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93 期 焦點人物

回首來時路 無盡感恩在心頭(上)

歐善惠

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名譽教授

 

 

 

 

 

前言

每個人的聰明才智與生活環境不同,對成功的定義也應該是不同的,但成功的背後都有一段辛苦的故事;只要彩繪自己的人生,朝著目標努力去做,對社會人群有貢獻,就是一個成功的人生。

每位土木人,接受的專業教育雖雷同,但最後因為抉擇不同,步上不同的人生。個人並非台大土木系畢業,受教環境不同,走上一條不一樣的國內進修路,經歷不一樣的人生情境。

養成教育  在艱彌厲

我生於1946年戰後台灣物資匱乏的年代,長於高雄市梓官區鄉下的農家。梓官一面靠海,產業以農業與漁業為主,設有蔬菜專業區,是南台灣重要的蔬菜生產中心。家父務農兼營鑿井工程,聲名遠播,業務繁忙,因操勞過度,不幸病逝。家母扛起家計,教養未成家子女,倍極艱辛。身為長子,不忍家母辛勞,毅然協助照顧弟妹受教育習藝。幸弟妹均能秉承家訓,共體困境,各自學成就業,造福鄉梓。家母於1996年榮膺台灣省模範母親殊榮,2012年病逝,享壽97歲。

 

家母1996年榮膺台灣省模範母親,接受表揚。
( 左二 宋楚瑜省長,中間 家母歐織女士,右二 宋省長夫人陳萬水女士 )

 

自小養成樸實、吃苦耐勞的習慣。要讀書求學,在當時環境下,就看自己資質、努力與上進心,靠著教育才有翻身機會。自幼還算聰穎乖巧,成績均名列前茅,頗受師長喜愛。小學就讀當地梓官國小,該校成立於1907年,至今108年歷史。鄉下學校,老師視學生如己出,貧寒學生免費課後輔導,學生感念師恩,無不努力向學。該校畢業生人才輩出,校友曾籌組「梓官鄉大專青年聯誼會」,出錢出力鼓勵後進年輕學子。每年農曆大年初一夜晚,邀請新考上大學或研究所的校友及其家長餐敘,無形中鼓舞了地區的向學風氣。學校百周年校慶時,畢業校友為感謝師長的教誨,大多慷慨解囊,成立基金會回饋母校,也為青年學子立下吃果子拜樹頭,飲水思源的典範。

1958年考進岡山中學初中部就讀,回憶當年每天清晨六點,騎著鐵馬從梓官穿越鄉間小道來到學校,同學大都來自附近鄉鎮國小,大部分出身農家、漁民、軍公教家庭,經過考試競爭,脫穎而出,始能進入當年這所名校就讀。三年青澀的歲月,同學朝夕相處,師長諄諄教導,循循善誘,升學是首要目標。畢業後,大家又各奔前程,有同學留下就近進入岡中高中部就讀,也有讀南一中、雄中或職校等。

1961年進入南部名校台南一中就讀。當年剛由台北及台南二市首先試辦省辦高中,縣市辦初中。台南一中與台南二中同一天單獨招生,考生只能自評實力,擇一報考;如不幸落榜,將無省立高中可就讀。所以同學來自各路菁英,人才薈萃,競爭激烈。為解決通勤交通不便,與外地來的同學租屋自學炊煮。

2014年召開畢業50年高中同學會,班上同學出席踴躍,海內外回來參加者35人,餐敘旅遊,重拾昔日歡樂。同學畢業後各自發揮長才,有將軍、大老闆、教授、老師、公務員等,各創一片天。歲月匆匆,昔日同窗,大多數已從職場退休,含飴弄孫,遊山玩水或維修身體;有的寶刀未老,仍在職場盡情揮灑,有的安返天國、極樂世界。

