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
     

勤於用腦用手來誘導開發自己潛能

虞兆中

*本篇轉載字臺大學科研究社「今日科學」55,創刊25週年紀念刊,1986年10月

科學自始就與技術密切關聯,說科學涵蓋技術亦未嘗不可。今日所謂科技將科學與技術並列更是妥當。當然兩者有多方面的差別:科學是以知的探索為主旨,人們對它的嚮往出於興趣和好奇心,研究的重點在對於現象的解釋有所發現,希望提供可能性的答案。技術則以做的實踐為主旨,人們對它的嚮往出於需要和創造慾,研究的重點在對於問題的解決有所發明,希望提供可行性的答案。兩者雖有些差異,卻是相輔相成,相互激盪支援,促使彼此的進步。事實上,不少偉大的科學家同時兼為卓越的技術家。伽利略為力學的三大運動定律奠定了基礎;他也發明了液體比重計,製作了天文鐘,他所製造的望遠鏡且推銷全歐洲。他如阿基米德、虎克、高斯等著名的科學家亦都對技術有所貢獻。再則,歷來多少科學創新的發現和學說都是運用儀器設備觀測來獲致或驗證的,這些又何嘗不是技術性的工作呢。依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能是有質量的,光既是能,也便具有質量,因此當它通過巨大的重力場時會呈彎曲的現象。西元1919年5月29日日蝕時,英國皇家學會觀測隊在西非幾內亞島觀測星光來作考驗,果然與計算的結果一致,於是愛氏劃時代的理論就此獲得肯定而被普遍接受。所以科學研究有學理面亦有技術面,都值得我們全心投入,竭盡智能去謀求突破和建樹。

D. J. de S. Price曾就以往所有科技出版物的數量結構加以分析研究,他說科技論著數量的滋長,有如人類的繁殖,前一代培育下一代,並作膨脹性的成長。它的年成長率約為百分之八,亦即約十年增加一倍,比人口的成長快得多,這反映科技進展情況的一斑,也不失為科技進展的一種指標。所以在西元1771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初版中,科學尚被視為哲學的一部分,物理學仍被稱為自然哲學,都缺乏內容的敘述,怎可與現代大英百科全書的內涵相提並論。現在是所謂知識爆炸的時代,科技論著不容說是重要的一環,因此Price的結論亦足以顯示知識成長的情勢。科技知識的成長有累積,有突變,更有新領域的開拓。今天科學園地雖已可說百花齊放,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但就知識的總體而言,恐怕未知的依舊還是比已知的為多,還是處處都有創新的精益求精的餘地。這也是目前科技仍有高度吸引力和挑戰性的原因所在。在校的青年同學頭腦如天馬行空,生動活潑,蓄有豐沛的創造力,願各位互相愓勵,勤於用腦用手,來誘導開發自己的潛能。想來這也該是科研社主要的旨趣。也許科研社的活動對於各位畢生學術作為有所示和影響。

學校的正規教學分院分系,各系開設的課程都有一定的規劃。大學的院系儘管多,開設的課程儘管不少,都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知識領域,而系際之間亦往往不易做到多方面充分的交流。這些缺憾便有賴於課外學術性社團的活動來彌補了,即此一端也就可以瞭解學校課外活動的重要性。就科研社而言,成員分布於各學院,他們有多種不同的學養背景,於是對於任何問題的探討自然而然會從多種不同的角度來觀察,進而交換見解彼此切磋,對於問題的全貌認識和周全的處理都有莫大的助益。講到這一層,科研社如在每一年度選擇一二項主題作為共同研究的對象,當更能產生這種具體的效果。學術性社團的活動貴能運用學校眾多的智慧資源。圖書設備之外,教授們的指導與參與尤其不可忽略,必要時也可請教校外的專家。社團活動的特色是研究方向的自由和運作的活潑。如何使這項特色充分發揮它的優點,社員們的群策群力和有目標有做法的推動就非常重要了。

最後,謝謝科研社同學們的美意,要我在「今日科學」發行二十五周年這深具意義時刻談些觀感,對於一位曾在校任教三十七年的退休教授,已經離職二年的前任校長來說,實在是一份榮幸。我衷心希望科研社永遠活躍進步,「今日科學」的內容愈來愈充實而有價值。讓學校永遠以擁有這社團、這刊物為榮。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