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工程的誕生】(EP03)府中雙城計畫

土木三 陳文昱

計畫緣起、範圍與理念

回顧板橋的在地歷史,府中是舊市府、舊車站的所在地,為當時板橋熱鬧的市區,板橋車站的運量僅次於臺北車站。隨著臺北都會區鐵路地下化的進展,當時的臺北縣府規劃新板特區並將板橋車站及縣府大樓遷往現址,而發展出新市區。

「府中雙城」計畫是新北市政府推動五條美學廊道之一,旨在透過都市廊道的翻轉打造人本環境,融合古城與新城,使新城帶動古城發展並照應在地文化。

圖:計畫範圍

這個計畫自109年開始初步規劃與構想,改造新舊城區之間的「雙軸三廣場」(如地圖所示),從跨局處的討論開始訂下原則,到最後由工務局進行設計與施工。我們將透過參與本專案設計工作的王妤玲學姊之導覽與介紹,一同了解府中雙城計畫人行空間的改造與地方文史的結合等核心理念,並介紹當中的設計巧思。下次若來到府中,不妨一邊讀著這篇文章、一邊實地走訪,細細品味府中之美。

圖:112年9月28日下午,新建工程處王妤玲學姊及兩位同仁帶領5位同學現場導覽本計畫。

人行空間改造

人本環境的概念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人「行得舒適」。過往的道路設計使得空間被切割、步行環境被阻斷,透過縫合破碎區塊、整頓停車場、設置行人穿越道、改善無障礙設施,並與各機關的溝通協調創造空間,打造出適合行人步行與休憩的廣場與人行道,也讓輪椅族能夠自由活動。

除了改善行人動線,也進行了視覺景觀的改造。從漸層的地磚、道旁的植栽、簡潔的照明、流線型的欄杆、融入階梯的無障礙坡道,無處不是精心設計。

與地方文史結合

在最初規劃原則時,團隊就注重以前的歷史與現在的新城連結,過程中考察在地林家花園、黃石市場、府中商圈等發展史,查閱許多古地圖、文獻及資料庫,並與當地枋橋文化發展協會、府中商圈發展協會等團體密切合作,重拾被遺忘的文化。

其中在府中捷運站2號出口的府中廣場有一個特別的地標,是在地的文史工作者蒐集不同時期的老照片、文物,設計出能夠呈現不同時期枋橋城古地圖的光盒子,晚上會有間接光源投射圖案到地面(如圖所示)。

圖:白晝與夜晚的光盒子

府中廣場

我們的導覽以府中廣場作為起點,這裡是空間縫合的最佳例子。此處原本設有平面機車停車場,嚴重切割人行空間;本計畫重新整頓,在維持服務水準的情況下將停車場降至地下,並將機車動線與行人區隔,讓地上成為民眾休憩的平臺。林蔭大道則是以前的道路,因為舊火車站周邊有轉乘的需求,而從日據時代開始就劃設迴轉道,此處公車在尖峰小時可達百餘班次。經過與客運業者協調公車改線、與交通局討論停車場動線的改善、與警局溝通空間的利用等艱辛的過程,最終打破各機關壁壘分明的權管,整合了畸零空間。

此外,廣場的視覺景觀也經過規劃,可以看到從府中到後續的縣民大道,地磚的花紋、漸層會有所變化;停車場上方平臺的無障礙斜坡則是藏在階梯裡面,不會顯得突兀。此處不但是行人友善空間,更兼具景觀視覺,因此這裡也是舉辦戶外電影院、球賽直播、假日市集等活動的絕佳地點。

圖:府中廣場改造前示意圖

圖:白晝與夜晚的府中廣場。

圖:白晝與夜晚的林蔭大道。

重慶路與後站商圈

穿越縣民大道來到重慶路,我們可以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來形容重慶路的前世今生。重慶路於捷運通車之際開通,遊龍路橋也隨之啟用。這次的改造將重慶路封閉,並拆掉遊龍路橋的電扶梯,創造空間。有趣的是,我們可以發現此地人的步行空間是從平面被趕到天空,再回到平面。

此處原本預計擺設許多設施,然而在電箱無法移動的情況下,很難將樹木、照明、車位等全數保留,配置圖畫了十幾個版次之後,最後以減法思維,只留下6棵小葉欖仁、簡潔的照明,並增加座椅以利民眾休憩。

