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交流1-林芃妤-捷克馬薩里克大學交換心得

姓名: 林芃妤

系級: 土木所結構組碩二

交換學期: Fall Semester 2019/2020

交換學校: 捷克馬薩里克大學 (校級交換)


我是土木系結構組碩二的林芃妤,在碩二完成論文的撰寫後,把握在台大最後參與交換的機會,延畢半年到歐洲交換。我選擇交換的國家及學校是捷克的馬薩里克大學,會選擇捷克的原因除了身旁有親朋好友有到捷克交換的經驗之外,也考慮到東歐的生活費較西歐國家低廉,經濟上較為充裕。會想要參與交換除了想要一探究竟文化底蘊豐富的歐洲、飽覽各國的美景,也想要了解自己能否在國外缺乏親朋好友的環境下獨自生活、念書、旅行與面對各樣的大小事。

回溯整個交換一開始的準備期間,正是最焦慮的時刻,尤其是捷克學生簽證的核發,等待的過程相當煎熬 (有機會超過兩個月),若沒有簽證是沒辦法在歐洲久待以及到處旅行,一定要及早準備申請,每個階段都要小心處理才能讓出國順利。尤其我在出國前,也才發現我的護照在我待滿歐洲半年後,有效期限會不滿6個月,雖然歐洲各國規定在離境後護照效期要滿三個月,但以捷克來說,是規定六個月的,雖然最後沒有在過海關時遇到問題,但此情形最好還是可以避免最佳。

我所選的馬薩里克大學位處捷克的第二大城市-布爾諾 (Brno),布爾諾像是一個大學城,沒有首都布拉格的擁擠與危險,相當愜意,而學校的各個教室以及系館分散在整個市區內,因此上不同的課要在市區內跑來跑去,由於布爾諾沒有地下鐵,主要的交通工具為路面電車。旅行方面,距離布爾諾最近的機場為維也納機場,搭乘巴士兩個半小時的路程,而維也納位處歐洲中心,四通八達,往歐洲各處的班機都非常的多,頗為便利。學業方面,我都是修習英語開課的課程,馬大的選擇也相當多元,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捷克電影 (Czech Films) 這門課程,課堂上撥放捷克不同時期著名的電影,可以理解捷克的歷史如何深深影響各導演的作品,除了反映一戰二戰對人民、整個國家帶來的衝擊,新的思想如女權主義、反戰主義、潮流等亦會呈現於電影內。這門課讓我看到以及理解捷克、甚至許多歐洲國家是如何從悲痛的歷史走出現在的模樣。另外一門歐洲各國移民之對策 (Approach to Migration in Europe),也令我了解到移民問題對於歐洲之大,以及理解難民的各種,不論是沒有身份、尊嚴、妻離子散的艱難處境,亦令我反思在台灣遇到相似處境的弱勢者,政府缺乏完善的法規對人權可能產生的危害。雖然在交換的期間我並沒有選擇我主修的土木相關課程,卻也藉此機會接觸到我不曾觸及的領域,除了使我嘗試不同的思考模式也讓我了解到我不曾關心的議題,是很棒的學習經驗。


旅遊的部分,由於待在歐洲的時間僅有半年,再加上必須兼顧的學業,因此要把握時間,並妥善的安排選課,才可以有餘裕到處旅行。另外,善用自己學生的身分,不論是博物館門票、機票、交通票等的時常都有優惠,非常值得善加利用。

而日常生活中最值得我記錄的則是我的室友和自己下廚的時間。由於在國外沒有24小時的便利商店,離開舒適圈的我必須料理自己的三餐,而廚藝也被因此激發。另外在廚房還會遇到各國的國際生也一起在做飯,例如遇到喬治亞人製作自己特別的家鄉料理、印度人展現他流利的韓文和中文、或是義大利人抱怨捷克沒有能吃的比薩、喝醉大吼大叫的國際生等等,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回憶。

整個交換期間雖然沒有到處認識各國人,但值得高興的是認識了我室友。他很樂於分享她的國家的現狀、歷史、選舉、宗教等等,以及她了解的各國歐洲人的刻板印象、她的愛情生活、各種笑話等等,也是因為如此我才更加了解歐洲以及這邊多元的文化樣貌,這也是透過我原本的眼睛無法看到的、寶貴的發現。而我也因此有機會跟他介紹、讓他認識了我美麗的國家,台灣。

這半年的時間,除了結伴成行,我也獨自旅行了許多地方,去了英國、比利時、荷蘭、瑞士、義大利、斯洛維尼亞…等等,還嘗試了在西班牙馬略卡島自駕旅行。而旅行途中也遇過難題,例如沒搭上飛機、遇到法國罷工,時常充滿了焦慮與緊張,卻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到處旅行雖然看似一種享受且照片處處是美麗的景色,自己旅行時的孤獨以及遇到困難時身邊無人求助的慌張感,卻也是旅行中我深刻體驗到的。回到台灣的家時,有種很久沒有的歸屬與安心感,看了許多美景,卻也發現自己家的溫暖難以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