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風 82 期 焦點人物 |
感恩生命中的貴人 (下)
張國鎮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國家實驗研究院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
……〈續上篇〉
我退伍後進入台電輸配電工程處工作,實際的接觸工程實務,除學習設計外,並跟著郭繁陽先生到處進行線路探勘及工地查訪,郭繁陽先生可說是我進入工程界的啟蒙者。在台電工作一年後,覺得自己在土木領域上還有很多再精進的空間,恰巧那時同學郭秋榆和陳志賢也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因此我辭去台電的工作,毅然赴美攻讀結構碩士。記得那時因為剛到水牛城時,有位猶太裔教授願意提供我獎學金,從事ferrocement相關的研究;不想靠家裡金援的我,覺得不但生活及學費經費有了著落,還能從事這個在1980年代很熱門的主題。正在思索時,因修課認識了也是台大土木校友的李兆治教授(民國44年畢業),李老師當時擔任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之工學院院長,經常赴台參加國建會,為台灣提供災防研究策略。他也願意提供我獎學金,而這個機緣也讓自己走上地震工程的領域。我碩士論文是研究鋼構件受扭時,在材料降伏後非線性範圍內剪力中心位置的變化,再據此延伸到側向挫曲力評估的應用。這近12個月攻讀碩士的過程,在李老師的指導下,讓我掀開結構非線性行為神秘之面紗,悄悄種下樂於學術研究的種子。
單純的學生生活總是過得特別快,我還記得李老師在自己拿到碩士學位準備歸國前和我詳談,建議我繼續留在水牛城攻讀博士。當時的我喜歡研究,卻沒有確定自己是否要走向學術的領域,總覺得工程實務那端,也會有不一樣的挑戰;基於當初出國時對父母親的承諾,和來自台灣阿嬤的親情,我決定先回台灣。李老師不但有成人之美,還特地為我保留了思考一年的承諾,且於隔年五月寄出了I-20入學許可到台灣給我。
完成碩士學位回國那年,我加入了中華顧問建築部作結構分析工作。在往後的一年間,我充分體會理論與實務結合的重要,紮紮實實地完成了幾個專案。當時公司多半承攬公家工程,主要使用的設計方法為”工作應力法”,相較於美國已採用的”極限設計法”,我深感自己需要再次的突破,興起尋求再次學習創新的念頭。由於自己的表現應該還算不錯,也甚獲當時長官的賞識,推薦我去泰國亞洲理工學院在職進修,再拿一個土木工程碩士學位。正在斟酌之時,我收到了李教授寄來的I-20入學通知。1981 年八月在恩師及父母親的鼓勵下二度赴美研修博士。
在李老師的指導下,我很順利地在1984年10月取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土木系博士。
我博士論文研究的範疇主要是鋼結構並結合塑性力學理論。此期間正逢水牛城大學建造全美第二座振動台且於1987年成立美國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NCEER),為把握此難得的機會,我於畢業後續留水牛城大學從事地震工程相關之博士後研究(1984~1986),且於1986年起於紐約州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及副教授,開設stability及plastic design等專業科目,並指導碩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也逐漸由力學轉向以地震工程為主;在1989年Loma Prieta 地震後,更將部分研究重心轉為橋梁工程之耐震研究。李老師與我自1979年結緣,至今超過35年之師生情誼,我們亦師亦友,至今仍共同進行跨國合作之研究計畫,部份合作之研究成果:如預鑄預力節塊橋墩工法,並已落實於國內的國道建設。李老師可說是我這一生中,除親人外最重要的貴人。
|
李老師與我攝於2006 NCREE實驗室 |
1987年在宋祖德教授及賴明來博士的邀請下,我開始參與和3M公司合作以黏彈性材料作為結構抗震被動控制元件之研究,開啟了我研究生涯的另一頁。黏彈性阻尼器在當時是全球相當先進的研究,曾於1967年應用於紐約雙子星大樓作為控制風力變位之阻尼器。在與宋教授團隊之密切合作下,我們的研究有了非常好的成果,而該項研究成果亦獲得廣泛之應用,大家所熟悉的台北捷運劍潭站即為黏彈性阻尼器應用於國內之首次案例。這段研究歷程,也促使自己更加確立「材料創新」就是未來學術發展應該走的路;近年來研究重點之如應用碳纖混凝土進行結構健康診斷及智慧型奈米粒子黏性阻尼器等,都深受這段研究歷程之影響。
|
宋祖德教授獲頒2013地震工程傑出貢獻獎 |
1991年,我回到台大土木系任教,在系上同仁們的協助下,我的教學及研究很快地就步入正軌。在研究方面,除持續進行結構隔減震之研究外,亦認識了許多產官學界的工程先進們,並有機會主持回國後的第一個建教合作計畫:[碧潭橋靜力及動力特性之監測及分析];現在相當熱門的橋梁監測技術與想法,包括結構健康診斷及網路即時資料傳輸等概念等,當時在這個計畫中就已經略具雛形,並在日後的研究中付諸實行。 同時也結識了張荻薇、方文志、葉銘煌先生等橋梁專家,向他們學習許多橋梁工程實務,將橋梁工程作為自己之研發主軸,並期許自己能將研究成果應用於重要之國家建設。