在整理重慶路的空間困難的部分並不在工程,而是在溝通協調。於封路之前幾乎是挨家挨戶說明、與當地民意代表溝通;也要與當地里長、交通局、臺鐵局談車位的重新配置。在行人動線、停車場動線、公車轉向、公共空間動線整併的過程中,歷經許多艱辛。

雖然在前期與民眾、商家的溝通過程中需要應對不同的聲音,不過整體帶來的是正向改變。在交通方面,重慶路封路以後,原本的路口就不再是非正交路口,而降低了號誌時制週期;在人行環境方面,破碎區塊縫合成廣場以後提供了民眾休憩空間,也讓輪椅族便於在此活動。

圖:白晝與夜晚重慶路

縣民大道

沿著縣民大道前進,我們可以看到在人行道經過調整以後,縣民大道能與府中廣場、重慶路連貫,形成好的人行路廊;視覺景觀上藏有不少巧思,讀者可以實地走訪、慢慢體會。例如,在路樹周圍的流線型混凝土座椅、阻隔停車場的流線型欄杆,不僅可讓民眾於此稍作休息,亦兼具景觀設計功能;機車停車場調整位置後採用縱橫交錯的線條劃設,反而讓機車停得整齊。

圖:縣民大道人行道。

圖:燦坤在計畫完成人行環境的改善後,開通了後門。

圖:整齊劃一的機車停車場。

圖:植栽方面,本計畫也在鐵刀木下種植矮灌類固氮,豐富景觀、增加生態多樣性。

從府中到縣民大道的地磚經過精心設計,有不同花紋、漸層,也試圖以不同的鋪磚營造律動感。此外,在計畫範圍的人行道有許多矩形或方形的Logo磚,也是經過陰陽刻、材質、鑲嵌、灑水、行走等許多測試才定型,無處沒有細節。

圖:Logo磚。

鐵路地下化以前,板橋車站曾是全臺運量第二的火車站。這次的計畫為了營造鐵路意象,於縣民大道旁種植鐵刀木、在日據時代留下的車站舊牆邊擺設鋼軌,也在府中廣場放置板橋車站鑄銅站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舊牆遭人塗鴉。

圖:鐵路意象。

市民廣場

往板橋車站的方向前進,來到市民廣場(舊稱縣民廣場)。這裡約於二十年前縣府大樓落成時啟用,是各大活動的舉辦地點,如兒童藝術節、歡樂耶誕城等。廣場採古典設計,整體像大碗公似往中心聚攏,周圍則是方方正正的建築。過往無法從板橋車站看到市民廣場內部,對於民眾來說是很大的屏障。

這次的計畫因此構想打通屏障、改造廣場周邊人行空間,並將廣場的階梯拆除改建為大斜坡,創造無障礙環境;完工後,車站與市府能夠對視,讓民眾能看到市府,象徵行政機關不再封閉。如今市民廣場有樹少的動態區,供民眾活動;也有樹多的靜態區,供民眾乘涼,提供市民更優質的休憩環境。

圖:有府中雙城指示牌、新北青春山海線、各國文字、「歡迎來到新北市」字樣等花窗裝飾捷運通風口。


圖:市民廣場與周圍人行道。

開啟改變的金鑰

如同導覽過程中所一再提及,空間整合的過程當中最困難的當屬溝通協調,無一處不艱辛。公務員能夠扮演居中協調的角色,在民眾、承包商、工程顧問公司之間溝通,乃至於打破壁壘分明的權管進行跨局處協調,是計畫成功的關鍵。學姊談到,儘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觀點、立足點也不盡相同,很難於一開始就達成共識,但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不斷去確認最終目標,調整次要條件以完成主要目標。

計畫完成的心得

學姊提到,所有同仁對於本計畫的每個細節都很在乎,如同我們在導覽過程中看到每處各有特色,是每一個小地方造就了整體計畫成功。問到學姊對於當初質疑計畫的看法,她說溝通的過程難免會聽到不同的聲音,但永遠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並且相信這件事會發生。

學姊分享參與府中雙城計畫的心得,她說在規劃當下知道人走起來可能會更舒服,但沒有人想到計畫最後能進展到什麼地步。當她看到完工後有人很喜歡,空間被利用得很好、舉辦許多活動,也有更多的輪椅族可以行得自由。工程從無到有、使府中與人產生更緊密的連結,是王妤玲學姊最感動之處。

府中雙城計畫暫時告一段落,但它帶來的嶄新風貌就像一幅畫的底圖,未來的景象還等著我們揮灑畫筆開始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