就讀成大土木系  形塑樸實的風格

1964年大學聯考錄取緊鄰台南一中的成功大學土木系,鄉下小孩有大學可讀已算不錯,就在成大土木系讀了下來。

大學四年的日子並不輕鬆,但過得踏實。一般而言,大一時還不習慣大學生活,雖然物理化學高中都已讀過,但看原文教科書經常抓不到重點,感覺課業並不輕鬆,考試負擔更重。

物理及化學由教務處統一安排,全校同時間考試。物理每兩週考一次,每學期考七次;化學每個月考一次,一學期考四次;每次都安排在星期五第八節,因而有所謂的「黑色星期五」。微積分由老師自行安排考試時間,所以大一兩學期大概上課一個月後就有考不完的試。特別是我們碰到的微積分老師,考試時間不事先通知,採抽考的方式;如果沒有隨時準備,碰到抽考,臉都綠了。大一授課的老師都是外系的教師,似乎與土木系無關。

上了二年級,逐漸接觸本系專業科目,幾乎都是本系教授擔任授課。這些科目都是首次接觸到的,所以課業負擔加重。大部分教授的授課我都感到滿意,他們教學態度極為認真,唯一稍感遺憾的是分數給得太嚴,班上第一名的學期總平均不到80分,這與目前情形差異頗大。分數太低,不利獎學金的申請,也不利出國深造的申請,聽說這種情形別的大學比較不一樣。

大三是課業負擔最重的時期,但因已有兩年的大學生活經驗,比較懂得安排時間,拿得起,放得下,知道何時該用功讀書,何時可放鬆去玩。大三是大學四年中的黃金時段,各系學會總幹事或社團負責人,大多由大三學生擔任。大三也面臨分組的問題,成大土木系分為結構、交通、水利、衛工及測量五組,每位學生須選擇主修的組別。一般而言,選讀結構組的學生較多,因屬傳統土木的領域,交通組次之。我個人因對大型水利工程的嚮往及流體力學理論的興趣,最後選讀水利組,同班同學只有7人選讀水利組。

到了四年級,每個學生的心境各有不同,打算出國的就要準備托福及GRE的語文考試;想上研究所的就積極準備考試科目,若覺不足就旁聽相關課程;準備就業的就參加各種就業考試。

我選讀了一些研究所課程,正好當時美國密西根大學易家訓教授及日本東京大學本間仁教授來成大擔任客座教授,我意外地成為他們的學生,也親睹了大師們的風采。

成大位處南台灣,少受繁華都會五光十色的汙染與誘惑,校風樸實,加上早年多位師長來自德國人創辦的同濟大學, 教學嚴謹,學生若不認真學習,有被當掉的危機,因此養成踏實努力的習慣。

同學多來自外地,朝夕生活在一起,相互扶持,感情融洽。成大畢業生團隊精神好,穩定性高,專業能力強,能吃苦耐勞,風格樸實,深受企業界青睞,應與學習環境有關。校友對學校向心力強,各行各業傑出校友,提拔學弟妹不遺餘力,不論在企業界或教育界,皆具口碑,無形中成為良性相輔效應。

研究所攻讀海洋波浪

紮實的四年大學生活,沒有虛度。人言大學生活多采多姿,感覺所言不虛。四年學業成績名列前茅,心裡有著出國深造的夢想,就等服兵役的一年做出國準備,因此大四畢業那年沒有報考研究所,直接入營服預備軍官役。

1968年預官役被分發到海軍服務,更抽到上籤海軍工程官,上下班制,形同在職場上班。後又被分發基隆海軍第三軍區司令部擔任少尉工程官,負責工程設計及監造;並帶領一排工程隊,士兵人數約30人,初嚐帶兵做工程的滋味。

第三軍區司令部過去有些工程發生弊端,受牽連的都是短期服役的預官,所以入伍時,長官特別告誡,要審慎處理各項工程問題,俾能順利服完兵役,勿影響美好前程。

我們這屆預官四人均來自名校,猶如一張白紙,頗能潔身自愛。我做事一向投入,工程設計業務繁忙,又要帶工程隊,過著非常忙碌的生活,與其他單位的預官輕鬆度日天差地別。為帶領工程隊,常與工程兵打成一片,以致時間飛逝,我的出國夢原地踏步,毫無進展。半年過後,驚覺情勢不妙,出國深造非一蹴可幾,眼見退伍後出國已來不及,當下決定投考國內研究所。但白天工作忙碌,營房晚上吵雜,又無法專心讀書,工兵偶而也會來打擾,所以決定到台北台大附近租屋讀書,才與當今政壇紅人 吳副總統敦義先生有一段室友之緣。