除了教學及研究外,自己也有幸於2004~2010年間,擔任台大土木系第十六屆系主任,為系上同仁及學生服務。在這將近六年的時間裡,前後兩位副主任,曾惠斌教授及謝尚賢教授也是我的貴人,在他們兩位無私的奉獻及全體同仁之協助下,我們一起完成了許多重要且艱巨的任務,包括著手研擬本系中長程發展規劃、通過中華工程教育學會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証、越南木木工碩士專班、土木系杜風電子報及土木研究大樓新建工程等;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當然就是興建當時全國校園的第一棟隔震建築:台大土木研究大樓。
在這一段期間,我遇到了人生另一位重要的貴人:尹衍樑先生。尹先生除兼任本系營管組教授進行教學及創新之研究外,亦非常重視本系之國際及兩岸交流,經常和系上教授組團訪問中國大陸許多著名之大學,並且承諾資助本系進行大規模之交流。還記得當初我曾向尹先生表達感謝之意,但亦指出本系空間嚴重不足,無法容納前來交流訪問之學者。尹先生了解後慨然允諾捐贈兩億元,由潤泰興建一棟土木大樓後捐贈給台大,竣工後造價逾二億六千萬新台幣。土研大樓落成的意義,除了為人數眾多的土木系抒解了研究空間嚴重不足的問題外,更讓長年以來四處分散的土木所各組終於擁有一個能讓師生集中相處的研究場所。記得第一次校園規劃委員會在檢視土研大樓的提案時,曾以「不具特色」為由打了回票;所以我們在土研大樓於一、二樓間加入隔震層,成為全國校園的第一棟隔震建築。在隔震制震的設備上,我們也採用了經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協助研發,國內自行設計製作之鉛心橡膠隔震支承墊,以及由美國Taylor Device與國科公司共同捐贈之六支100噸,衝程100公分之非線性粘性阻尼器。而土研大樓中間層隔震設計的成功案例,也成了相關理論建立、實驗結果分析的最佳驗證。
土研大樓之捐贈,由羅興華建築師義務做建築規劃,潤泰營造採用了其自行研究開發的預鑄隔震工法,於2007年十二月初取得建照、2008年一月十二日正式動工的土研大樓,以五天組裝一層樓(主結構)的進度,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內建造完成,在隔震建築之興建,也開創了新的紀錄。大樓完工後各屆校友並慷慨解曩,協助研究室之裝修,其中尤以翁作新老師率先捐贈兩千萬元最為感人,他們都是我們土木系共同之貴人。
|
尹先生與李校長之捐贈儀式合影 |
|
台大土木研究大樓於2008年6月23日竣工並移交校方 |
張國鎮教授 小檔案
學歷: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土木系 博士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土木系 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學士
現職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 教授
國家實驗研究院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
俄羅斯工程院2014年外籍院士
社團法人俄羅斯國際工程院台灣分會 理事長
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 系主任
中華民國地震工程學會 理事長
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 理事長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副主任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橋梁組 組長
國立台灣大學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 副教授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土木工程系 副教授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土木工程系 助理教授
張主任研究專長及領域為地震工程,迄今已培育20位以上博士及80位以上之碩上,發表120多篇期刊論文,200多篇研討會論文以及20多件國內外專利,並曾多次榮獲「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結構工程論著獎」、「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論文獎」、「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2009傑出科技貢獻獎-技術發展類玉山獎」及「中國工程師學會103年度工程論文最高殊榮-詹天佑論文獎」等多項研究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