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五 黃柏森
B77、R81級的郭鑑智學長,臺大土木系碩士班畢業後,就投入第一線的營造現場工作20多年,從專業小包做起,而後進入國內知名的互助營造工作至今,參與過台灣各地大大小小的重要工程,包括高速鐵路、捷運工程、天然氣儲槽等,分別於2010年與2021年獲得優良隧道工程師獎與傑出營建管理人員獎,參與工程皆曾獲得金安獎、金質獎等肯定;並於2022年的校友大會上獲頒臺大土木傑出校友獎,此次特別邀請學長受訪,分享多年來在第一線的寶貴經驗。
2022校友大會,由陳文章院長(左)頒發臺大土木傑出校友獎,王泰典教授(右)代表郭鑑智校友擔任介紹人及領獎。
採訪當日畫面,左起:郭鑑智校友(B77/R81)、杜風主編吳東諭教授(B93/R97)、杜風編輯黃柏森(B07)。
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校友大會的頒獎影片中,介紹人王泰典教授特別提到,郭學長一畢業就投入現場工作,相較於其他學長姐畢業後選擇進入顧問公司或辦公室,「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相信是郭學長累積實力,造就其工程屢屢獲獎的一大原因。
談到得獎的心境,郭學長則是相當謙虛的表示,自己畢業之後就只是一直在營造業工作,從來沒有想過會得到土木系的傑出校友獎。學長提到,自己在學校時就知道王教授是大他一屆的研究所學長,原本畢業後沒有聯繫,沒想到四、五年前因為南迴工地的艱鉅狀況,與王教授合作開了許多次專家學者會議,因緣際會下郭學長的特質得以被看見,進而被大地組推薦為土木系傑出校友,「很感謝王老師幫忙推薦,也感受到很多老師們的肯定」。
回憶起在學校以及剛畢業的日子,郭學長認為,學校學的只是基本功,但到外面營造廠後重要的是應用,前面5到10年挫折感很重,然而熬過去之後,面對設計整合與管理課題時,將學校受過的訓練實際運用,就能從容面對這些變化。許多一開始投身營造的人撐不過去,3到5年就轉走了,可見這是很需要磨練的行業,「當年我們這屆有100多人,原本只有我跟另一個同學在營造業,但後來他也離開工程公司,就剩我一個人了。」
郭學長也提到兩個土木系給他很重要的影響:一個是土木系有許多厲害的教授與同儕,尤其當時土木業在臺灣正熱門,吸引許多優秀的海外師資回台,「每個師長都是一個典範」。另一項是臺大的學風自由,可以選擇自己想鑽研的領域,進而找到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得以朝著興趣一直往前投入。
實務工作的特別經驗
郭學長在畢業後,陸續投入了許多案子,其中最令學長印象深刻的案子之一,是在2000年左右進行的高速鐵路隧道工程,除了是第一次接觸到統包案,也是第一次加入與外國公司共同承攬的團隊。當時學長的團隊與日商合作,實際到日本的工地參訪,體會到當時先進國家的施工技術。
「高速鐵路應該算是臺灣營造業的一個轉捩點」,學長認為,外國工程企業的加入,讓臺灣公司有了學習的對象,像學長所屬的公司長期與日商合作,近年在技術面也慢慢追上,像近期建設的桃園捷運綠線已經是Leader Company了。當然,外商不可能跟本地廠商傳授技術,需要透過觀察、揣摩甚至學習語言後,才能慢慢抓到外商的思路。
一家人在南迴的那些日子
郭學長另一個廣為人知的負責案件,則是幾年前完工的南迴改隧道工程。在這項工程裡,學長與夫人鄭敬伶小姐分別擔任專案督導與工地主任,甚至舉家一起搬到臺東生活。其實一開始學長是與另外一位同事到南迴工作,但過了幾年後,同事因故無法繼續任職,在艱鉅的工程條件下,只好請也有工地執照的太太到南迴補上工地主任的職務。
郭鑑智校友(右)及夫人鄭敬伶小姐(左),圖片引用自UDN網路新聞/攝影:羅紹平。
初期到工地的第一年,夫人花了許多時間與工人磨合及克服職場的性別刻板印象,學長提到,其實太太比自己從事營造業的時間還長,而且個性堅韌,對各個類型的營造工作都有經驗,後來也順利讓團隊能繼續前進,完成這項勞心勞力的工程。
回想在南迴的日子,郭學長說,「就像開了一艘船,在海上遇到暴風雨,不知何時才能靠岸完成,錢只能一直投進去」。南迴的地質狀況已經很不好了,又因為地點太偏遠,導致有些小包商都不願意接案,即使開價比一般條件高還是找不到人,最後是靠長期合作的外籍移工群努力才能順利趕工。