白天赴基隆服役,晚上回台北讀書,四個月後順利考取成大土木研究所水利組,從此走上國內進修之路。

過去台灣南北兩所名校水利組的研究方向,北台大比較偏向水資源工程,南成大比較偏向海岸工程。未等到開學,暑假裡已找好指導教授湯麟武博士,他要我即刻到台南水工試驗所當研究助理,協助水工模型試驗,開始學習研究工作。

海洋波浪常因風而起,風速愈大,吹風延時愈久,風域長度愈長,則波浪愈高。但風如何造浪,其中隱含複雜的物理問題。海洋波浪也極不規則,大浪中包含有小浪,成熟後還會破碎。因此,研究海洋波浪需要以艱深的流體力學及統計理論兩學科做為基礎。

 

海洋波浪

 

波浪作用於防坡堤


海洋結構物最大外部作用力就是波浪力量,設計海洋鑽油平台、防波堤、海堤等各項海洋結構物,必須先知道設計波高,因此波浪預測變成關鍵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為海上作戰需要,於1941年委託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海洋研究所Sverdrup教授研究波浪預報問題;該研究成果應用於1944年6月6日法國諾曼第登陸作戰,一舉成名。

戰後研究成果解密(Sverdrup & Munk , 1947)〔1〕,引發世界各國海洋波浪研究風潮。之後,著名學者Bretschneider(1958)〔2〕利用大量的海洋波浪實測紀錄 ,繪製關係圖,只要知道風速大小,風域長度及吹風延時,就可計算波浪波高及週期,這就是有名的SMB方法,三個字母分別代表上述三位學者。

 

波浪作用於鑽油平台

 

從他們的研究成果加以擴展及應用,慢慢有更多論文發表,也開啟了新的研究方向。SMB法假設海洋波浪為正弦波動,而實際上是由各種週期不同、波高不同、方向不同的波浪組合而成, 即所謂的海洋波譜,因此也發展出一套波譜預測的PNJ法(Pierson-Neumann-James, 1955)〔3〕

我的碩士論文題目為《波譜在淺海區變型之研究》,因很多結構物位於淺海地區,波浪受到海底及地形影響,可能發生變形。論文在讀研二時已有初步結果,碩士論文並得到1971年中國水利工程學會甲等論文獎(當時土木工程學會與水利工程學會尚未合併)。湯麟武教授要我把論文改寫為英文,並在1972年第13屆國際海岸工程研討會(ICCE)發表,而於1981年美國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發行的《海域結構之波力》〔4〕教科書中被引用。

名師引入門  打下良好基礎

1971年國內首辦土木研究所博士班在成大成立,湯麟武教授要我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因此碩士班畢業後,就報考土木研究所博士班,而水利組錄取1名,僅我1人報名,形同內定,成為湯麟武教授第一個博士生。

湯麟武教授被稱為台灣海岸工程之父,不僅是我國海岸港灣工程研究先驅,也是國際上第一代從事海岸工程研究的知名學者。1945年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農業工程科,曾任台中港工程處處長,於公職期間,不忘治學研究。於1961年轉赴成大任教,1968年獲日本九州大學工學博士,曾獲國科會研究教授(1969)、教育部工科學術獎(1970)、國際海岸工程獎(1992)等多項榮譽。

 

1976年在夏威夷大學東西文化中心前廣場 ( 左 湯麟武教授,右 歐善惠教授 )


就讀博士班期間,湯教授除指導我做研究外,並提供我許多歷練機會,包括1974年在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開始與成大結下職場終身緣。一年後改任講師,開始教學工作,教學相長。

1973年國際著名海洋波浪大師夏威夷大學Bretschneider教授應湯教授邀請,來台擔任特約講座教授,分別在台大及成大指導研究,各停留兩個月。Bretschneider教授因發展SMB波浪推算方法,早已名滿天下,能應邀來台短期講學,是國內海洋工程界的大事。

他幽默風趣,個性隨和,毫無大師架子,為德裔美人,海岸工程學創始人物之一。美國Hillsdale學院物理系畢業,柏克萊加州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1952),德州農工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1959),一輩子專注海洋波浪研究,並為美國墨西哥灣海域鑽油平台預測波浪,被暱稱為紐奧良先生。

