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50年】氣候專家漢森:新冠病毒教會我們如何拯救世界

唐獎新聞稿

 

世界經濟論壇年初發布「全球風險報告」(World Economic Forum),提醒未來十年全球面臨的前五大風險,已從過去的「經濟問題」轉變成「環境問題」。今年第一季已結束,當全球忙著對抗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之際,緊接而來的氣候問題,卻一再乏人部署。

今年四月22日適逢世界地球日50周年,地球仍然面對許多挑戰,然而地球承受力是有限的,當人類持續未減少石化燃料使用,能源枯竭與大地承載力崩解,將加劇環境甚至傳染病問題反撲的力度。

國際知名的全球暖化硏究專家、2018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詹姆士‧漢森(James E. Hansen)向唐獎教育基金會表示,新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如同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都是未能即刻作為導致的生存危機。處理病毒危機只是晚了幾週,事態即一發不可收拾;氣候變遷的不作為已拖延好幾個世代,後果可想而知。無論何者,拖延處理時機都只會讓問題變得更棘手,也更難解決。當情況愈發嚴重,全球將必須大幅提升相應的政策才能應對。

漢森認為,新冠狀病毒帶來的衝擊暗示人們「提早行動」的重要性,實施減災措施以降低危機發生時所需付出的高昂代價。特別是當前全球同樣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溫室氣體排放、地球暖化現象有可能導致海平面大幅上升及物種滅絕,甚至最終導致社會動亂,讓世界變得更加荒蕪。減輕病毒影響的方法包括減少社交聯繫;在氣候變遷上而言,主要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面對氣候問題,我們可以採取有效的行動來解決。漢森反對一昧強調,我們必須在7年(或其他任何時限)內停止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全球氣候將失控,並形成一場大災難」的論述,「這是錯誤的科學」。他認為,全世界應合作有所作為,而非一直增加年輕人的壓力。

要控制病毒傳播,大家需要在一段時間保持社交距離;對抗氣候變遷,每個國家和全世界都必須堅定一致、思慮周全和團結一心。漢森認為,國際合作對於應對氣候問題至關重要。

1988年,漢森時任NASA哥達太空研究所所長,在美國國會公開聽證會上宣告「全球暖化已經發生了」,成為讓世人更加瞭解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一個重要轉捩點。他目前刻正撰寫新書《蘇菲的星球》,預計今年下半年度問世。以孫女之名為書命名,便是希望藉由撰書立作推廣畢生所學,告訴大眾我們需要哪些政策,確保年輕人和大自然擁有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