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
     

要做,就做到最好—專訪雲林科技大學楊永斌校長【上】 (2/3)

採訪‧撰文 張國儀

數學天份嶄露頭角
民國五十八年,楊永斌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了金門高中。自小到大幾乎沒考過第二名的楊永斌,進入高中依然維持著一貫的好成績,尤其是他的數學能力之強,無論大大小小的考試,都鮮少低於九十五分。然而,當年金門仍屬戰地,師資相當缺乏,大部分的老師都是軍隊中的預備軍官調來支援,這時,另外一位影響楊永斌一生的人物也出現了,那就是在金門高中擔任數學老師的李存鑫先生。「李老師是預官,跟我們的年紀很接近,所以我們和他之間亦師亦友,常常在一塊兒打球、聊天、談未來、說前途。」不過這位和學生打成一片的年輕老師卻發現,無論他怎麼變化出題的方式,楊永斌依然可以考出九十五分以上的成績,令他大感驚異。於是有一天,李存鑫老師把楊永斌叫到一邊,跟他說:「楊永斌,你不要再混了。」楊永斌一頭霧水地在心裡想:「我沒混啊,我很認真,而且表現得很好呀!」李老師繼續說:「你再這樣混下去,一點前途都沒有,你要到臺灣去。」原來李老師的意思是,待在金門不會有好的發展,以楊永斌的資質,應該要到臺灣去求學才是正途。

這一番話讓楊永斌大為震驚。當時他家中的經濟支柱是大哥,全家人都靠大哥養活,所以凡事都由大哥作主。一聽到老師要楊永斌到臺灣去唸書,即使家裡的狀況如此艱困,楊永斌的大哥還是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老師叫你去,你就去吧。」當時的楊永斌,對臺灣根本毫無概念,於是便託人打聽,說是既然要到臺灣去,那就去台北,既然要去台北,那就去唸最好的建國中學。「我那時候哪裡知道建國中學是什麼地方!」就這樣,楊永斌參加了建中的插班考試。「當時建中一年只收五個插班生,我是第四名進去的,大概也是因為數學考得很好的關係。」楊永斌說。

離家來到臺灣
從金門到臺灣,楊永斌搭的是登陸艇。講起這段回憶,他不禁皺起眉頭:「搭登陸艇是非常辛苦的事,整趟航程搖晃激烈,任誰都吐得一乾二淨。」而在之後的數年間,楊永斌來來回回大概搭了超過二十趟的登陸艇渡過黑水溝,風大浪高,整艘船的命運就交給洶湧的海水來決定,這樣的經歷讓他一輩子難忘。「那種情況就很像越南難民在逃難一樣,整個甲板上都是吐得亂七八糟,不管哪一回都一樣,髒七八污,味道比廁所還糟糕。」而好不容易抵達臺灣後,楊永斌就和同鄉一起搭最便宜的火車來到台北,而這也是他第一次見到火車,感到興奮極了。

然而,等在他面前的,卻是跌入深淵的猝不及防。在金門一向名列前茅的楊永斌,完全不知到建中是個什麼樣的所在,在建中的第一個學期,根據他的說法是:「我發現我美好的舊日子結束了。」課業完全無法跟上的楊永斌,高二時的成績真正是滿江紅,科科都不及格,從狀元落到如此境地,內心所受到的衝擊之大,可想而知。但當時的楊永斌心想:「我怎麼可以無顏見江東父老?!」同時他也知道要靠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家裡的經濟狀況絕對無法再給他任何支援。在金門從不知補習是怎麼一回事的楊永斌,到了建中才發現,下了課同學都補習去了,只剩他一個人孤伶伶的,然而,就算知道了補習很重要,他也無可奈何,因為實在拿不出補習的錢來,於是,楊永斌決定縮衣節食,拿吃飯的錢到書局去買數學、物理、化學、英文的練習題來做,而楊永斌的高中同學到今天還記得,當時每餐都看楊永斌只吃白飯,「同學還記得我一餐吃五碗白飯配湯,我自己都不記得了。」楊永斌說,「連一顆荷包蛋我也吃不起,高中兩年就是這樣過的。」然而,辛苦的付出是有代價的,就因為楊永斌下定決心要力挽狂瀾,更因為他知道不能輕易放棄,於是,持續自修做練習題,讓他的成績一天天有了起色。到了高三下學期畢業的前夕,楊永斌的模擬考成績已經進入全班前三名之譜了。

進入臺大土木系
也因為到了高三時的成績急起直追,楊永斌進入了臺大土木系。然而,在他大二時,身為家裡經濟支柱的大哥卻因為腦癌過世了。從此,楊永斌開始兼職做家教,不但能夠賺取足夠的生活費,並且還能每個月寄兩千元回家貼補家用,此後,一直到他的父母過世,每個月都定時寄錢回家這一件事從未稍停,談到此,楊永斌微笑地說,他的父母親都相當長壽,父親九十二歲辭世,母親九十五歲辭世,兩人的身體都非常健康,「因為貧窮,所以吃得很簡單,反而長壽。」他說。

考上了臺大土木系,楊永斌說,「從來沒有去想過什麼興趣不興趣的,反正就是照著媽媽說的,不會唸就不要念了。」他說,對於這一點他是很宿命論的,「但宿命論有它的好處,可以節省很多猶疑、選擇、徘徊的時間,讓人可以用一個比較成熟的心態進入一個狀態,而且說實在的,其實學問哪有說哪一門比較高明、哪一門比較有前途的?」楊永斌深深相信,自己在學界多年的經歷可以應證,沒有哪一個領域的前途就一定比較好,「到目前為止,我還是覺得念土木工程最好。」他肯定地說。 《接下頁》

1 / 2 / 3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