Bretschneider教授訪台期間我全程陪同做研究,成果相當滿意;共同完成論文一篇,於1974年在美國紐奧良第一屆國際海洋波浪觀測及分析研討會發表。

參與這次研討會對我影響深遠,開啟我參加國際會議之門。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國際會議,發表兩篇論文。

Bretschneider教授親自幫我準備幻燈片,要我預演,改正我簡報的缺點。真正在大會宣讀論文時,進行相當順利,他對我的報告相當滿意,直說比他報告得好,鼓勵與提攜之情,溢於言表。

另外一篇論文《台灣海峽波浪特性》是我與湯麟武教授共同發表,事後發現該篇論文以及我後來的博士論文,於1990年榮獲美國Gulf Publishing Company 出版之《海岸及海洋工程手冊》〔5〕特予介紹,該手冊(三冊)係當時國際海洋工程的專業鉅著。

 

1973年訪問台中港工程局 ( 左一 Bretschneider教授,左二 湯麟武教授,右二 章家楶總工程司,右一 歐善惠教授 )


參加國際會議後,特別安排參訪美國東西岸及日本相關學術單位,包括著名學府:麻省理工學院、柏克萊加州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日本東京大學等。拜訪國際大師,向他們請益,行程長達一個月,拓展國際視野與膽識。

旅程中一個人單槍匹馬,拖著行李,路途不熟,經費拮据,住無定所,箇中辛苦,可想而知。事後回憶,不得不佩服自己當年的勇氣,不畏艱難勇敢踏出去,路終究會走出來的。

1976年第15屆國際海岸工程研討會在夏威夷大學舉行,Bretschneider教授理所當然擔任會議主席,我隨湯麟武教授一行人前往參加,再次與Bretschneider教授相聚,並赴他位於海邊風景絕佳的寓所晚餐。博士班畢業後,於1978-1979年間獲國科會補助,再前往夏威夷大學研究9個月,與Bretschneider教授有更多合作,對Bretschneider教授一路的提攜協助,深為感激。

夏威夷大學Look試驗室李澤民教授曾來成大擔任客座教授,帶來許多研究新訊息,他的工作態度及全力以赴精神,讓我們這些後輩非常佩服。在夏威夷進修期間,承李教授甚多照顧。

參加各種國際會議時,常遇到華人教授,吳京教授是最常遇到的一位。吳教授1956年成大土木系畢業,愛荷華大學得到博士學位後,先在企業界服務,後赴德拉瓦大學任教。吳教授專長海氣交互作用,1970年首次回成大擔任客座教授,當時我是碩士班一年級學生,對他研究工作的介紹,深受吸引。他每次回國,必定回成大演講,我一定參與。之後,我變成他與成大交流的窗口。後來吳教授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擔任成功大學校長,我成為他的部屬。我也曾在1979年到他試驗室訪問3個月,學習雷射量測技術。

 

1990年再次拜訪Bertschneider教授

 

上述四位恩師均已先後作古,撫今思昔,往事歷歷在目,令人無限追思與懷念。

在我就讀碩士班時,美國辛辛那堤大學崔永晉教授曾來成大擔任客座教授,開授邊界層理論與連體力學兩科目。個人修讀崔教授邊界層理論課程,收穫頗豐,開啟我對流體力學深奧理論的竅門,對我以後的教學工作,助益頗大。

在此還要特別一提,當時國內博士學位,為確保各校博士品質,學校通過後,還要提報教育部,另組博士學位口試委員會,再口試一次。通過後,博士學位由教育部頒授,而非由學校授予。當時還有規定,口試時如委員不克出席,視同反對票。我於1977年11月通過成大博士口試,教育部口試委員會由曾任成大及台大校長的閻振興校長擔任召集人,當時閻校長夫人病情不穩,我的指導教授相當擔心,但最後於1978年3月18日順利通過教育部口試,獲得國家工學博士學位。

