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82 期 國際交流

「學海築夢」: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實習心得

林庭輝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電腦輔助工程組 碩士班學生

 

 

 

緣起

大家好,我是目前剛從土木系CAE組畢業的學生林庭輝。因為一直很嚮往美國文化,所以在從剛進大學的時候就一直很想去美國體驗看看那邊學校的生活;一直拖到了研究所時才有這個機會能出國體驗。因為我不用當兵,就想說好好利用這多出來一年的時間,來感受美國的生活與大家崇尚的American Dream。當然除了在專業領域以外,平時日常生活中也體驗當地的異國文化,也交到了許多朋友。想當初在出國之前,對人生還沒有一個確定的方向;但經過這次的體驗之後,我找到了自己未來的目標,當然也很感謝康仕仲老師與林耕宇老師能給我這個機會。


圖1  筆者與林耕宇教授(右一)及學長Wonil Lee(左一)、紀乃文(右二)合影

學術

華盛頓大學與營建管理系

西雅圖市位於美國華盛頓州,乃是西岸有名的經濟與文化重鎮,其距離台灣6,052英里,約為9,700公里。其地靈人傑,精英薈萃,目前更有諸多知名企業總部如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及波音(Boing)設在此處。

我在通過教育部的「學海築夢」計畫審核之後,美國所核發的簽證是J-1簽證, J-1簽證分為兩種,一種是visiting scholar(訪問學者),而一種是visiting intern(訪問實習生),我所拿到的是後者,通常以交換學生或是千里馬計畫、學海築夢計畫等名義來到美國,而在本國仍保有學籍的學生都是拿到這樣的身份。如果以J-1簽證的身份待在學校單位,就會成為所謂的intern student(實習學生),實習學生在學校註冊時雖然只要繳交學雜費,相對的權利也相當有限,不能夠在校修習學分(只能在老師同意的前提下旁聽),但學校圖書館以及體育館、划船租用與學生證結合公車卡的U-PASS等等都是能夠自由使用的。

 

圖2  筆者在華盛頓大學營建管理系



而我的「實習機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創於1861年,乃是美國西岸歷史最為悠久之公立大學。與台大相較,華大擁有16個學院及43,000名學生,比台大多出了五個學院及一萬名學生。

 

圖3  華盛頓大學Suzzallo圖書館


華盛頓大學營建管理系設立於建築與環境學院(College of Built Environments)之下,系所之成立宗旨乃是提供學生學習在營建工程中技術、管理以及研究的能力。其自2005年推動營建研究與教育中心(Center for Construc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之成立,結合華盛頓大學的人機介面實驗室、環境與職業安全學系以及教育學院,成立三個主要的研究實驗室,分別為虛擬營建實驗室、營建方法實驗室及工安教育實驗室,其成立宗旨為:

  • 虛擬營建實驗室:針對模擬及視覺化進行研究。
  • 營建方法實驗室:針對生產力、安全及健康進行研究。
  • 工安教育實驗室:調查與營建教育相關的各種教學方法,並評估成效。

 

圖4  營建管理系位在華盛頓大學的Architecture Hall當中

研究與任務

我在華盛頓大學主要的研究任務主要是參與由林耕宇老師及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以及我所在學校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共同執行的計畫「The Virtual Construction Simulator」,主要是利用電腦遊戲技術模擬工程進行之規劃。我則是負責與林耕宇老師及一名韓國人博士班學長Wonil Lee共同建置其中的一項有關工地安全教育的模擬,利用遊戲引擎Unity開發一套工地安全教育的3D電腦遊戲-Safety Mini Game:以時下流行的射擊遊戲出發,模擬出第一人稱的視角,由玩家扮演工地安全的檢查者,在虛擬的工地當中四處走動,尋找出不符合安全規定之事件(如:工程人員未穿戴防護裝備、人員與機具之距離過近…等等)並且加以指出。此遊戲之目的在於模擬工地之「臨場感」,訓練玩家辨識不起眼的潛在工安危機。而在遊戲的雛型(prototype)開發完成之後,研究團隊希望能了解在虛擬環境中3D模型與光線、陰影等各項因素的真實程度,跟學生的學習程度的關聯性。

 

圖5  Safety Mini Game


為了解使用者進行本遊戲時的使用流暢度,我們多次邀請華盛頓大學營建管理系的學生參與使用者介面之測試,更與華盛頓大學Department of Human Centered Design & Engineering合作研究改善本遊戲使用者介面,以達到能讓使用者直覺得進行本遊戲。

訓練與交流

對許多留學生而言,出國深造的其中一大意義便是訓練語文能力。而林老師也顧慮到這點,所以我每次與林老師Meeting都是用英語來溝通,後來聽林老師講中文反而覺得有些彆扭與不習慣了。而另一方面,林老師也幫我安排了一場專題討論演講,Colloquium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CBE)乃是華盛頓大學建成學院的院級專題討論,每週舉辦一次,會邀請不同的演講者分享自己的研究主題或業界經驗。我受邀在這場專題討論上分享自己碩士論文的研究成果。也從台下來自許多不同背景的學生們得到了各方面的建議與回饋,是一次難忘的體驗。

