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困境中突圍而出—財團法人臺大土木文教基金會曾崑彬董事長
採訪/撰文 張國儀
曾崑彬董事長,臺大土木65級,現為佑彬企業集團研發長及董事長。總是笑容滿面的曾董事長,予人以一種厚實堅毅的穩定感,令人不由自主地對他產生信賴。
談到當年成立土木文教基金會的緣由,曾董事長說,在他們考大學的那個年代裡,土木系名列前三志願,排名相當高;然而,近十多年來,因社會變遷之故,土木系的名次似乎有每況愈下之勢。有鑑於此,當時的系主任陳振川教授登高一呼,再加上時任榮工處處長的曾元一先生大力配合,結合土木系校友聯誼會與系裡幾位老師開會籌備成立土木文教基金會,希望為土木系提供一些助力,讓土木系在時代的變動中,依然能保持較高的能見度,並且吸引學子來投入這個行業。曾董事長特別提到,由於曾元一處長對校友非常有號召力,在短短半年之內便籌得了成立基金會所需的最低額度:新台幣一千萬元。從此,土木文教基金會在土木系的學生國際交流及種種事務性活動上,皆多所扶助。
領導土木文教基金會的主軸想法
在曾崑彬董事長接下基金會董事長一職後,他便以研發、創新、國際化為主軸,積極推動與土木系的產業合作。「我們前往泰國、馬來西亞、香港、澳門各地去探訪校友,都獲得了很好回應,也慢慢建立起通暢的互動關係。」曾董事長說道:「學弟妹們可能還不覺得校友有什麼重要,因為大家對自己的能力都很有自信,覺得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也可以過得很好。但其實狀況不是這樣的。」曾董事長強調,臺灣島內工程減量,雖然是先進國家必然的趨勢,卻不可不提早看見未來的發展焦點應該要放在新興國家上。這些國家包括了環南中國海一帶的菲律賓、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等。「臺大土木系的畢業生在這些地方都有著非常好的機會。」曾董事長提到,自己所屬的佑彬企業集團已在越南河內設立新公司,未來也希望能對土木系與河內大學的學術交流提供一些幫助。此外,曾董事長也說,越南因地形狹長,所以海事工程應是未來二、三十年比較不會退化的一個市場,且競爭也較少,提供給有志從事土木行業的學子們參考。
走入非主流領域
曾董事長與他的佑彬企業集團在土木行業中算是相當獨樹一格的。因為曾董事長的主要業務是大型工程機具的買賣、租賃,以及新工法的開發。談起當年如何走入這個非主流的領域,曾董事長回憶,受到當年工學院虞兆中院長非常強調科技整合的影響,再加上曾董事長與許多主修不同科系的同學合辦了工訊雜誌,因此涉獵到各種領域,了解未來可能的產業走向會是如何。「大三大四的時候還會去法學院、商學院修課,那時是一股潮流,因為大家都知道,畢業後要開始工作、創業的人,都必須要具備這些相關知識。」曾董事長如是說。此外,他也提到,人文素養是非常重要的,當年的他們,會去修現代美學、景觀學、建築學等等科目,盡量充實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而在開始就業後,由於父親與胞弟皆從事營建產業,曾董事長認為,不應該把大家的優勢都放在同一個位置,於是決定嘗試經營偏土木行業外圍的設備機具。
給我一個舞台
在走向整合土木與機械領域的過程中,曾董事長認為自己並沒有遭遇到太多的困難。「其實念工科的人,最怕沒有舞台,只要有舞台可以發揮,基本上來說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曾董事長很有自信地說。對曾董事長來說,所謂的工程設備,就是會動的東西,基本上只要有引擎和幫浦就可以組成一個可以走動的機器。從開始創業至今,曾董事長都是抱持著這個邏輯觀念,將所有機器設備系統化。現在的佑彬企業集團,也從事電子設備、自動控制的設計與製作,比起德國與日本的產品,不但價格低,而且效益更高。這,就是曾董事長的驕傲。在員工眼裡,曾董事長就像愛迪生,可以提早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無論做什麼行業,『領先』是很重要的。」對於後生晚輩,曾董事長語重心長地說:「一定要從平凡中找出不平凡之處。高科技要如何應用在土木行業之中,需要靠大家用心用力。」
說著說著,曾董事長轉頭指著牆上一幅超廣角裱框相片:「這是很值得一提的一項工程,國道六號。」在這項工程中,曾董事長嘗試將滑動模版的技術應用在橋墩上。「這些橋墩的高度六十五米,全部中空,並且是在現場一塊一塊往上做的。」以往滑模都是使用在煙囪、穀倉等上方無荷重的結構物上,此為將滑模應用在橋樑結構體上的臺灣首例。除此之外,台北捷運工程的設備,佑彬企業集團提供了一半之多;佑彬企業集團所擁有的海上打樁船,能將五十米長的鋼管一次打入海底,更是國內記錄的保持者。現在除了介入海事工程之外,曾董事長也與營管組曾惠斌教授合作進行GPS定位系統的研發應用。積極嘗試新技術應用的曾董事長說:「每次進入一個行業,就是一次革命。無論什麼行業,一定要保有競爭的優勢,否則很容易被淘汰。」
