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 王雪川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學士後建築研究所一年級)
經歷: 臺大地質轉臺大土木,第二年申請到柏克萊學士後建築
大三、大四時參與系館前木構造腳踏車棚計畫 (相關報導刊載於132期杜風:http://www.ntuce-newsletter.tw/archives/4185)
1.選擇建築的契機
想走建築的原因:
我想不同階段會有不一樣的答案,最早覺得蓋點東西,留下足跡還不錯。一開始是面臨選校或選系的困難,而最後讓我靠向建築的契機是在畫建築相關圖面時能獲得快樂,沉浸在其中,是我認為阻力最小的選擇,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真的去做」,那時候土木系沒有像現在這麼多設計課,既然我不知道是否真的喜歡,那就先去修課再說。臺大學生太多花太多時間在想適不適合了。大三下直接去修習了臺科大的建築設計二,那時候才發現興趣與工作不一定是同一件事情。
第一次修設計課有很大的疲憊感,覺得心很累,為設計課付出太多,沒調整好作息,進而對於設計產生了一些恐懼。但四上沒修設計課反而覺得過於平淡,所以真正意識到自己對於設計的熱忱,所以如何規劃與付出的比例需要好好的拿捏。四下再重拾信心,修習了空間設計入門、capstone單車棚設計、建築導論,我認為做設計很重要的能力是需要知道做到哪裡該停下腳步,不要把自己的能量耗盡,不然真的會無法走得長遠。
畢業後也真的去到建築師事務所上班,去測試對於建築的想像,當然不是每件事都是好的,只能去享受當下帶給你的快樂,比較繁瑣沉重的部分也只能嘗試熬過去。
談到土木轉建築的轉捩點,是我去聽了黃聲遠建築師的演講,「建築不是為了今日的需求而蓋的」他在演講裡這麼說道。顛覆了土木設計課的概念,因為土木的課很多都是為了滿足當下的需求或是解決立即性問題,可是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會產生變化,如何想更遠去顧及未來三、四十年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構築未來的能力必須超越結構上或是空間上的規劃,要培養那個遠見,將來是否要做建築師並不重要,我認為當務之急是想如何學會這個能力:看見未來,並構想一個環境的使用。
國內外教學方式不同:
以前做設計都是按照題目做好一個東西帶來給老師看,然後老師給你一些建議,丟給你一些方向去想,去引導去實行一些老師的想法;而柏克萊的教學方式比較像是你已經有完整的想法後,老師的作用只是來檢核,並不會下太多指導棋。不能指望老師給你一個main idea或老師提示你可以做什麼樣的東西,而是自己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有一個特別的地方跟想像有落差,就是柏克萊不太注重手繪能力,基本上完全沒有手繪的課,連表現法的課也沒有,反而比較注重數位的表現。直接去想如何把一個3D的空間壓扁成2D,其實外面業界手繪的運用時機很少,業主還是希望能看到更具體的尺寸或是空間營造的效果。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受疫情影響,越來越多東西數位化,導致手繪的價值變得比過去更低,變得沒有可以使用的場合。
心路歷程:
要走建築要有一定的自信心,要覺得自己有能力扛起來,覺得自己的設計好看,但又要能夠接受挑戰,反覆磨練,並要有被打掉自信也能重新累積信心的能力。我比較擅長吸收別人的想法,比較不擅長保留堅持一個觀點,在建築的優點是可以很快的遵循其他方法的可能。
簡而言之,喜歡建築的原因就是建模,本來就喜歡藝術,但藝術又太抽象,剛好建築停在一個實際與藝術的光譜之間,我喜歡這個自由的感覺,一種創作的態度。
2.對於建築的願景與實際踏上後的感想
進到建築研究所後的感想:
我覺得在研究所有一個跟想像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理論的部分占很多。以前設計課都在單純做設計,進研究所後會發現各占一半的時間,一半時間在做設計,另一半的時間在了解建築理論,了解理論的過程中像是在重新定位自己。進來前的想法是想透過建築與跨領域的合作去改善某個區域的環境,但是讀了12周每周不同主題的理論之後,會有一種被攪亂的感覺,有很多可以前進的方向,必須使用零碎的時間加以統整,剛進研究所一開始一定會有點錯亂,他們就是希望把你一些既定的知識打掉,讓你自己從新找到定位。
對於建築的願景:
設計課老師曾出過一個辯論問題:如果想要改善一個城市的環境,要怎麼改善?如果像是巴黎那時候都市大更新,全部打掉,這樣容易產生貧富差距的問題,就是你在做改善工程時,窮人能去哪裡住?另一個永續經營的方向,可不可以不要把舊建築拆掉,在外面新增建築加蓋?辯論主題: 後者這個選項真的有比較好嗎?
