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112 期 特別報導 |
瑠公圳橋梁創客工作營
學生參與心得 |
土木二 鄭棋
橋 — 與彼岸連結、溝通的工具 在這13天內也連結了初學的土木、建築人。
短短兩周內與另外一群從未相識的組員們、在老師們、助教的指導下把一根根生硬冰冷的鋼材、木材,搭築起一座有我們無數情感的橋。從設計開始便不斷地構思、討論,上工時的熱血、衝勁,與這整段時間所共同經歷的合作、疲倦、爭執、挫折、妥協、堅持。每天的晚歸,都為了要在時間內能完成這一座橋。
一開始的設計是兩座橋相互交叉扶持,結合成一座上下路線錯開的橋,現在只留了一半,一邊較輕盈的拱型模樣。設計的那幾天大家真的是苦惱了很久,不斷地找老師、不斷地被打槍,改了這個又錯了另外一個、問題始終都在,最後依著現實面妥協,回歸最簡單的拱橋。但這個妥協並不是讓前面的一切都失去了意義,那些都是寶貴的經驗。卡老師告訴我們一個概念:遇到不好解決的問題的時候,或許可以從更前面開始改變,或許問題就會自己消失了。我們的其中一個方案是做成樑橋的樣子(落柱在對岸),但是人就會下不來,而在退回拱的形狀時這個問題就自己消失了。設計完後開始施工也遇到坡度太陡的問題,最後是將橋面降低到結構之下,變成木材與鋼材融合的樣子,中間還有一個平台。老實說比起原本橋面一定要在結構之上的設計我更喜歡現在的樣子,躺坐在平台上很舒服,以後放在瑠公圳上的風景一定也很好,其實有時候施工時再更改設計也會有意外的好結果。
工作營讓我每天都過得很充實,重要的是也多了解了建築系的思維、還有很多設計上的思考真的很厲害,對於一個知識嚴重不足的土木系大二生好像也終於知道要學的東西實在還有太多了。
土木二 周琪雅
橋,主要用途為跨越障礙、聯繫兩地的人事物,而這次實作課所賦予我們的題目,則是一座跨越瑠公圳的橋。
做出一個不只是模型,而是可以承受真正載重的橋,對我們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加上施工時間緊迫,構思的時間並不多,也因此加劇了此次任務的困難度。
為了在早已訂好的時間內完成,我們這組較早開始施工,因而壓縮了我們討論設計的時間,雖然如此,這個階段卻是我記憶最深刻的時期,土木人和建築人之間的橋樑於此刻搭起。透過雙方的對話,我們交流了各自的專長,突破了想像,也激盪出更多想法,彼此的意見互換、融合,而屬於我們的、獨一無二的橋也逐漸成形。
然而在施工期間,我們明顯感受到設計與實際的差距,紙上的線條雖然自由,放到現實中,卻會被材料的特性所限制住,這也是我們在工作營中遇到的最大難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更改設計,同時做了一些模型,來模擬不同的結構設計遇到外力時,會有什麼樣不同的變形結果,以確保橋梁本身的穩定性以及安全性。成為一座能夠親近人與自然的橋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為了蓋出這座屬於我們的橋,好多好多的白天和夜晚,舊體後草皮佐著噪音、寒流還有雨水,繁複出現的是我們雖然疲倦但卻依舊勤奮的身影。連續兩個禮拜,我們一直與角鋼奮鬥著,雖然想出來的設計被一次又一次的打槍,我們仍然不氣餒地繼續思考、想辦法找出最好的解決方式。我想,我們都在這短短兩週內快速地成長,培養出了那永不放棄的堅毅韌性,以及彼此間信任、團結的情誼。
在這樣的汗水下,我們總算是如期完工,成果不但比預期還要來得好,也令人充滿成就感。雖然有一天這些作品的實體會永久消失,但是記憶會默默留下,參與了我們此刻人生的人們會淺淺地記著,記得台大曾經有過這麼多不同型態的橋,而他們的身影曾經在這些橋上留下了跡象,另一方面,這些橋也帶給了我們一些變化。
這次的工作營我們得到了很多收穫,除了學會如何解決問題,更體會到了團隊合作和溝通的重要性。重點並不是最後有沒有當選成為最合適的橋,而是在當中我們學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了解到自己有多少不足,知道還有很漫長的路、很多的東西要學習。
最後,真的非常感謝參與這堂課的所有老師和所有協助我們的人,還有支持我們的人、提供建議的人以及每個在這堂課背後付出心血、出一份力的人,少了任何一個人,我相信,這些橋一定無法如此順利的完工。
土木二 龔家駒
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當大家都在懷疑這群人是否能夠完成時,沒什麼經驗的我們,卻只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做到了。過程中或許消耗了很多體力、心力,犧牲了很多的休息時間,但這絕對是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回憶。
這是卡艾瑋教授的keystone實作課,和實踐大學建築系一起合作。對於大二的我來說,目前的學習大部分都是以教科書為主,這次做木橋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也是一個很不同以往的挑戰:挑戰自己的極限,無論如何都要做出一件很棒的作品。
一開始聽到兩個禮拜要做出一座橋,我的第一個想法是:這怎麼可能!我們對結構應該怎麼設計根本完全不了解,更不用說要怎麼切鋼條,要如何焊接起來等等這些課本上沒有 教的東西。第一天就受到極大的進度壓力,才剛跟實踐建築的同學見面,大家彼此都還不認識,就必須在晚上以前畫出設計圖。到了第二天,我們連設計圖都還沒出來,又被叫上去量尺寸、切鋼條,這段時間幾乎是遇到問題立刻停下來討論,討論完又馬上去量、馬上去切、馬上去焊接,我們沒有休息過任何一天,有時候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然而在實作過程中,我們靠著我們自己的雙手學習到了這些能力,並且超越自己的極限,把原本不可能的變成可能,在這兩個禮拜 成功做出這座屬於我們的橋。
但這一路走來,絕對不是那麼的順利。因為有進度的壓力,我們常常很多地方沒考慮清楚,而造成必須花更多力氣來處理這些問題。我們的橋有兩層,走到二樓時突然發現太高了,因此我們需要加扶手,這又讓我們少了更多休息時間;而其中一端的斜坡也讓我們必須做到很晚才能回家。不過製作過程雖然最累,卻也是最值得回憶的地方。我們感情在這個時候變得越來越好,當大家都想休息的時候,我們會一起聊聊天,有時候會去打打球,到了晚上收工再一起去吃飯,到現在還是很懷念大家一起做橋的時光。
發表會那天,校園裡來了很多帶著孩子散步的爸媽,每一個小孩子經過我們的橋都想上來玩一玩,他們很喜歡我們的橋,在上面跑來跑去,始終不願意離開。看到這些景象,自己也很開心、很滿意。還記得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坐在我們的橋上,看似平淡無奇,但那個背影卻深深感動了在場的人,原來我們的橋不只是帶給大家歡樂,更讓大家看到了許多溫馨。至此我非常確定,我們做出了一件很棒的作品。
土木二 陳杰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