談到目前臺灣的工程領域,曾董事長也沈重地表示,由於政治及大環境等問題,很多事務無法順利運轉;例如,總預算無法通過、材料漲價導致發包無門等惡性循環,讓工程領域的同業疲於奔命。他也提醒土木系的學弟妹們:「…一定要掌握住產業的脈動、要知道它如何運作;只有貼近產業,才有生存的空間。」
人際情誼的重要性
然而,除了在專業上要能有多方觀察的能力與敏感度之外,曾董事長也特別強調,朋友之間的情誼是非常重要的。「像是潤泰的賴世勳董事長、營建研究院的王明德院長、土木系的陳振川教授,都是當年球場上的好伙伴啊。」曾董事長笑著說。看著以前的同學伙伴現在在社會上各個領域都有很好的發展,大家互相關切、互相照會,就是人生中極大的資源與快樂。在過去那個年代裡,同學之間是面對面地溝通、直接地接觸彼此,有問題大家當面討論地面紅耳赤,反而感情比較深刻緊密。反觀現代,所有事都有網路可以代勞,人與人之間直接的溝通反而少了,功課上有問題,可以自己上網去找資料、找答案,同學情誼似乎較為淡薄了。關於這一點,曾董事長也提醒後生們,千萬不要輕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未來的土木發展
「土木在現在這個年代,沒有兩把刷子是很難生存的。」曾董事長鄭重地說。臺灣的市場不夠大,如果缺乏國際觀、缺乏到處走動的能力,是絕對無法闖出一片天的。「做事情一定要像陀螺一樣,不停地轉動才行。現在各行各業都是背著背包,碰到誰就說什麼話,碰到什麼狀況就用什麼招。我很懷疑從臺灣的教育背景出來的人,有沒有這樣的能力。」曾董事長憂心地說。他也提到,目前香港、新加坡這樣的蕞爾之地,所採取的策略都是把工程市場放在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印度、孟加拉、緬甸等地,甚至連中東,工程人員都要跑,待在家的時間就變得很少了。只是,我們臺灣的學子,願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現實狀況呢?中東油源豐富,每年有一兆美金的工程,我們該如何切入?這些都是很需要工程師、管理人才的地方,但是,有人要去嗎?
曾董事長談起前期經濟學人雜誌所說的『新殖民主義』,深表認同。他解釋,這所謂的新殖民主義,指的是中國開始到全球各地尋求資源所引發的一場爭奪戰。所謂的實體資源基本上是無法再生的,未來這些資源全都集中在過去的未開發國家,像是非洲、拉丁美洲、東南亞等地,曾董事長認為,土木工程也應該環繞這個主軸。他說,臺灣的電子產業、OEM雖然相當發達,但其實都是很『虛』的,因為只要材料來源不夠,整個就會呈現停擺的狀態,而我們也應該開始適應資源高價時代的來臨。所以,重點仍是對於資源所在地的掌握。曾董事長很肯定地說:「只要抓住環南中國海一帶,土木人就不怕沒有工作。」
給學弟妹的叮嚀與建議
如今,土木系65級的同學在社會上皆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彼此之間的聯繫也依然緊密。曾董事長對此相當欣慰,他說:「我們這一屆感情這麼好,是因為我們很多元化,大家各司其職。一個團隊如果同質性高,最後一定相鬥;多元性高,大家才能相輔相成,大家才各有發揮的空間。」他也提醒後生晚輩,不要大家一窩蜂去做同類型的工作,而是應該思考如何發揮個人所長。
對於一些目前感到迷惘的在學學生,曾董事長則說:「沒關係,畢業後的前十年,想到喜歡什麼就去做,但是一定要帶著一股傻勁去做、一定要從中有所得。你做得越多、磨練得越多,人生的歷練才會越豐富。」他也建議,找工作不一定非大公司不可,到小公司可能才比較有自己發揮的機會。人,要從平凡中找出自己的利基。
尾聲—新土木研究大樓的意義
由於許多人的付出,新土木研究大樓的建造才能付諸實行。曾董事長期望,未來無論誰擔任基金會的董事長,都能積極地為系上服務,也希望大家能培養出足夠的向心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資金及資源的募集不予匱乏。「在人生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是因為母系的庇蔭、栽培,才能在社會上有所立足。人生會快樂,就是因為你有付出。」曾董事長心滿意足地這麼說。
|
本照攝於佑彬企業集團總部,自右起依序為:曾崑彬董事長、曾夫人鄭翠碧女士、小編張國儀、汪立本助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