感覺是一個表面的解決方式,繞過問題,建築本質老舊的問題,像是紐約老舊高架地鐵,改建成公園 highlight,因為當地有老化社區,窮人居住,房價低落等問題,建築師想改善環境蓋了公園,結果當地房價暴漲,現在變成有錢人居住的地方,衍伸出另一個問題:永續這個問題真的適用於所有人嗎? 還是只是有錢人的花樣?最後是不是變成gentrification (仕紳化) 永續似乎開始走精緻風,不適合原本的使用者了。
我本來想做的事情並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現象,需要把這個納入考量,儘管你有很多想法,但建築的市場是很大金流,所以最後可能也會被資本主義牽著走,變成有錢人才能享受的空間。
換句話說,原本想做一個更好的環境,結果現在發現創造更好環境後會衍伸出更多的問題,所以現在我卡在一個怎樣重新定位自己,要如何切入永續的角度,是建築師都會面臨兩難的情境。我們都自詡為都市的規劃者,但是做設計常常造成意料之外的方向,無法控制好每一個人的生活,所以建築師要負責任負責到什麼程度?今天有個好的想法,結果後來被業主拿去當作別的用途使用,究竟該如何衡量?現在的我只能先把這個問題標記起來,等待之後碩二碩三進行到都市規劃的時候再來與教授好好探討。
看事情的角度變化:
在進入建築之前,富田老師說過要抓住自己的強項,要保留自己的特色,但是進去後發現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所以原本第一學期是想要進來改變建築,結果後來發現是建築改變了我。現在就沒有這麼堅持要把土木的東西帶入,而是試著把執著放開,改變思考模式,但不代表放棄強項。現階段是想要使用比較建築師的思考方式去想一個問題,而外型的設計或是風格還是可以使用土木系學到的,學習如何把一個舊的想法搬進新的盒子的一個過程,而不是單純新的進來,完全踢掉舊的,這樣會本末倒置。
其實到了某個階段會覺得土木跟建築其實沒有太大差異,在柏克萊學習會發現建築跟土木一樣都有個邏輯脈絡可循,都先從大的邏輯去思考,再延伸至較細節的部分,甚至有時候設計一開始可能只是某棟大廳空間上的問題,再把這個問題轉換至結構問題,最後變成設計的成果,所以我覺得建築也可以是個很有邏輯的事情。
3.遠距教學對於建築這門學科的影響
第一次聽到建築要遠距是覺得還蠻不可思議的,其他系應該還有機會,但建築是非常重實作和與人互動的。現在教的方式還是有些問題,但是相較一開始的徬徨已經進步很多了。聽上學期的學生說遠距教學是從2020/03開始,學期一半的時候得半夜得爬起來上課,學校沒有顧及其他國家的學生。但當我進來的時候改成大家都可以的時間來上課,對於臺灣來說就是早上6、7點上課。
第一個學期還有做模型、為模型拍照,第二個學期就改成建模渲染為主,去除做模型的時間,改善最多的是可以有更多時間構想,缺點就是實作能力沒有獲得提升。
柏克萊一開始就進行比較實務的設計,第二個設計題目就已經在做住宅設計,這學期則是做市民活動中心與市場的設計,都是定型的建築用途,切入點不同於一般傳統建築從藝術著手。有些課則變成錄製教學,上課不教書而是討論為主,下課自己看教學錄影。柏克萊很重討論,連歷史課,甚至繪圖課都有討論課 。透過線上教學的方式 可以讓一開始比較害羞或是有語言隔閡的同學,比較容易敞開心房開啟溝通的方式。另外比較特別的是評圖時會將大家的圖面放到同一個版面上,讓大家有機會看見別人的作品,我覺得這是建築系最最最重要的地方,不能省略與同學交流的機會,評圖時可以讓其他學生進到另一個討論室互相交流設計,而不是去做自己的事。而且我覺得跟同學學到的東西不會輸給跟老師學到的,雖然不一定是專業的事,但是是更多不同的聲音。以前做設計課不太有機會聽到同學的意見,但現在有更多時間去了解每個人的設計動機。
最擔心的事:
「發言」,我自己是親自見到面比較好發揮的類型,隔著螢幕會有隔閡感,比較沒有開啟話題的能力。第一學期最大的損失是沒能跟老師好好講到話,以前比較喜歡下課私下去問老師問題,現在下課後就比較沒有機會接觸。不需要對美國人有太多幻想,主動的學生只有一兩個,其他人平常上課都蠻安靜的。