對於工地生活,學長認為,雖然南迴的生活機能不太方便,每周末都要下山去超市採買一週的生活品,但至少夫妻與兒子都在一起生活,可以互相照顧,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兒子轉到原鄉小學後,變得更健康快樂了。南迴通車當天,夫妻一同搭乘由長官擔任司機,所駕駛的第一台車通過隧道,感受到是對辛苦工程人員的一種肯定。
南迴通車新聞畫面,郭鑑智校友(右一)及夫人鄭敬伶小姐(右二),圖片引用自人間福報網路新聞/攝影:羅紹平。
營造工程經驗談
郭學長在訪談中多次強調基本功與經驗的重要,如果要在營造業紮根,前面3到5年需要花很多時間累積測量、現場管理等基本經驗。不過,學長也提到做工程除了土木以外,還要考量機電、軟體等各種問題,在學校通常不會教,需要在工作時慢慢摸索。真的摸遍營造的各個領域,大概需要10年的時間,才會成為管理人員,再從基層主管開始慢慢向上爬。
學長回想起剛開始投入業界,在八卦山隧道的一個經驗。當時鑽隧道需要接電,本來對電不熟悉,想說從外面的變電站拉電線進隧道就可以一直工作,然而深入4、500公尺後,突然有天機器發不動,那時才知道距離拉長後電壓會下降,需要再設中繼變電站。自此之後,學長就認為跨領域的經驗養成相當重要,不能只固守在熟悉的領域裡,才能成為領導人才。
聊到現在土木系的課程,郭學長在近年應王泰典教授之邀,也回來聽過幾場學生專題研討的報告。學長認為除了理當要學習的力學、數學等基本功以外,可以針對一些新興熱門軟體的應用上,例如BIM、光達等,先有基本的接觸與了解,知道如何操作,未來與業界銜接就會更容易。
給學弟妹勉勵的話
最後,郭學長也提醒大家:「土木的領域很廣,其實每個人應該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才有熱情持續往前學習。」學長認為,不同人有不同的屬性,在大學階段中多多摸索,找到喜歡的領域所在,一段時間累積後可以做出成績來。
學長想起自己剛畢業時,在營造業求職屢屢碰壁,老闆們都認為從臺大畢業的做營造會撐不住,不願意錄取,後來好不容易從小包熬過來,找到機會進入大型營造公司,才能夠有今天的位置與經歷,這些際遇都讓學長認為找到對的工作與公司很重要。
「工作、身體健康跟家庭,三個其實還是要平衡啦!」學長爽快的下了這句結尾,提醒身為後輩的我們,在工作以外還是要注重日常生活,才能活得精彩。
受訪合影,左起:杜風主編吳東諭教授(B93/R97)、郭鑑智校友(B77/R81)、杜風編輯黃柏森(B07)
郭鑑智
●台大土木工程系 學士 (1990)
●台大土木工程系 碩士 (1992)
●優良隧道工程師獎 (2010)
●傑出營建管理人員獎 (2021)
●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資深協理 (1997~迄今)
●高鐵C210標林口隧道- 施工主任 (1999~2004)
●北捷信義線CR580B區段標 (2004~2005)
●中油台中LNG儲氣槽統包工程- 副所長 (2004~2008)
●機場捷運CE01D標工程- 處長 (2008~2014)
●台電大甲溪發電廠青山分廠復建工程- 專案督導 (2010~2013)
●交通部公路總局台9線南迴改善工程C2隧道標- 專案督導 (2013~2020)
●中油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儲槽土建工程- 專案督導 (2019~2022)
●桃捷綠線GC03標土建統包工程- 計畫經理 (2019~迄今)
工程資歷:
●2014年:桃園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CE01D標工程;獲選第5屆金安獎、第11屆金質獎優獎。
●2020年:台9線南迴公路安朔至草埔段C2隧道標新建工程;獲得第11屆金安獎- 優等獎、第18屆金質獎- 特優獎、2020年大地工程傑出工程獎、 2020年中國工程師學會優良獎。
●2022年:中油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儲槽土建工程;2座採用模組化鋼筋系統及系統模板,高規格技術建構出容量16萬公秉之預力LNG儲氣槽。
●2022年:桃園捷運綠線GC03標G07站至北出土段間地下土建統包工程,6座地下車站,主體工程包括車站站體及隧道工程。為臺灣最深地下車站(40公尺)、最大潛盾隧道(外徑8.2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