的相片,還是會不時回憶當時的相處。

再者,其實我一開始對日本並沒有像大多數台灣人的嚮往,因為就我的印象中,我們的文化大同小異,不管是飲食習慣或是生活環境,而且我們的地理位置又如此地近。當我一踏上日本時,果然就跟我一開始的認知一樣,街道、商店都如此和台灣相近(和全世界其他地方相比);然而生活了一陣子,就發現有別於台灣的好,像是他們總能將所有的東西做到他們認為的最好(e.g.在日本買到的東西都經過很精緻的包裝)。

土木二   魏仰廷

 

 

 

這次的TSA比我想像中得到更多。

台灣的TSA成員從面試開始就是一段難以取捨的競爭,首先謝謝總召讓我有機會參與這次的交流機會,最後分配學術工作的時候也是分配到我想要的志願,所以工作起來很開心。

台大土木系多了CAE但沒有Urban design這一塊,因此我很想了解台大所沒有的這塊領域,從之前修過的建築導論雖然稍微有了urban design的粗淺概念,但當面對小組討論的時候我覺得得到的東西更多了,很多細節是我之前都沒有考慮到的,而且不同國家的思考模式彼此交流也迸出了新的花火,真的很可貴。從討論中我覺得台灣社區或是保存法規的發展模式跟韓國的營造模式比較相像,而日本方面也有很多我們從未考慮過的經營模式。

東大的社會基盤學發展很廣,台大土木系也是朝這個方向走,首爾大學更不用說了!是civil與environment的合體,因此學生的涉獵都很多元。TSA這個活動我想核心就是交流吧,不管什麼樣的模式,不論學術或party,每一次珍貴的時間都是我們締造友誼的機會,也是我們能跳脫出自己思維框架的機會,最後,感謝今年主辦的日本方的付出,TSA 20th才能如此圓滿成功。

 

 

 

推到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