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前夕的孟買研討會之行

B04  倪英瑑

2019年的WCTR (World Conference on Transport Research) 由在印度孟買的IIT Bombay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舉辦。這個三年一度的運輸研究盛會,齊聚了來自各國的教授、博士後以及碩博士生們,總計有超過200場的oral session再加上幾場的poster session。能有這個機會參加這個會議,發表自己的學士研究,感到十分榮幸。但也正因如此,要在那麼多學術經歷比自己資深的專家面前演講,真的是備感壓力。開幕典禮上,來自IIT的主辦人首先熱烈歡迎所有人來到孟買,並指出運輸研究對這個人口爆炸的城市是有多麼的重要,最後更有一段印度的民俗音樂表演讓典禮增添了些色彩,隨後也在WCTR的主席Prof. Yoshitsugu Hayashi的宣布下,會議正式開始。


WCTR開幕典禮會場

我被排在會議第四天中午的一場口頭簡報,在這之前我有不少時間能先聽聽其他人的研究。其中有幾場讓我感到特別有興趣的演講,像是由Prof. Manfred Boltze帶來的keynote speech,談到發展號誌設計或交通控制的研究時,所需要被考量的各面向衝擊,包括延滯時間的大小、能源使用、廢氣排放以及交通安全等問題。當然包括長遠的運具分配結果也是對於控制策略制定相當重要的一環。以及一位來自巴西的研究生,他的研究主題為利用基因演算法對交通模擬環境進行校準,是我的主題有些相關的內容,所以在他的報告後有了不少討論。

我也到海報區瀏覽了不少人的研究,有印度當地的研究生以車輛偵測資料對受任意干擾的車流 (指行人不依照號誌指示以及行人穿越道位置逕行穿越而影響車流的情形) 進行服務水準的制定,相當有意思。也有與一位來自澳洲的博士生研究主動式優先號誌設計,嘗試在給予輕軌優先權的情形下,減小對一般車流的衝擊,與他聊到研究成果已經將在一個輕軌行經的號誌路口進行實際測試是否感到相當興奮,他的回答中則透露出一種既期待又背負龐大壓力的感覺。其他還有許許多多圍繞在機器學習以及物聯網 (Wifi、藍芽…) 相關的研究主題和方法,也都討論地很熱烈。

報告當天帶著忐忑的心情上台,口頭簡報結束後,有位來自日本東北大學的准教授 (副教授),很殷切地跟我討論研究中的不少內容,其中他提點了我很多原先沒有考量到的內容以及未來可能的方向,也與我有相當多的討論,後來也因緣際會下拿到了他的名片,並告訴我希望能持續與他討論這方面的研究發展。能夠在茫茫會議中,找到對自己的研究有興趣,且想法一致的專家學者,有一種親切感,也被鼓舞到了不少。


許聿廷老師(左)、許家維學長(中)、我(右

會議的午餐在一個空曠的室內空間(有點像博雅一樓教室外,但座位少很多)享用餐點,不乏無數種類的印度咖哩、烤餅和優格

會議之餘,我也走訪了孟買這個大城市。回想當初抵達時,從機場前往下榻飯店的計程車上,即使只是在車窗中快速地瀏覽過街景,這個城市就已經給了我一種很深刻的感受。車子行駛在喇叭聲不斷的街頭,經過許多破敗如廢墟的房屋、凌亂的垃圾堆、衛生環境堪憂的路邊攤,更不用說交通混亂嘈雜的情形了,我感覺簡直是來到了一個毫無交通秩序可言的地方參加大型的交通運輸研究會議。所謂混合車流 (mixed traffic) 的情形在孟買表現地淋漓盡致,一般的大小客車、嘟嘟車 (三輪)、重型機車等等應有盡有,甚至還看到有人騎馬。在這個地方,每個開車的人都是相當具有侵略性的,沒有人會真的停下來禮讓行人,行人也會不斷地見縫插針穿越馬路。人口密集的程度真真實實地展現在都市的交通狀況中,這裡幾乎沒有所謂的peak與off-peak之分,隨時隨地都是充滿著行人和車輛的。推測這樣的壅塞情形 (平均車間距非常小),造成衝突評估指標Time-To-Collision (TTC) 極小,但似乎也因為車間距極小,讓整體車速實在快不起來,交通意外發生的機率也因此下降,很特別的現象。

