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土木二 游善喆
結構學,有屬於建物者,旨在討論如何穩當地搭建建物;有屬於社會者,其串聯各項建物,也結合政治、社會、經濟。
一個好的建物結構,必有良好的力學、材料等基礎;而一個好的社會結構,更需要在各個層面都有紮實的根底。
工程、技術、學問即為根底,其因需求而生。探討「因」,探討如何「生」,即有助我們深析社會結構,縱向理出發展脈絡,從而去蕪存菁,保留最原始、最核心的理念,作為當代土木人的明燈。
因此,秉怡學長概略地舉了土木學制中,幾個組別成立於市民工程體系中的原因,探討其在早期社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接著討論居住議題,說明當中所遇到的挑戰,也介紹嶄新的構想;最後以勉勵作結,期許學弟妹們在專業知識之上,能擁有社會/人文意識。
市民工程歷史
從學門的發展歷史回顧,土木是一項與都市社會高度連動的學門,特別做為台大土木系的學生,應有這樣的整體視野來綜觀本科專業的全局。據秉怡學長所述,自西方工業革命以來,市民工程(即土木工程,英譯為 Civil Engineering)便與民生需求息息相關。當時生產聚集於都市,為求勞動力,資本家壓榨工廠,使工人們大多居住於窳陋房屋,清潔飲用水、公共衛生與居住權利的問題於焉而生,是為環境工程組及都市計畫組成立的原因。
之後,為使資源流通分配更加有效率,便有了運輸工程組;為使水資源有效分配至各個工廠、家戶,便有了水利工程組;而當中的大型建設不乏力學、土壤與岩石的討論,便因此有了結構工程組與大地工程組;而如今的營建管理組與電腦輔助工程組也是應時代需求而成立。
由上述可知,其一,有待解決的問題、有需求,就會有相關議題的討論,討論成體系後,於教育領域就是一門學問、一個碩士組別,於社會領域就是一個產業。
其二,我們大可以謂市民工程為都市及社會發展的薪火:因其能滿足工人的民生需求,工廠得以正常運作;也因其能輔助資源分配,得以催化工業的發展,同時也讓市民的生活品質提升。
居住議題的討論基礎
藉由回溯土木工程的歷史,我們得以了解,「需求」是學術、社會發展的起頭。因此若想探討居住議題,就需先了解:居住作為需求,是如何被定義的?何謂「居住權」?
就此,秉怡學長提起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說明第十一條第一項的內容:「本公約締約國確認人人有權享受其本人及家屬所需之適當生活程度,包括適當之衣食住及不斷改善之生活環境。」
公約第四號一般性意見進一步解釋所謂「適當」:「不應狹隘或限制性地解釋住房權利,譬如,把它視為僅是頭上有一遮瓦的住處或把住所完全視為一商品而已,而應該把它視為安全、 和平和尊嚴地居住某處的權利。」
馬前總統簽署國際兩公約批准書
資料來源:總統府網站
由此可見,賦予人民應有之居住權利為締約國之共識,是居住弱勢者、倡議團體爭取權利的強大論據。他們能以聯合國公約的國際共識為討論基礎,向政府進行倡議,敦促政府推行社會居住相關的公共政策來解決問題。
居住議題的難題
住屋除了是基本的民生必需品外,同時是市場賺錢的商品,加上土地的稀有性,因涉及財團投資增值獲利的考量,處理高房價向來都不僅僅是居住議題,往往都是檔人財路的政治經濟難題。
居住議題的希望
儘管有上述的難題,我們仍能從各個社會團體堅持不斷的倡議中,看見居住議題的起色。
從 1989 年的無殼蝸牛運動開始,首次進行都市議題相關的社會運動,秉怡學長談起夜宿忠孝東路、學生的熱血參與,當年風華風生水起。據學長所述,為求能夠於理、於情都切實地表達訴求,除了開辦記者會、街頭抗議行動之外,也會透過行動劇團的表演,讓媒體、政府、民眾都能夠以不同的角度,更加理解居住議題。
這場無殼蝸牛運動後來雖因議題時勢熱潮的消失、人力/資源不足等情況落幕,卻還是催生了 OURs、崔媽媽基金會這兩個組織。
無殼蝸牛運動 夜宿忠孝東路
資料來源:OURS 官網
接著是 20 年的默默耕耘,才迎接到了 2010 年,由 OURs 與崔媽媽基金會為首,邀請 11 個兒少婦老障等社福團體成立台灣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就此開始,台灣有了對於社會住宅的概念與討論。
2008年金融海嘯後,因應金融風暴而調降利率,置產買房的人數變多,調降遺贈稅,以及鼓勵台商返台投資的鮭魚返鄉政策,,種種因素使得房價飆漲,買房變得愈加困難。於是2014 年,社會住宅推動聯盟邀集更多關心居住正義的團體發起了巢運,並在台北仁愛路帝寶前發起夜宿行動,訴求社會住宅政策並促成了不動產稅制改革、租屋市場健全化等事蹟。以上這些,都是社會住宅推動團體積極倡議的成果。
巢運 夜宿北市仁愛路
資料來源:OURS 官網
「社會的改革不是天上掉下來,一定是來自一群人的堅持呼喊。」回顧這段歷史,秉怡學長非常感謝長期投入居住正義夥伴們的努力。
社會桿件:需求與供給
建物中,一桿件有承受重量的「需求」,所以透過足以對應載重需求的施力達成「供給」;社會上,有一戶人家有居住「需求」,所以考慮其能力、條件,透過適切的住宅計畫達成「供給」。
進一步而言,多個需求與供給的層層交疊,即是結構:好比將每一個桿件的需求與供給問題逐一解決後,建物的結構便能穩固一般;相同地,若要讓社會能夠穩定地運作,就要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現代,資源可以大量供給的同時,也檢視需求,以真正地讓社會桿件堅實,撐起市民們的幸福。
上述關於居住議題的討論為一引子,期許能刺激讀者們對於未來方向的思考。秉怡學長鼓勵後輩們,學習專業知識、鑽研於理工科技的同時,也可以多多了解社會大眾的真實訴求,如此才能確實地發揮所學,讓「供給」精準地滿足「需求」。
興許為民生努力的我們,擁有穩固社會結構的意識,使知識、技術成為力量,並如枝葉般開展,盡可能觸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