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
     

土木工程師的文化和社會責任 (3/3)

虞兆中

 

五、 土木工程師的社會責任

土木工程師應該善待自然環境,改善社會環境,和注意工程效率。這是工程師的社會責任。

善待自然環境
任何土木工程都受自然環境的影響。關於這方面,去年(1980年)10月3日我曾在中華民國工程理境學會的年會中,以「工程環境的面面觀」為題,作了一次演講(登載於工程環境會刊第二期),有所敘述。現在談的是工程對於自然環境的影響。以土方工程為例,由於重型施工機械的發展,土木工程師可以說已握有了「移山」的能力。高速公路的大開挖超過了50公尺,這樣可避免隧道來節省經費,縮短工期來爭取時間。但有些地區的山坡地開發,亦大挖大填,移山的本領是表演了,自然景觀卻遭受無情的破壞,坍方處處,下雨時,污泥到處亂流,造成許多災害。完全違反了中國人敬天敬地,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土木工程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地貌地形是最顯著的,他如地下水水位的變動、水域水流方向的變化、沖刷、泥沙淤積、污染等都是。工程建設也可能促成生態的改變。自來水普遍之後,大部份傳染病菌喪失了寄生之所;衛生下水道的完成可斷絕家庭昆虫、老鼠等食物的來源;這些都是好的效果。可是埃及奧斯璜壩完工之後,一種寄生蟲隨灌溉渠道傳佈到整個廣大的灌溉區。許多都市建設、坡地開發、以及陡坡的超限利用,將原有的樹木鏟除,代之以房舍、瀝青路面,不僅在景觀上形成「人造漠地」,還降低滲流,增加逕流,使土地損失涵蓄水分的能力。當然;樹木伐盡之後,鳥類也絕跡了。所以為工程而改變自然環境是不得已的,應該儘量限制在必須的範圍之內,並力求避免不良後果。

改善社會環境
各級民意代表都為他們所代表的地方爭取工程建設,足見工程建設對於地方的貢獻和價值。有些資本主義國家,交稅多的地方或社區便分配較多的政府預算,來作工程設施;交稅少或籌不足相等基金的地區,就得不到政府的支援從事建設。有些極端的社會主義國家,根本極少有經費去辦理地方性的工程建設。所幸我國重視全民福利,對交稅少的偏遠地區反而特別照顧,真是很了不起的。

工程建設的確關係著社會的盛衰。臺灣東北角一帶原來缺乏對外交通,自從濱海公路通車後,觀光事業立刻興盛起來。南迴鐵路當初考慮穿越南大武山的路線,除了技術問題外,沿途極少村落,終於改取他線,很有道理。若將公共工程、住宅、交通設施等集中於都市,無異枯萎鄉村,亦助長都市發生許多社會問題,所以政府從十項重大建設之後便推動十二項遍及鄉村的地方建設。此外工程種類的不同也給社會不同的影響。就建造高速公路和鐵路來比,高速公路方便客貨的運輸,但需用較多的土地,消耗較多的能源;高速公路有促使汽車工業發達的作用;但亦因而使都市車輛更為擁擠,空氣污染和噪音的程度更為增強,可見鐵路並非完全居於劣勢。所以工程密度的分配,工程地點的選擇,和工程種類的決定,不但要考慮工程受益(和受害)的均勻性、公平性、以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也須考慮到所引起的社會衝擊。土木工程師如參加這些決策性的工作就不宜單從技術觀點來看問題了。

注意工程效率
工程作業進行期中,工地現場和鄰近地區以及運輸道上,都不免有灰塵、棄土、污泥、泥水、噪音、交通阻塞、自來水管破裂、電話線管道被挖斷等工程災害發生。這些災害若是短期的,大眾可以忍受。可是假如工程大,影響範圍廣,再加工期漫長,還時做時停,甚至剛完的工程又有別的單位來敲打開挖進行別的運作,像接力賽一樣,怎能使人諒解。因此,我們土木工程師應該在這方面多動動腦筋,使工期儘量的縮短。施工機械化、自動化是一個途徑,採用預鑄也是一個途徑。新的工程材料和新的施工方法都不妨嘗試。即使造價略高而能縮短工期,減少工程災害,也是划得來的。至於工地的保持相當整潔,附近的正常交通也能維持,在很多所謂先進國家可以做到,而我們便有困難。是不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呢?那就更得我們深思和檢討了。工程進度的把握是管理上的問題;當然,工程的規模愈大,管理的重要性愈大。現在營造管理已成為一門新興的學問。據我所知,我國一些有規模的營造單位已著手於培養這方面的能力,那是不錯的。今後恐怕我們要把營建管理和規劃、設計、施工視為工程作業中同等的分量,希望有關的單位和人士能重視這一發展。

六、 結語:土木工程師工作目標的拓展

有人說,現在的人類正面臨了「文明爆炸」的現象。隨著指數式的人口成長,建築物、運輸工具、機動設備、甚至烹調器皿的數量和類別,與使用的程度,以及文藝和科技作品的數量和類別,和心智的震撼性,也無不在急劇的成長。這些實質和非實質的成長在近約三十年來的臺灣表現得十分明顯。其結果是一方面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日子過得更舒適、豐富;另一方面卻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棘手的問題,包括實質的和非實質的。文明爆炸的根源是科學知識的累積及其運用所導致的種種社會活動,隨著人口增加而形成的數量激增和複雜化。工程師既是科學知識的應用者,他們在這爆炸的過程中,當然具有重要性。土木工程師用大地的物資為處理的對象,塑造人們生活的環境,其對自身角色的認定程度和工作態度的是否正確,對人類文化和社會的影響至為直接而廣泛。因此,在這多變的潮流裡,在時空的條件下,從業者如何從傳統的觀念建立適合於新環境的責任觀,不失為我土木工程同人當前面臨的課題。

土木工程師們大多自己認為是純粹的技術服務者,來滿足業主所設定的機能和經濟要求,而事實上工程規畫和設計卻為一連串的決策過程,他不可能也不應該成為所謂「價值中立」的工作者。迷信技術至上,人定勝天的科技本位主義,認為人類已可隨心所欲的創造、改變來操縱實質環境,任何由此而引起的問題都可用純技術的處理予以解決。因而失去了人類,尤其是東方人,歷數千年的智慧和經驗所得來的對自然界那份虔敬和謙遜的心態。這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或許是由於傳統的訓練方式使然,工程師們常傾向於經濟成本和效益的強調,而忽略了其他非經濟性的,尤其是非實質的影響。工程師們所追求的目標不免因重視專業精神而比較狹隘,要應付現代社會實質系統變更所引起的諸般問題,基本的態度恐怕要有所調整。我想,我們土木工程師首應認清,人類的生活環境是物理的,也是自然的、社會的、文化的綜合體。任何工程計畫都須在消極方面考慮這些複雜而多樣化的影響,在積極方面追求人與自然的協調,社會成員利益的均衡,歷史文化的維護、延續和發揚。這種專業工作目標的拓展,是對「發展至上」潮流的制衡和反省,在資源侷促而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快速發展中的臺灣尤顯得重要。

準備這次演講,曾蒙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同事洪如江、顏清連、王鴻楷、葉超雄、周義華、夏鑄九等多位教授提供資料和卓見,十分感謝!當然更切盼各位批評賜教,謝謝!

1981年11月29日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年會專題演講稿。
原載「土木水利」第8卷第4期,1982年2月。

1 / 2 / 3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