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臺大–同濟土木工程交流研討會 & 上海校友會小團圓

編輯小組

臺大與同濟大學兩校的土木工程學系/學院之間,歷年來即一直有密切和頻繁的交流,除了同在KKHTCNN的七校學術交流平臺,每年也都會有同濟大學的同學來到我們系上交換、進行畢業設計。過去我們和同濟土木曾經舉辦過三屆的工程交流研討會,但中間因故停擱了幾年;直到今年,恰於五月時,由光華基金會贊助的海峽兩岸可持續城市發展論壇於同濟大學舉辦,系上即有數位老師與會,而七月時同濟土木學院又提議重啟兩校之間土木工程交流研討會,邀請系上的老師們到上海進行交流、參訪。又另一方面,交通組也和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洽談交換學生和學術交流等合作事宜。兩件事併在一起,便由謝尚賢主任率同系上共十一位老師,包含剛加入系上的坂井勝哉老師和吳東諭老師,浩浩蕩蕩飛往上海,分別和兩個學院進行學術交流和簽署合作備忘錄。

一行人在7月10日下午抵達上海虹橋機場,當晚臺大土木上海校友會即於靜安區的「南伶人家」設宴、接風,杜家莊成員們在上海難得的小團圓。上海校友會設立至今,群組內已累積了近九十位校友,或有在土木相關產業工作、或有於學校任教、或在金融業、科技業等不同領域,各擅勝場。B65的范恒達會長是林美聆老師的同學,而最年輕的校友則不久前才剛從結構組碩士班畢業。小小的包廂裡擠進了三十餘人,一時之間,賓主盡歡;昔日的師長、同窗相見,尤其欣喜!聊起當年課堂、校園的趣事 (糗事) 和在異地發展、打拼的近況,更是少不了一番熱絡。談笑、酣醉之間,大家又像是會到從前那般歡鬧、意興高揚的模樣。


謝尚賢主任與范恒達會長交換禮物
張學孔老師展示自拍功力

隔日是一整天的學術研討會,一早同濟土木工程學院蔣歡軍副院長即在系館門口迎接交流團一行人。一整天密集的交流、討論中,除了兩系老師們分享研究上的創新想法和成果之外,也針對各自在系務/院務的發展方向和未來可能的合作拓展。期間,謝尚賢主任還抽出空檔和交通組的老師們前往和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的凌建明院長簽署合作交流和交換學生的備忘錄;馬萬經副院長也和我們介紹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的發展現況和願景。不論是土木工程學院或是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都可以看出同濟大學在學術、研究發展上的強烈企圖心和執行力,而這之中又與國家建設和產業發展方向有相當緊密的結合,從大學 (本科)、碩士到博士畢業生皆有相應的career path規劃。固然以我們一個系甚或一個組的編制,實在難以和同濟大學一整個學院的人員、資源規模相比,然面對各校在國際間的競爭、合作,又特別亞洲多所大學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成長,更多關於資源爭取、應用、產學合作、課程規劃及至整體人才招聘、培育等問題面向,都亟需系上的老師甚或同學們進一步地體認和思考。

和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在第二天的行程,同濟大學安排了兩個學院下幾個國家科研計畫的重點實驗室的參訪,包含土木工程學院的風動實驗室、離心機實驗室、振動臺試驗室以及位於同濟大學嘉定校區目前全中國最大的振動臺。而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方面則有基於實體模型的列車調度模擬系統、模擬駕駛儀 (高鐵和一般車輛) 和鋪面加速加載試驗系統 (Accelerated Pavement Testing, APT)。各實驗室的規模和營運方式又再一次令大家感受到中國高教和科研體系對於學術研究的經費投入與重視。

午一行人則驅車前往坐落於黃浦江畔陸家嘴、2016甫落成的上海中心大廈 (現為全球第二高樓、中國第一高樓)。當天天候不佳,沒法一覽外灘風光,但雲霧之間可見周邊高樓、街景偶現蹤影,則又是一番不同的況味;比較可惜的是,似乎由於活動之故,阻尼的展示樓層當日封閉,無緣見得號稱目前全球最大並是首創引入電磁原理的阻尼器「上海慧眼」。匆匆兩天的交流、參訪行程也在此告終,大部分的老師即前往虹橋機場搭機返臺,還開始的暑假,但等在臺北還有好多待處理的功課……

從上海中心大廈118層的觀景臺俯瞰迷霧中的俗稱開瓶器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