第20屆國際海岸工程盛會

海岸是陸地與海水的交界處,在海的一側,有波浪、潮汐、海流、漂砂、暴潮等物理現象;陸地的一側,有陸地及海堤、防波堤、港灣等結構物。海陸交界的海岸地帶,是自然條件變化最多的地方。另一方面,海岸地區也是人口稠密的地區,生命財產的保護是重要工作。對海岸各種自然現象的瞭解,是人類共同需要的。

近代波浪研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解密後,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OBrien教授組成波浪研究會(Council on Wave Research),並於1950年在加州長堤與英國、法國、加拿大及美國相關單位召開第一次海岸工程研討會,出版第一屆論文集,書名定為海岸工程學(Coastal Engineering),遂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包含波浪、潮汐、海流、漂砂、結構物等內容。連續開過幾次研討會後,改為每兩年在世界各地召開,至2014年為止,已召開過34次國際海岸工程研討會。

日本於1954年在土木學會中成立海岸工學委員會,仿效美國,每年召開海岸工學研討會,至今已召開61次。台灣也在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下成立海洋工程委員會,自1977年開始召開第一次海洋工程研討會,至今已召開36次。

台灣開始舉辦海洋工程研討會時,每年均邀請美日著名學者及在國際有聲望的華人教授來台參加,對提升研討會的聲望頗有幫助;同時藉機讓國際著名學者,瞭解台灣在海岸海洋工程的研究現況。曾應邀前來的著名學者包括OBrien教授、Johnson教授 、Wiegel教授、Bretschneider教授、Dean教授、Magoon專家、Edge教授、Dalrymple教授、本間仁教授、井島武士教授、光易恆教授、堀川清司教授、椹木亨教授、梅強中教授、吳京教授、劉肖孔博士、劉立方教授等國際著名學者,對台灣海洋工程學術活動國際化,助益頗大。

1980年第17屆國際海岸工程研討會在澳洲雪梨舉行時,台灣提出計畫書,申請主辦國際海岸工程研討會;嗣於1982年南非開普敦第18屆國際海岸工程研討會時,正式獲得1986年第20屆主辦權。這是繼1966年第10屆國際海岸工程研討會在日本東京舉辦後,20年內第2次在亞洲主辦,頗為難得。上述國際著名學者的支持,發揮很大作用。

 

第20屆國際海岸工程研討會圓山大飯店前入口意象標誌

 

距離舉辦時間雖有四年時間可以籌備,但在30年前的台灣,主辦真正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還不算多,在會議地點、議程安排、經費籌措、人力需求等方面都有許多待克服的問題。由於會議是湯麟武教授爭取而來,因此實際籌備的工作責無旁貸就落在我和另一位教授侯和雄博士身上。

 

第20屆國際海岸工程研討會會場一瞥

 

在美國及日本,這個研討會都由土木工程師學會下的海岸工程委員會主辦;但在台灣則由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出面主辦。組成會議委員會,由當時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嚴啟昌理事長擔任主任委員;下設組織委員會、總務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三個委員會;分別由湯麟武教授、時任職榮工處齊寶錚處長及中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黃文鎔董事長擔任主任委員。

為國際與會學者來台方便,會議地點選在台北圓山大飯店,圓山大飯店各種條件極為優越,但場地費及餐費金額巨大。另為避開颱風及十月慶典期間旅客擁擠,會議日期訂於11月9日至14日,會前2日為短期課程,會後3日為技術參訪行程。經費預算預估700萬元,其中約半數由與會人員註冊費支應,其餘由各界補助及募款。會後決算支出為近700餘萬元,收入部分則接近900萬元,因而為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帶來不少可供勻用的結餘款。

會議論文的評選是由國際海岸工程委員會組成論文小組審查,主辦國家可推派一名審查委員。根據論文摘要審查,當時通過率約50%,會議期間印製論文摘要集,作者必須親自發表,會後作者根據現場討論意見撰寫論文全文,半年後繳交全文,印刷論文集。根據過去幾屆紀錄,從收到論文摘要數,到最後出現在論文集的論文數約四成左右。