評圖的過程不一樣的地方:
因為現在比較少看模型,所以大家比較花時間再批評你的圖,想法太過複雜,同學會看不懂你想表達的,沒有辦法將自己的想法好好傳達給其他人,其實連渲染也不一定能把空間感正確的建立出來,遠距教學真的有影響到設計,在有限的圖面傳遞設計概念是一件困難的事。
組員合作:
一開始不習慣,因為有時差,所以很像跨海公司,接力製作的感覺。很容易變成既不是你也不是我的作品,現在討論後改成一開始大家提初步設計,然後投票決定大家比較喜歡誰的方向,不一定要非常具體。很早就做決定的好處是比已經投入心力後再來融合取捨,更能維繫感情,發展至某個程度後就能分工去各自做細節。吵架的部分多少還是有,但比較少想強勢主導的人,我認為所有強勢的人都還是能被說服,而為何造就強勢的人是因為周圍沒有能夠提出更好的想法,寧願一個人去承擔,但柏克萊的大家的意見都很優秀,且都很願意聆聽其他人的想法,想法非常開放,聆聽後再去與自己構思做融合,所以爭執的地方少了很多。我不怕吵架,只怕太過禮讓。
4.對於不小心走上土木或是正在迷惘的同學一些意見
給徬徨的人建議:
追逐建築的過程是在反覆質疑自己,我能了解走建築對於大多數的人是個很困難的決定,因為很多建築師都跟學生說不要走這條路,最後我會做這個決定是因為我覺得未來哪天回想起來一定會後悔那時候沒能勇敢一些,去嘗試建築這條路的可能。
土木系愈來越多設計課成立,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多去接觸相關的課程。徬徨的人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有能力去走建築,但是因為不熟悉所以感到害怕;另一種就是你以為你喜歡,但是不一定要走建築,因為建築不是唯一的選項,可能有其他更適合的路可以走。
給的建議是「多接觸」,想一下喜歡建築的什麼地方,可以先從建築史的部分開始,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嚇跑,需要一步一步有邏輯的前進,能量不要消耗得太快才能培養出自己的潛力。
第二年申請心境上與實務上的調整:
第一年很想走建築,所以丟的志願都是很前面的,心中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全部落榜後才發現自己一味盲目追求好學校。那時候的心態還沒準備好,如果準備好應該也會丟土木研究所。
第二年申請著實讓我清楚感受到國外研究所看最重的是「申請動機」。我投了8間學校收到6個offer,有進步的趨勢,申請時都會連絡以前申請上的學長姐,那時候我跑去問丁章,他跟我分享他申請的方式。而第一年我做錯的事就是目標訂在寫出能超越學長,或是以他為標準就能上的心態,這心態非常錯誤,國外在選學生並不是這麼量化的方式,而是足以凸顯出這方面的潛力,不一定是同一個方向。舉例來說:他寫SOP是用說故事的方式,講述他從小接觸建築的時刻。第一年我嘗試模仿他,但第二年發現這並不是我的風格,後來轉成論述的語氣,去比較土木怎麼發展到建築有趣的地方。
再請老師寫一次推薦信真的要拿出些有說服力的東西,不然覺得自己好像都沒有進步,不要想用一樣的方式去做,而是去累積實力、增廣見聞。
作品集的部分只覺得進步一點點而已,排版與內容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主要看的是跨領域的重要性。但基本考試成績還是要達到門檻。
很多東西不要拿一個範本造本宣科,像家產一樣,而是盡力展現自己的長處,尤其是「履歷」,我沒有什麼獲獎紀錄,我有的是當助教的經驗,所以就盡力的把會的技能都寫進去 這是第一年沒寫到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