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組碩一 戴紹倫、王馨儀、甯尚祺、劉峻佑
戴紹倫
在尹男老師的推薦下,我們報名今年的抗震盃比賽。然而,由於初次參加相當陌生,要感謝學長們珍貴的經驗傳承,並願意讓我們拆解其模型做研究,從初步設計、購買材料到組裝測試,看似簡單的過程,但像滑軌需反覆拆裝調整至平行,鑽孔位置也要精準,並在難以操作的角度固定螺絲,使得在製作的時間超乎預期,日夜在S.Lab與模型奮鬥的時光依然難以忘懷。
在振動台測試時,依然是困然重重的挑戰,距離比賽不到一周的時間內,面對輸入檔案格式問題、振動台輸出值不合、加速規校正、數據統計分析等,很感謝老師在研討會後還撥空跟我們討論,同時藉由學長們和技師的指導,逐一解決才有最後的成果。最後也要感謝陪我辛苦完成這一切的組員,讓我們的暑假有個難忘的回憶。
王馨儀
參加抗震盃的過程中,最振奮人心的大概就是得知獲獎的那一刻,但回頭想想,值得記住的還是四人一起準備比賽的期間吧!從一開始的討論,然後跟老師和學長們請益,之後購買材料、進入slab實作模型。原本看似可以很順利的完成,但實作的東西就是很常會在過程中產生問題,我們只能趕緊想辦法解決它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不過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才學習到很多。
謝謝黃尹男老師的用心指導,也謝謝學長們的經驗傳授,讓我們能順利完成比賽,但最感謝的還是組員們,互相凱瑞出一個隔減震創新設計獎。看到花了快一個月製作的隔震模型,在振動台上呈現出最沉穩的模樣真是太欣慰了。
甯尚祺
在抗震盃製作的階段,因為自己在大學時期沒有什麼類似這種需進實驗室實作模型的經驗,所以光要了解實驗室配置、器具擺放等,都需要我特別留心;而在動手操作工具、機台等的方面都是要透過觀察同學怎麼做,或是要向他們發問、請教。真的很謝謝他們的教導,讓我能漸漸地進入狀況並能幫上忙。
在抗震盃比賽期間,看到每間學校的模型設計,真的各有看頭!不論是外觀部分或是隔震層的設計,都令人大開眼界。當我們的模型放到振動台上比賽的時候,看到別人的模型晃得很明顯,而我們的隔震層卻將震動隔得很好、螢幕上加速度計量測到的值非常小時,真的很開心,最後也很榮幸能得到隔減震創新獎。在這次的參賽過程中從隊友身上學到很多操作儀器的小技巧以及隔震設計的觀念,非常開心能有這次的經驗。
劉峻佑
在參加這次的抗震盃時,原本以為之前大學參加過抗震盃的經驗可以拿來用,但是在製作時發現,兩個是天差地遠的,在大學時主事要耐震方面居多,但在碩班的比賽卻是隔減震取向,所以等於是在重新摸索了一次。這次我們選用了線性滑軌,讓整個結構在震動的時候變得非常滑順,摩擦力極小,以及利用試誤法的方式,透過不斷的測試,然後去改變我們結構的裝設,最後在比賽中獲獎,就覺得這幾個月的努力都值得了。
在比賽的時候,也有各國內外的學校來參賽,有些組的創意是非常好的,像是用彈珠、海綿等等,讓整個比賽更添色彩。最後也謝謝我們的指導老師-黃尹男老師,謝謝他讓我們有一個表現的機會,而且在製作的過程中也很持支持我們的想法,讓我們可以沒有顧慮做讓我們想做的作品,我想在比賽中獲獎,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報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