本屆研討會收費人數為400人,實際參與人數達500餘人,論文集刊出206篇論文,台灣出現的論文為24篇,約占一成多,台灣已然成為海岸工程的先進國家之一。

經過綿密周詳規劃,第20屆國際海岸工程研討會於1986年11月9日晚舉行歡迎酒會,10日上午正式舉行開幕式,由當時交通部長連戰博士代表政府致歡迎詞,行禮如儀後就開始大會安排的所有行程,五個會場論文發表均進行順利,會場討論熱絡,熱門論文會場座無虛席,在台灣島內終於看到具國際水準的海岸工程論文發表會。

會議期間為服務陪同與會的眷屬,大會安排婦女節目,由成大高家俊教授夫人史美磯女士帶領參觀,會後被譽為成功的節目。此次會議被評為歷年接待最好的一次,深獲肯定,與有榮焉。

另有一事讓與會者永遠難忘,就是11月14日大會結束當天深夜,即15日凌晨,花蓮東方發生芮氏規模6.8級的淺層強烈地震,台北震度為5級,大家都被震醒。根據地震紀錄,該次地震有15人死亡,62人輕重傷,蘇花公路及橫貫公路中斷,原訂15日開始的3天技術參訪,經過特別安排,決定照原訂時間出發,幸未受到地震影響,圓滿完成。事後在各種場合與國際友人相遇,大家都還難忘當年台灣地震的震撼。

 

湯麟武教授在第20屆國際海岸工程研討會閉幕式致詞

初為人師  教學相長

台灣光復後期,因教育的普及,大幅拉近城鄉差距,鄉下孩子經由教育,未來可有更美好的人生。自己來自鄉下,完全受惠於教育,對於曾教導我的師長,極為尊崇,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為人師,在教育界奉獻心力。

在博士班就讀期間,1974年我已擔任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屬正式編制人員,但僅擔任研究與行政工作,不必教書。1975年水利系姜承吾教授不幸過世,系裡有一教授缺,當時擔任系主任是劉長齡教授,問我有沒有興趣接教職,我立刻欣然接受,成為水利系的講師,開始長達30餘年的教師生涯。

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即使在大學亦然。從小到大當了幾十年的學生,很能感受到好老師對學生的幫助。當老師後,第一個念頭就是如何成為受歡迎的好老師,贏得學生打從心裡的尊敬,提供學生最大的幫助。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也就是知識的傳授,行為的導引及心靈的啟發,即所謂的經師、人師與明師。良師不僅教人念經,解釋經意;一舉一動還要能為人表率;博學多聞,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形同日月。此境界雖不能至,但心嚮往焉。

我的第一門課是水利系的基礎課程流體力學,共6學分,分上下學期開授。首先想到的是採用哪一本教科書,流體力學教科書,不論中文書或英文書均甚多,寫得好的書也很多,自己從大學部到研究所,修過不少流體力學相關課程,總覺不是很有心得。但在研究所修過崔永晉客座教授開授的邊界層理論後,從基本流力到邊界層理論,彷彿豁然開竅。我覺得上課時對觀念的層層引導非常重要,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於是就朝此方向努力。

我選擇的流力教科書為DailyHarleman的《Fluid Mechanics》一書,是一本老的教科書,這本書的好處是寫得非常精簡,涵蓋各種主題,適合兩個學期講授;缺點是因為精簡,學生有些可能看不懂。因此我決定依照該書的章節,自己編寫教材,再綜合幾本參考書的內容,目的是讓學生聽得懂。採用最多內容的參考書有Whitaker教授、Pao 教授、Yuan教授等所著當時比較好的流體力學書籍。

台上講課與台下聽講是完全不一樣的情形,所謂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一定要深入了解課程各部分細節。如果老師自己都不懂或無法剖析,怎能讓學生聽得懂。因此比學生還用功,經常為準備一次上課,得花幾天時間,一週3堂課的教材,須天天熬夜準備。也因為這樣,我過著非常忙碌也非常充實的生活。

我擔任的另一門課是水利專題討論,是四年級的選修課程,由學生自行選擇專題進行研究,沒有花我太多時間。我很感謝劉長齡主任沒有給我太多授課負擔,讓我全力準備一科流體力學,另外還要做博士論文研究。

我很享受上課時學生的回應,學生的資質程度都很好,從學生的眼神與表情,我可感受學生聽懂了沒。學生聚精會神,沒有上課講話或打瞌睡的情形,學生認真,也讓自己信心滿滿,更賣力的投入。流體力學是必修課,又有外系旁聽生,教室經常是爆滿的。

