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Ph.D. in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專長:Project controls, Computer vision, BIM, Lean construction
從大學畢業後,每個月都會收到杜風電子報,到現在也看了不少新進教師的自我介紹,沒想到這次也輪到我來跟大家報告。而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其實已經很少有機會,坐下來寫一些跟自己有關的文字。所以也感謝系上的邀請以及許聿廷老師的敦促,才能讓我有這幾個小時,好好檢視自己這幾年來的蹉跎。
在今年六月底論文口試的時候,我的指導教授在考試開始前,介紹我時說了一段話,主要的大意是:「Jacob在和我第一次面談時,就談到他希望能夠做可以實際應用的研究,最好是可以有一半的時間是直接和業界有所互動。到了現在最後口試這個階段,我希望我們一同經歷的這一段旅程,有符合他的期待。」而這其實也正好和我準備在口試最後講得致謝詞互相呼應。
回想起從大學時開始跟康仕仲教授做研究,到研究所畢業前後,留學美國的這一段過程,確實不斷地在嘗試,實踐、應用營建工程管理的相關理論於實務。研究所的最後一年,有幸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交換研究,在林耕宇教授的指導下,我每週都有幾天,在天還沒亮的早晨,跟著一個工程安全經理,巡迴他負責的幾十個工地。當時我們運用由實驗室研究團隊設計、研發的iPad工安紀錄程式,協助他更有效的紀錄、分析與維護相關資料。我還記得這個美國歐吉桑的名字叫Glen,跟著他,開著看起來像美國驚悚片綁架用的貨車,跑遍了大西雅圖地區,認識了美國的工地,更實際接觸了許多實務上的執行者。
後來博士班到了美國中西部(Midwest)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發現氣候、地貌和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Pacific Northwest)迥異。本來還期待著,可以過著和在西雅圖相去不遠的生活,在冬天來臨後,幻想完全破滅。不過,研究的進行倒還是順著原先的想像,越來越貼近實務。在來到這個大學城的第二年末,由我主要開發的工程視覺生產管理系統(Visual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原型(Prototype)以及背後的理論漸趨成熟,我的指導教授、我和幾位同學、教授一起開始了以此為基礎的新創公司Reconstruct Inc。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奠基於營建管理的基礎PDCA理論,結合點雲(Point cloud)、BIM、人工智慧,進行工程進度管控。我接受了程式開發員、業務、工程師,各式各樣不同的職位挑戰。而這之中最讓我感到興奮的,就是實驗室研究的實踐。這之中當然有成功有挫折,但看著原本實驗室中電腦螢幕的想像,漸漸實現在現實工地上,心中的感動還是不可言喻。
博士班的這幾年,也就在公司、學校、工地,香檳、芝加哥、聖路易等中西部地區間來回穿梭,其中學到了非常多不同的技能,例如,開遠程車必須聽國語歌跟著唱才不會睡著。除此之外,當然也有許多實務上的學習,包括和工地主任、工程經理、主管了解各種不同關於工法、排程、規劃等等。這些實務經驗也成為我做研究的養分,最後發展出「虛擬視覺化工程生產管理系統運用於自動工程管控」的論文。在過程中,我深刻體認許多先進的人工智慧工具,除了明瞭其技術外,必須要徹底理解工程問題的本質,才能有效地體現其價值。
在我最後口試致謝時,我同樣提到我和指導教授第一次面談時的約定,感謝這幾年來,我們一起經歷的種種不同經驗,一同實踐研究上的理論。而我給自己回台灣的期許,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延續這種精神,繼續在自己的國家實踐研究、提昇產業、幫助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