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組博一 吳俊緯
五月二十七日,身著各色學位袍的莘莘學子以及盛裝出席的家長們齊聚在鳳凰花綻放的美麗台大校園中,長袍飄逸的畢業生猶如行走的詩歌,端莊而富有朝氣,展現出人生的華章。大夥兒齊聚的目的一致,都是要參加這一生只有一次的碩(博)士畢業典禮,為過去一段時間的努力,刻下一劃有些儀式感的記憶,然而,走出會場後大家的下一步天壤之別,多數人加緊腳步準備口試並完成學位,到不同的地方展開職場人生,而我選擇繼續在校園深造,因此今年我以畢業生的身分參加臺大土木撥穗典禮紀念在這裡有過碩士班的學涯,並以在校生代表的身分為即將畢業的同儕們獻上祝福,以下是我的在校生致詞全文:
「 各位親愛的師長、同學、家長以及朋友們大家午安,我是R10臺大土木大地組的吳俊緯,原本今天我和大家一樣是完全的畢業生,但我選擇逕讀博士,因此今天我以在校生代表的身分在此獻上我真摯的祝福。
雖然很八股,但首先我要感謝臺大土木這個環境帶給我們這麼多的資源、機會和挑戰,在第一學府就學,我們從理論和實務兩方面學習土木工程知識,跟隨最厲害的老師與最聰明的同儕們一起切磋學業、解決問題。雖然我們都很清楚,進入到職場後,過去學習的各種知識及培養的能力可能都得砍掉重練和實務接軌,但回到最根本,這些學識教育著我們如何解決民生工程上的各種問題,培養師口中那所謂工程師該有的sense,也學習如何建設更美好、安全且永續的家園。
不過在我看來,除了學習解決問題,人脈的培養或許是更重要的,短短這兩年的研究所時光,我們卻比四年大學期間有更多的機會和師長、學長姐們交流,在各場研討會、觥籌交錯之間,我們認識這個領域令人敬佩的前輩們,受到各位學長姊的提攜與照顧,聽前輩們各種環抱理想及成功致富的過程,聽學長姐傳授如何順利修課並完成研究的秘訣。我知道現在大家正在自己的職涯探索中,甚至有許多人可能計畫轉職或是已經在不同領域發展得很順利了,這是人生中很大的轉捩點。畢業後你們將比我們提早在職場迎來嶄新的人生,更早做出選擇,未來還有勞各位學長姐多多指教。
多數R10我們這屆,兩年前的大學畢業典禮遭到疫情沒收,因為疫情,研究所開學前三週遠距教學,因為疫情,一年級下學期再次迎來兩個多月的遠距授課和遠端考試。突如其來的COVID-19帶給我們不便卻也試驗著人們的適應力和改變能力,工程師也正是日日處於這樣的生活挑戰中,無論在學理或是工程實務上,每一天都有意想不到的挑戰要克服,我相信大家也都能從這當中走岀一條新的道路。今日,你們大都已經完成研究,學會如何發現問題並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你們在這裡做的研究、寫的論文必定都是真材實料,足為楷模。日後你們將帶著這些能力步入職場,為我們這些後輩開路,相信大家有能力突破這低薪不容易的就業市場,殺出重圍創造奇蹟,扛下臺灣建設的大樑,恭喜各位完成碩士學位。
土木系共有七個組,每年170位同學輪番來這裡拜師學藝,我們都說是當老師們的平價勞工(但這些辛苦是會有代價的),今天畢業典禮了,但彼此可能也搞不清楚別的組別在做什麼,大地、交通、測量組在椰林大道古蹟中生活,做實驗跑分析之餘不時有像小米這樣的小生物(小老鼠)來做伴,我們有全家、小福、活大可以溫飽三餐。結構、水利、營管、電輔則遠在校園的另一角,聽說那邊是美食沙漠,而且土研和系館的通勤往往耗費你們不少時間,我其實也不是很清楚那邊的生活環境,各組間就真的缺乏了一些交流。我講這段只是要讓大家牢記我們有七個組別,未來工作上遇到問題不妨可以尋求有些熟悉又陌生的其他組別同學,相信大家都會很樂意協助的。
近期我參與幾場校友會的活動,或許是台大土木人都很喜歡轉職,我發現我們的系友在各行業都非常活耀,建設營造產業不遑多論,我們的系友跨足了金融、飯店、政治、新創、經貿⋯等各項領域,而且相當多的學長姐擔任高層要職、非常重要的角色,這足以證明或許此刻的我們起薪不如台積電及科技新貴那般誘人,但在這裡大家所受到的訓練及培養的能力絕對可以更有一番表現與成就。俄國著名物理學家列別捷夫曾說:「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就不出時代的偉人。」我相信現在土木的就業環境應該不平靜也不太安逸吧! 所以說,大家的未來必定精彩可期!
我們這代年輕人雖然沒有參與當年國家大興土木與經濟起飛的奇蹟年華,但面對日新月異的生活型態、求新求變的科技發展及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身為當代青年工程師的我們應該持續提升自身所長,並在這亂世中尋找新的發展機會。今日之後,各位我得稱呼為學長姐的同學們,你們即將畢業四處紛飛,願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歸屬、點亮那盞人生道路的明燈,我們這些在校的學弟妹會繼續留在台大土木,加緊腳步跟上你們。
最後,祝福各位鵬程萬里、一帆風順,畢業快樂!謝謝。
吳俊緯
2023.05.29
國立臺灣大學普通教學大樓 」
完整致詞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