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教育基金會
編按:在上一期杜風關於本屆唐獎各獎項候選人的介紹之後,頒獎典禮、唐獎盛宴、音樂會和大師論壇也於九月底陸續舉辦。而值此同時,2018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奬得主也於10月2日揭曉,由2014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 和本庶佑(Tasuku Honjo)共同榮獲,表彰他們對癌症療法的貢獻。關於兩位諾貝爾獎獲獎者前年受頒唐獎的報導也在79期的杜風電子報:
http://www.ntuce-newsletter.tw/vol.79/T4_01.html
在秋收的季節裡,唐獎教育基金會安排第三屆得獎人深入大學校園,於全台北中南七所大學舉辦一系列具有傳承及啟發意義的「大師論壇」。唐獎得主除來台公開其傑出創新之研究成果,更提出許多具體行動建議,針對台灣當前面對之問題,亦提出前瞻見解,和學界碩彥交流、與會聽眾詢答互動,堪稱國際高水準的學術交流盛會。
永續發展獎兩位得主詹姆士‧漢森(James E. Hansen)及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9月25日及28日分別在中央大學及中興大學,探討氣候變遷議題及解決之道。
漢森博士的主題是「全球能源、氣候與健康:建構我們的世界」,現場座無虛席。他鼓勵年輕世代正視氣候變遷的議題,「年輕人必須站起來,爭取自己的權益。要成功,就得清楚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且用『科學方法』處理。」
拉馬納森博士主講「曲線彎轉:氣候變遷的解決之道」,他直言若在二十年前被問到怎麼解決氣候變遷,他會提倡從減少自己的碳足跡開始,但現在已經太慢了,地球在十年內就會進入嚴重氣候危機,他認為要透過教育讓年輕人意識問題嚴重性,並教導年輕人尋求更多解決方法,他同時呼籲大家可以多運用社群媒體的力量,傳播氣候變遷的正確資訊。
生技醫藥獎得主、標靶治療先驅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 J. Druker)及東尼‧杭特(Tony Hunter),9月25日及26日分別在中國醫藥大學與台灣大學,分享他們在科學研究路上遇到的堅持與突破。
德魯克爾博士講題是「癌症標靶治療的典範—伊馬替尼」,台下聽眾全神貫注聆聽。問答時,一位年僅11歲的小學生提問出「為何伊馬替尼不會對幹細胞生長造成副作用?」讓人驚嘆不已,德魯克爾博士鼓勵他繼續努力,未來有機會加入自己的研究團隊一起研究這個題目。
杭特博士以「研究生涯五十載—歷久彌新」為題,暢談他五十多年的研究生涯,始終能保持最初的熱情,是因為「不斷嘗試新的領域」。他鼓勵研究工作者可以同時嘗試多個項目,一個安全的和一個比較冒險、大膽的,或許會導引出全新的研究方向。
漢學獎宇得主文所安(Stephen Owen)9月26日在臺灣師範大學,暢談「闡釋:從小開始」的為學之道;另一位漢學獎得主斯波義信(Yoshinobu Shiba)到南台灣,9月27日於成功大學講述「台南府城廟宇的『境』與華人社會組織」。
宇文所安教授強調從小處著手,不受限於傳統的窠臼,從文本細節著手研究,才能確切掌握,傳達文本本身希望表達的意思,讓人看見詩人或文學被賦予之定義與框架以外的其他面向或新的意涵。
來到台灣最早建立的城市—台南,斯波義信教授與聽眾分享府城的都市化。他強調,台南在考古學、民俗誌或地方史都有豐富史料,遺跡保存也堪稱完整,是一個談論都市進化過程的好例子,講題的重點「境」,則顯現了斯波教授作研究的高度原創性。
在回應有關轉型正義問題時,拉茲教授強調,這不僅和法治有關,甚至比法律範圍更大,轉型正義不會因為法治的關係就得到解決,而是以全新的角度去審視,新舊之間如何取得社會共識、如何和平共處,才是該重視的議題。
唐獎法治獎得主約瑟夫‧拉茲 (Joseph Raz) 25日以「法自身之品性」為題,在政治大學探討法律的本質
七場大師論壇群賢畢集,陣容龐大,實力堅強,唐獎得主無私地分享他們的學思歷程,面對台灣當前重大社會議題也以學者身分提供前瞻見解,展現他們不分國籍共同為世界之美好努力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