上課後慢慢發現一個缺點,因為要講的內容太多,有時要趕進度,學生覺得負擔很重。另學生也有反應,如用心聽講就來不及抄筆記,要抄筆記就來不及聽講。因此兩年後就有程度好、手腳快的學生,把我的筆記整理出來,我也覺得筆記整理得很好,就把這些筆記先發給學生自行運用。

幾年的教學進行順利,學生的學習成效也反映在考試上。1977年台大土木研究所水利組錄取6位碩士研究生,全部都是成大水利系應屆畢業的同班同學。以後幾屆也有類似情形,但未包辦所有錄取名額。同學也反應,參加各種考試時,流體力學的高分數常是勝選關鍵。

之後,我也開過幾科自己沒修過的課程,例如工程統計、波譜分析等,因做論文時使用很多,並不陌生, 我也以同樣的做法,自己編教材,讓學生易懂,一般反應都不錯。當時還無所謂教學優良獎,如果有此獎項,我大概有機會入選。後來,國家重視教學品質,設置教學優良獎後,我已擔任行政職務,授課較少,不便爭取該獎項。

教授的功能是教學、研究及服務,教學還是應該列在首位。教學是良心工作,教得好,學生直接受惠。研究做得好,名利雙收,論文發表成名,又可獲得國科會各種獎項,因此有些教授會重研究而輕教學。學生是識貨者,教授也是由學生變成教授,教授這一行是很神聖的良心事業。

常思考學校能給學生怎樣的教育,學生在學校所學與日後成就有無關聯。如果學生在大學只有讀書,沒有參與其他活動,則這種關聯性可能有限。但如果學生在學校除讀書之外,還學會冒險、專注、挑戰、韌性等特性,則學生將來的發展是廣大的。社會上重視大學畢業生的專業能力、團隊精神、溝通能力、國際視野等特質,如何能幫助學生學到這方面的特質,我覺得這是大學教授最必須關心的。

人生更重要的是學會「分享」與「回饋」,我也享受了當老師得到的回饋,看到學生青出於藍,在各行各業有傑出的表現,有些當時的學生,如今已成各大學名師,更是與有榮焉。教學相長,我從學生處得到更多,工作上常得到昔日學生的協助,學生投桃報李,是當老師最大的收穫。

踏入行政  盡心盡力

1975年開始擔任講師,1978年獲教育部頒授國家工學博士學位,改聘為副教授,後赴美國夏威夷大學及德拉瓦大學進修研究一年,於1982年升等為教授。從事較單純的教學、研究、服務工作,感覺上這段時間是我一生中最精華的時光,教學研究全心投入,熱誠十足。到了1986年情形開始改變,當年8月我接任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系主任。

當時大學學術行政主管是指派的。有一天我接到當時成大工學院院長馬哲儒教授的電話,說有事來辦公室看我,我是晚輩怎可勞駕長輩來看我,趕緊去院長室看他,心中也猜測可能是有什麼事。

果不其然,他說水利系郭金棟主任6年任期將屆滿,水利系研究成果很好,建教合作計畫甚多,學術活動也很積極,以後水利系主任請我接棒,繼續提升辦學績效;我則以系裡有些教授比我資深,可否請他們接任;院長說,請誰當系主任是由學校決定,不是由當事人決定。從此開展了我長達23年半的大學學術主管的日子。

在學校擔任行政職務,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能積極推動各項學術活動,有機會參與建立合理制度,將學校資源做最有效合理的分配,幫助教職員的成長,提升教學品質,嘉惠受教的學生。1986年起受任成功大學水利系所主任兩任6年,積極擘劃,建立制度,爭取學術資源,系務蒸蒸日上,水利系教師榮獲國科會研究獎助的比例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擔任行政主管也是一件負擔很重的工作。教師的本職是教學、研究及服務工作,擔任行政主管必然影響研究與教學,所以一般教授不太喜歡太早接任行政工作,特別是業務繁重的工作。

