偲妘老師如同前幾期介紹的教授是系上同學的學姊,也是系上新進的年輕教授之一。
老師的學歷:
●美國密西根大學土木工程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結構組碩士與學士
專長:
災害風險分析、社區復原韌性與永續性分析、分佈式災害模擬、災害中個體行為模式及影響。
老師目前有執行中的研究計畫主要分成三個方向,分別是:災害防治管理、災後災區遙測與AI辨識、建物修整與綠色循環經濟。而這些方向都將在未來幫助社會更進化,不論是災難管理或是循環經濟都是目前正蓬勃發展的主題。
在災害防治管理上,老師主要在研究地震時維生管線,包含電力、天然氣、水資源之間的相依性,以及風險評估。主要評估各個系統的韌性,並量化相關的指標,讓政府單位能夠從指標得知目前這些維生管線的狀況與可能衍生的災害,進而能提早預防二次災害。老師在博士班時期,也從事災害模擬以及社區韌性(Community Resilience)的相關研究,災害防治與災害管理是複雜且需要跨領域合作的課題。
另一個研究方向是災後災區遙測與AI辨識,因為災害可能導致災區交通受損,人員無法及時了解災區現況,需要透過無人機或是衛星空照圖拍攝,並透過AI人工智慧協助判讀道路或者是建築物的災損情形。讓救災人員可以遠端評估當地受災情況,在挺進災區前預先準備物資與救援器具,讓救災行動能夠更有效率,挽救更多寶貴的生命。
第三個方向與最近最夯的永續循環經濟有關,老師在研究土木營造業與碳權之間的關係。在歐美地區,永續的觀念日益流行,碳足跡是許多企業在生產或是購買產品時的重要考量要素,而「碳權」也已經成為一項商品在金融市場流通。台灣目前要在2050達到淨零碳排,而土木營造業與碳排放量息息相關。目前計算建築物碳排量的方式有兩種面向,其一是以原物料的使用量計算,透過每種鋼筋、混凝土、磁磚等等分別乘上單位碳排量,再加上後續維修及拆除的碳排放量就可以計算出這棟建築物的總碳排量。另一種則是透過使用者在建築物活動所產生的排碳量計算,而偲妘老師目前主要是在做材料方面相關的研究。目前台灣的老建築除了透過都市更新改建外,大多透過耐震補強來達到耐震的需求,通常會考慮成本在生命週期的效益,在過去成本大多只考慮單純的現金金流,並沒有考慮碳排量,但是在未來趨勢中,碳排量勢必要納入成本計算。碳排量目前在台灣的法規尚未完備,老師希望能借鏡歐美國家過去在發展的經驗,讓土木營造業能夠在穩定獲利的同時,也能兼顧永續與環保。
同時,偲妘老師也想藉此機會宣傳,如果有大學部的同學對以上研究主題有興趣,想作學士專題,都非常歡迎找老師聊聊。
老師除了很有熱忱的介紹研究主題之外,也提到過去碩士班是在系上的結構組讀書,碩士畢業後先當了一年的全職助教後,也意外在過程中發覺自己對教學的興趣,這也是後來投身教職的原因之一。雖然是結構組畢業,但老師認為不應該受到畢業的組別限制,重點是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像是老師博士班的研究主題關注的是一個社區在地震災害影響下的風險分析,透過在碩士班培養的結構分析能力加上跨領域的所學進行研究,並非單一結構物在地震下的力學行為,這也是老師後來會加入營管組的原因。
最後老師也分享了國外求學的旅遊故事,在大四的時候到北京清華當交換學生,靠著背包旅遊的精神走過了十幾個省市,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時,也在美國與加拿大各地旅遊,甚至到祕魯探訪印加古城—馬丘比丘。老師在旅行中除了開拓眼界,也認識到包容多元文化的重要性。所以老師也非常推薦同學們出國交換或是留學,開拓眼界並認識除了台灣以外的多元文化,這些經驗都會成為自己的養分,滋潤著未來的人生旅程。
《偲妘老師學生專訪》
看完偲妘老師的介紹後,就讓我們來看碩二學長的研究室生活吧!老師的指導風格嚴謹,會一字一句閱讀摘要或是要投稿期刊的文章,讓文字內容能符合要求。研究主題會讓學生們分配到不同的題目,剛好學長分配到的研究主題與AI辨識有關,是偲妘老師與國震中心合作的計畫。每周會跟老師meeting討論一次,老師也會協助訂定研究進度,讓學生們能夠按部就班完成論文,在碩二時順利畢業。學長在進入碩班前沒有太深入的接觸coding,所以在碩一的時候花了不少時間在熟悉,遇到問題也會與老師或是國震中心的研究助理討論。
學長平常大約 8:30 會到實驗室,待到大約 18:30 再離開,目前還沒有忙到過夜的經驗。實驗室的大家凝聚力很強,有時候會有說走就走的下午小旅行,大家一起去海邊放空休息,在seminar之前也會一起煮火鍋。今年9月大家有相約去宜蘭玩,而且每逢聖誕節也會辦交換禮物。實驗室的氛圍十分溫馨,大家的感情也都很好。
看完關於偲妘老師的介紹之後,同學們是不是對於林老師以及碩士班學生的生活有更多了解呢,未來每一期都會隨機介紹系上的老師們,歡迎訂閱並追蹤杜風電子報以獲得最新的消息。如果同學們有推薦的老師想要優先採訪,也歡迎聯絡我們杜風編輯群唷!
特別感謝:林偲妘教授、匿名學長接受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