多處電線外露的嘟嘟車與它的司機 (因為開車的拼命程度而被家維學長封為印度的傑森史塔森)

趁著這個機會,我、家維學長和許聿廷老師也搭乘他們的公車和城際鐵路系統,而這真的是震撼我許久。在這麼熱的天氣,不管是公車還是電聯車上都沒有冷氣空調,也不一定有窗戶或門,既使有的話大部分也不會關,戶外的惡臭和髒汙都直接打在臉上,實在有些不好受。不論是公車或是鐵路列車,很多乘客其實是懸掛在車體之外的,從外頭看來形成了一個很有趣的畫面。

公車上負責收票的車掌先生 (上了公車後我找不到下車鈴的所在,便被許聿廷老師說有generation gap。原來是公車的天花板有一條繩子可以拉,用來敲響位在司機旁的鈴鐺,提示司機到站停車。聽說大概在我上小學前,台灣都還有少數公車在使用類似這樣的方式。)

精采的其實是在傍晚回程的列車上,遇上了下班的尖峰時刻,我們從端點站上車,經過幾站後,愈來愈多人上車,車廂瞬間變得十分擁擠,到了後來上下車這件事就像是搶頭香一樣,每個人想上車的人都非常粗暴的推擠,我們三人被迫拆散,我也已經無法在車廂中維持正常的站姿。想想這恐怕就是不可以關門的原因吧,藉此來換取更開闊的車廂空間,容納更多乘客以及盡可能提升上下車效率。後來我實在是不記得我是被推下車的還是自己跳下車的,只知道下車的時候車子還在行駛,讓我受到慣性驅使在月台上奔馳了好幾步,差點跌倒。

昏峰時刻旅客於鐵路車站月台試圖擠上車(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為什麼一定要有女性專屬車廂)

離開的前一天,在劉祝銘學長的邀請下,由當地的導遊帶領我們進到貧民窟一窺裡頭居民的生活。貧民窟位於孟買的中心,是一個叫做達拉維 (Dharavi)的區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貧民窟 (第一大在巴西)。這個tour是由一個長期服務於達拉維內的NGO負責。貧民窟裡分為兩個區塊,一部分是商業加工區,多半是陶瓷製造、塑料回收、紡織等的小工廠,另一部分是住宅區 (在加工區工作的工人不一定在住宅區居住,住宅區的居民也不一定在商業加工區工作)。這2.5小時的導覽過程中,我們與導遊聊了很多印度人或者是在貧民窟居民的生活習慣,談到他們對牛隻的敬重、孩子們接受教育的情況等等。其實裡頭的民眾並不是都過著無比窮困的生活,他們同樣有電視,進到屋子內部發現的裝潢也不是那麼樣簡陋,貧民窟這個名稱,似乎並不能完整且確實地傳達這個區域的樣貌。導遊跟我們強調,與那些在外頭上街搶劫偷竊的人不同,住在達拉維的都是老老實實、努力工作來賺錢過生活的一群人。

劉祝銘學長 (左)、我 (中)、許家維學長 (右上)、導遊Rajesh (右下)
由於裏頭不能拍照,所以就沒有照片可以分享,只有一張與親切的導遊Rajesh的合照

 

能夠有此次機會前往孟買參與這麼大型的會議,要特別謝謝許聿廷老師近兩年來對我的指導和肯定,以及黃宏仁學長、羅先豪學長在過程中的幫助和提點,讓我有機會對這個領域有更多的認識,對於未來在研究上有了更多的省思。旅程結束後也剛好趕上學校的畢業典禮和系上的撥穗,期許B04的大家都能有豐富且順遂的發展,畢業快樂。

夕陽時刻的孟買濱海大道
註: 本篇文章部分圖片由許家維學長以及許聿廷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