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成大結構構築工作營

土木二 莊奕婕

 

  • 參與人員

袁笙鈞、陳佳宏、彭馳、莊奕婕、李東旻、陳妤華、陳杰民、黃立宇、王澤庠、郭柏志

為期五天的成大結構構築工作營於4月4日圓滿結束了。

難得放九天的春假中,工作營就佔掉了一大半,但我們十人仍抱持著愉快的心情,跟著詹瀅潔老師前往成大的建築科技研究中心,期待著會有什麼新鮮的事情在等著我們。

今年是台大土木第一次和成大建築合辦此工作營,目的在篩選優秀提案,暑假赴日參與日本建築學會舉辦的Student Summer Seminar (簡稱SSS)。每屆SSS的設計主題皆為「聚積與變化的Structural Art」,各個組別得以採用聚積或是變化為核心概念,設計縮尺或是足尺的模型。同時,此次設計分組的部分採取完全打散的方式,因此每組都會有不同年級的建築系學生,和一至兩個台大土木的學生,以此鼓勵大家與建築系的夥伴互相激盪與合作。

第一天的主題方向發想總是最困難的,這影響到的是之後延續設計的難易度,也由於整體工作營只有前四天能夠完成設計(包含最終版本之模型、設計的發想過程之縮尺模型及一張A2大小的設計概念海報),所以若要呈現一件作品並達到一定的完整度,時間上是非常緊湊的。

設計使用素材

這次工作營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即便所有人都已知悉建築系和土木系之間的差別,但真正面對彼此的不同,且需要因此做出額外的溝通時,仍舊會感受到些許震撼。平日身在土木系的我們,面對的是結構的分析和工程上的計算,許多運算和典型架構框限住我們對於結構的想像力;然而建築系不同,他們的世界總是有各種不一樣的發想,許多在工程的眼中不可能會成立的事情到了他們的手中,都會呈現截然不同的解讀。儘管對我們來說有些天馬行空,但能夠由此體驗並學習到建築系學生的眼光和思維,其實也是個非常難能可貴的經驗。在說話與聽話之間,了解彼此對於作品的想法與說明,體認到若要達成預期的目標,其實可以有很多種方式。

施作過程

最後一天驗收與評圖,請來台大土木系謝尚賢系主任、詹瀅潔教授、建築師與結構技師講評,由成大建築系杜怡萱教授主持。講評的過程中,已在業界的前輩們以沉穩而從容的姿態,提點到關於施作中的細節,往往需要透過整合並運用彼此所學的知識,同時兼顧建築系所追求的美感與土木系堅持的結構穩定性來達成目標,討論期間若少了溝通與傾聽,便無法了解彼此對於作品的想法與說明,也就不能順利決定設計的下一個步驟。

評圖現場

最後,感謝這次規劃並在過程中主持的建築系同學、研究生學長學姊與杜怡萱教授,也謝謝謝尚賢主任和詹瀅潔教授如此用心地為台大土木拓展建築方面的知識與實作經驗,第一次的合作工作營,於歡笑與不捨中落幕。

大合照


A組—ALL ABOUT STRUCTUBE

B組—HURU FUWA

C組—TWISFORMATION


D組—RECIPLATE

E組—SSS of SSS–SLIME SPRING STRUCTURE

F組—SUS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