我曾經當面請教時任台大工學院長的顏清連教授,如何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兼顧研究工作。他告訴我,行政工作是有任期的,教授職位是永遠的,只好暫時縮小研究規模。他的建議我一直銘記在心。

在擔任系主任第5年某一天,又接到當時已升任成大校長馬哲儒教授的電話,邀請我擔任成大總務長。這次我則堅持婉謝,這對我以後的學術生涯,也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在系主任6年期間,雖可減授2小時教學,但為維持研究與教學,確實辛苦。系主任任期屆滿,申請休假研究一年。這是我第一次申請休假,沒有繁雜的行政事務,感覺非常輕鬆,也是非常愉快的一年。

但在休假的後半年,情況又有改變。成大工學院李克讓院長6年任期將屆滿,當時新的大學法已頒布實施,大學學術行政主管須由遴選產生,成大也已開始工學院院長遴選作業,公告各界推薦候選人。

成大水利系在我休假期間經系務會議通過,推薦我為院長候選人。此事當初毫無規劃,而且成大工學院規模龐大,涵蓋完整工程領域,人才濟濟,水利系在工學院是個小系,出任院長可說毫無希望,所以當時我的態度頗為消極。經系裡資深教授勸說,認為即使未選上,也是件光榮的事,何必拒人千里。因此休假的後期又得準備院長遴選資料,也過著忙碌的生活。

後來,成大工學院院長遴選第一階段,我名列名單之內,第二階段遴選3位候選人送請校長聘任,我也在名單之內。最後,又接到馬哲儒校長的通知,聘任我自19938月起接任成大工學院院長職務,沒想到與馬哲儒校長有這麼深的淵源。

(下集待續)

 

參考資料

  1. Sverdurp, H. U. and W. H. Munk, 1947, Wind, Sea and Swell, Theory of Relationship in Forecasting, Washington, D. C., U. S. Dept. of Navy Hydog. Office, Publ. No. 601.
  2. Bretschneider, C. L., 1958, Revisions in Wave Forecasting: Deep and Shallow Water, Proc. 6th Conf. Coastal Eng., pp. 30-67.
  3. Pierson, W. J., G. Neumann and R. W. James, 1955, Observing and Forecasting Ocean Waves by Means of Wave Spectra and Statistics, U.S. Dept. of the Navy Hydrog. Offic. Publ. No. 603, 284 pp.
  4. Sarpkaya, T. and M. Isaacson, 1981, Mechanics of Wave Forces on Offshore Structures,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New York, ISBN: 0-442-25402-4.
  5. Handbook of Coastal and Ocean Engineering,1990, J. B. Herbich, ed., Gulf Publishing Company, Houston, Texas, ISBN: 0-87201-461-4

 

 

 

 

 

 

歐善惠教授 小檔案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士(1968)、工學碩士(1971)
國家工學博士(1978)

現職

國立成功大學 名譽教授(2006-)
國際工程教育學會(iNEER)理事(2006-)
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常務理事 (2003-)
中國工程師學會 理事(1997-)、獎勵委員會 主任委員(2001-)、常務理事 (2008-2010)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理事(2002-)、評獎委員會 主任委員(2014-)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 董事(2003-)、常務董事 (2009-) 
中華民國海洋及水下技術協會 理事、常務理事、獎章委員會主任委員(1991-)

經歷

大仁科技大學 校長(2006-2012)
國立成功大學 副校長、工學院院長、所長、系主任、教授、副教授、講師 (1975-2006)
中華民國農科園區產學協會 理事長 (2008-2012)
中華民國南部科學園區產學協會 理事長 (2006-2008)
中國工程師學會高雄市分會 理事長 (2005-2007)
中華民國力學學會 理事長 (2004-2006)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委員(2005-2009)
經濟部水資源審議委員會 委員(1994-2009)
財團法人中技社 董事 (2006-2009)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董事 (1993-2000)
東南亞大學校長論壇國際秘書處 秘書長 (2005-2006)
國立成功大學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主任 (2002-2003)
國立成功大學慶齡工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 主任 (1993-1999)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會士 (2003-)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海洋工程委員會 主任委員 (1994-1996)
美國夏威夷大學、德瓦拉大學 訪問學者 (1978-1979)

 

 

 

 

推到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