 

圖6  筆者與自己的環境學院的專題討論演講公告合影Colloquium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CBE)

在美國的生活

民以食為天,來到美國當然最重要事情就是要先餵飽自己,我剛到美國的時候,常常為了標價與實際要付的價錢不同而苦惱了一陣子。以吃飯為例,在菜單上看到10美金的餐點,在付款時,必須加上9.85%的華盛頓州稅,再加上15-18%的小費,所以往往都要付到12-13美金,由於加上稅,付錢常常會有許多小數點,這時候用零錢就很麻煩,所以美國人幾乎人手一張卡,不管是信用卡還是Debit Card,幾乎不管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可以刷卡付費,小到連買一瓶飲料都可以刷卡付帳。對剛來美國的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但後來才明白這樣確實是很方便,吃飯要分開付帳時一人丟一張卡出去就好,不用東湊西湊,而且也沒有拿一大堆零錢的問題。一開始什麼東西換算成台幣後,真是令人心驚膽跳,小小一盤炒飯要價美金8元!?一開始很難接受,但是後來習慣了美國的物價水準以後,還覺得一餐少於美金10元就算便宜了。在這邊提供一個我自己用來評估價錢合理於否小撇步,將美金的價錢乘以十倍,再當作台幣來看,舉例來說,若是一個8美元的炒飯,乘10再看成台幣,變成80台幣,就會覺得沒有很貴,這大概就是領美國薪水的標準吧。

那在美國有什麼一定要做的事情呢?我想就是充份地體驗當地的生活。接下來我很快地介紹一些我自己去參加的活動或是看到的事物。

首先是美式足球,一種令所有美國人狂熱不已的運動,在上萬人的球場中一起加油吶喊、在寒風中熱血加油的心情,真的和看電視轉播感受差很多,讓我有一種身在電影場景中的錯覺,教人興奮不已!在票價方面,一場大約都是30美金左右,建議大家都可以來看一場親身體驗看看。

 

圖7  華盛頓大學美式足球場 Husky Stadium


我也參加了當地學生為國際學生舉辦的英語對話社團International Community,每周有兩天下午在飲料店大家用英文聊天,也認識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好朋友。

 

圖8  英語對話社團International Community

 

對美國人來說,重要性類似台灣過農曆新年般的節日,就是感恩節了。我很幸運受邀到朋友家(在西雅圖東邊八小時車程的Spokane市),與他們家人們一起過感恩節。因為Spokane相較於西雅圖算是較為偏僻的城市,我一下飛機後竟然沒看到任何亞洲人,放眼望去全都是白人。這次體驗讓我深深體會到感恩節對傳統美國人的意義,這可以說是一生難得的經驗。而我也在此行中見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場雪。

 

圖9  電影般的感恩節大餐


圖10  晚餐後大家聽Grandpa講年輕時的故事


圖11  筆者與朋友合影

 

我在美國的期間,也遇到許多來自台灣的留學生及交換生,所以雖然人在美國,但也會有許多與台灣人的聚會。我們除了每周日一起打排球之外,也常舉行Potluck,所有參與的朋友都必須要準備一道菜來和大家分享,這也是每個人手藝的展現及對決,雖然會吃到一些地雷,但也不乏驚人的美味。

 

圖12  筆者與一起打排球的夥伴們合影


圖13  Potluck Party


當然除了西雅圖之外,我也趁此機會利用許多大大小小的假期,前往美國其他地方旅行。以下就來快速地以簡單的文字及照片來介紹我在美國的旅行。

 

圖14筆者與朋友及剛認識的(妹)朋友在紐約時代廣場跨年

 

圖15 紐約回程慘遇暴風雪導致班機取消

 

圖16 Stevens Pass滑雪場

 

圖17奧蘭多環球影城與迪士尼樂園

 

圖18回國前朋友們送行

感想與感謝

回顧這趟將近一年的西雅圖之旅,除了要感謝教育部的「學海築夢」計畫外,更要謝謝電腦輔助工程組的謝尚賢老師、陳俊杉老師、及我的指導教授康仕仲老師,一直鼓勵我們出國探索這個世界,並且在我申請期間全力的支援我。感謝助理Larry及孟涵學姊,在我出國這段時間協助我一起完成期刊論文的投稿,並且在回國就被刊登。最後也要謝謝我在美國的教授林耕宇,除了在英文學習與研究方面的指導外,在生活上也給我許多幫助與建議,讓我在美國也多了份家的感覺。相信這次難得的體驗,會讓我更堅定未來前進的方向,我也要更加努力,讓自己能隨著更大的夢想,用力起飛!

 

圖19 筆者與林耕宇老師合影

 

 

 

 

 

推到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