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工讀的日子《Vol.4》
文:土木二 鄭至為
很幸運有機會能到新加坡實習,印象中的新加坡是一個文化大熔爐、包容性高、治安很好的國家;最重要的是不論英文或中文,都能溝通,很適合當作第一次出國的地點,不論是實習或是旅遊,都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
第一天來到了新加坡,看到了世界級的樟宜機場,設施果然是名不虛傳,有免費的躺椅讓過境旅客休息,還有電影、游泳池等娛樂場所,來樟宜機場轉機決對不會無聊;但是出了境,服務就差很多,服務台很多都沒服務員,偶見一兩個,都只會說英文,又忙東忙西不太理人,只好跟南學長一起摸索,機場外的指示還算清楚,最後順利到了南洋理工大學。
提早了幾天到新加坡,一方面是辦手序,一方面是想先逛一逛新加坡,了解一下不同的環境;新加坡的悠遊卡叫作EZ Link 不論是捷運、公車、打電動,都可以用,來新加坡一定要買一張;飲食方面跟台灣一樣,可以吃到各地美味,每個飲食中心必定會有川菜、素食、印度料理、美式食物、當地美食,一開始看到還蠻特別的,而且價錢比台灣的還便宜一點點;不過新加坡的英文有點難了解,因為很多是英式發音,且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文法,有時後還會中文夾雜英文、台語、馬來文,一開始聽會不太習慣。
實習的第一天,指導教授林淇銘,介紹我們認識幾位教授,其中包含了學號是b54的學長,還介紹了很多在實驗室作暑期工讀的學生;這次的實習是在校內的交通實驗室,幫忙政府作一個五年一次的交通量管理;上班的內容,一開始是輸入車流量的資料,再兩人一組,一個念,一個看,作資料的再確認,工作內容很簡單,但是連作了一個多禮拜就有點疲憊了;後來因為數車輛的工讀生不作了,人手不足,我跟胡誌倫就輪流去數車子,終於有別的工作可以作,又燃起對工作的熱情了;後來林教授寫了一些excel的程式,我們就就一邊用程式整理輸入的資料,一邊數車,一邊輸入,變得很忙;到數第三個星期,有位南洋理工畢業的工程師來實驗室幫忙,將我們處理過後的資料再加工,變成簡單的圖表,不但容易觀察,也易於判斷那些資料是錯誤的,由她只來幫忙一個星期,且只有早上,所以之後我們有一半的工作學習工程師如何處理資料,然後照她的作法完成所有資料;這次的經驗讓我深深覺得自己所學的不足,只能作一些一般人都能作的事,遇到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時,也不太知道要怎麼處理,例如,volume data跟timing data要如何將其時間對齊,最後是由林教授寫程式才解決;而看到真正的工程師加入後,才知道什錦叫專業,一個星期就將所有資料整理得有頭有序,並發現資料中的錯誤,將整個工作進度大大推前,且寫程式的速度比指導我們的林教授還快,實在不簡單。
這次的實習,不但要學習真實的工作,還要體驗當地的生活,於是就積極地認識南大的學生;總合來說,我看到南大非常注重學生的培養,不論是課業或是生活;課業方面,主攻研究的教授,很少教課,讓比較會教的教授開較多課,並且必修科目在開學前兩星期就會將老師精心整理過的筆記公佈自由下載,並要求預習,開學後,上課也有錄影,方便有事不能來或是想再聽一次的同學,我還開頑笑地對我室友說,有筆記又有錄影,那你不就可以翹課了,他居然說,上課很有收穫,不會想翹課;另外,只要是工程方面的科系都會有半年的必修實習課,可以在新加坡或出國,並且會將此實習的內容經驗容入他們的畢業論文中,沒錯,南大大學畢業就要交論文,就像碩士一樣,我覺得這是很值得台大效仿的,因為有真的實習過後,比較能知道自己適不適走土木,或是走土木中的那個領域;而在活動方面,很多活動都是學校全額補助,而且宿舍的申請也是要靠社團積分,當社團幹部或是校隊的話,積分就高,比賽得名也有積分,積分越高越容易申請到好的宿舍,所以他們的社團都還蠻有組織的,校隊方面的練習也比較紮實。
在新加坡可以認識到各國的人,而相處模式有些不一樣,例如:南大的教授都不收禮物,雖然只是一點小小的紀念品,說不收就不收,這是新加坡的習俗;印度人方面,只要跟其中一個印度人當朋友,其他印度人就會度你很有善,有兩個例子,一個是在校內游泳池,有個印度人好像是抽筋溺水,剛好平常有在當救生員義工,就把他救上來,從此去游泳,那位印度人跟他的朋友都會主動跟我打招呼,很可惜我英文不好,他們想跟我聊了不起來;另外是在捷運上,一個印度小孩自己跑來跟我玩,後來認識了他爸媽,他們一家下車後,旁邊不認識的印度人也主動跟我說話;中國人則是愛聚在一起煮飯,我室友幾乎每個星期六都會跟他們幾個胡北同鄉,在宿舍煮大餐,我參加了兩次,品嘗到很道地的胡北料理。
兩個月下來,體會很多,對大學生活也有不一樣的看法,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剩下的兩年必會補足,尤其是在英文及學術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