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就是文明工程(XI)
土木工程與經濟(1/3)
文/圖 洪如江
一、 導 論
重大土木工程建設,動員龐大的人力與物力,本身就是一種經濟活動;完工後衍生更進一步的經濟活動與產業升級,是大土木工程建設對經濟的貢獻,其案例不少,例如胡佛壩工程,田納西流域多目標開發,絲路,運河(中國大運河、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台灣的十大建設、大眾捷運系統、高速鐵路、等等。
若工程完成後不能衍生更進一步的經濟活動與產業升級,那工程施工期間的經濟活動,只不過是一時的興奮劑而已,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其中,最適合作為教訓的案例就是美國(以及許多美國的追隨者)房屋抵押的「低利貸款」及「超貸」,造成房地產的泡沫越來越大,空屋越來越多,成為引發這一波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台灣,有許多必需,甚至於急需,的工程;卻常常被許多不在工程機關長期規劃的工程項目,由於民意代表及地方的要求,或由於主政者的短線操作,臨時插隊擠進最優先的行列而風光登場,例如台灣本島的一些小型機場、台灣本島與外島的許多漁港、利用率不足(甚至於持續衰退)的公路、空屋(台灣稱之謂蚊子館),嚴重排擠台灣經濟發展的資源。
龐大而不當的工程,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只為了存放法老王死後的一具屍體)、阿房宮(只為秦始皇一已的享受)、等等,不但有害經濟,反而耗盡國力而使國家趨於窮困、衰落。
相較於許多耐久且精美的工程(例如已經1300多歲的趙州橋,已經2000多歲的嘉德水道橋),許多粗製濫造的工程,用不到30年就自行倒塌。更有一些規劃不當的工程,用不到幾年就必須拆除。這些,同樣在浪費資源,傷害經濟。
以下,以幾個重要案例說明土木工程與經濟的關係。
二、 美國1930年代大蕭條與土木工程的救火任務
美國,1929年10月,股票崩盤,大蕭條的開始,失業率急速升高;1930年,失業人口達500萬人;1931年,失業人口近1300萬人。美國總統胡佛(Hoover),積極推動兩項大規模的土木工程計畫,開創了以土木工程振興經濟的先河,茲分別說明於下。
2.1 科羅拉多河胡佛壩(Hoover Dam)工程與美國西部經濟
胡佛壩(圖一)計畫由美國內政部墾務局(Bureau of Reclamation)負責推動。1931年4月20日開工,1935年5月29日混凝土重力式拱壩(高221.4m)完工,1936年3月1日全部完工,水庫(Lake Mead,庫容352億立方公尺,水域面積639平方公里)開始蓄水。
|
圖一 美國胡佛壩,高221公尺,蓄水352億立方公尺(洪以旼攝) |
水力發電,每年40億千瓦小時(kwh/yr.),23%供給內華達州(包括拉斯維加斯,Las Vegas),19%供給亞利桑那州,58%供給加州(包括洛杉磯15.4%)。供水:數州1400萬人的民生及工業用水。水、電、與觀光,支持拉斯維加斯的發展及興盛。
拉斯維加斯地處沙漠,但因泉水(Vegas,印地安語)而成為原住民及西部移民之中繼站。其後,因美國西部鐵路經過該地,於1905年發展為千人小鎮,被認為是拉斯維加斯建城之年。1931年,許多失業者湧進拉斯維加斯,參加胡佛壩的工程建設;同年,內華達州政府授權拉斯維加斯開設賭場。1936年,胡佛壩完工,開始供應該城充分的清潔電力與自來水。2005年,拉斯維加斯(面積340平方公里,居民近60萬人)的觀光客近3900萬人,觀光收入達美金367億,賭博收入約美金67億,會議及展覽超過2萬場(其非賭博收入達美金76億),其腹地克拉克郡(Clark County)的收益達美金97億(參考拉斯維加斯政府網頁及www.LVCVA.com)。2006年之後,發展更加快速,高科技產業紛紛進駐,前途無量,成為美國最大的金雞母之一。
2.2 田納西流域多目標開發計畫與美國東南部經濟
1933年成立田納西河谷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TVA),從事田納西流域多目標開發,重點包括在田納西河谷建設一連串大壩,從事水力發電、灌溉、防洪、及水土保持,田納西州、部分肯塔基州、阿拉巴馬州、喬治亞州、北卡羅來納州與維吉尼亞州經濟復甦,功效昭著。本計畫的成功,其他國家紛紛仿傚,進行流域的多目標開發。孫中山先生也建議成立YVA(Yangtze Valley Authority ),計畫在長江三峽建壩,可惜未及在生前實現。台灣的大甲溪流域多目標開發也有仿傚TVA做法的痕跡。
三、 絲路與經濟發展
國際貿易,永遠獲利甚豐。中國的漢朝(202BC~318AD)初年(139BC),遣張騫與班超通西域,雖有國防上的考慮,建立「絲路」與西方的國際貿易才是重點。大漢的繁榮、強盛與聲威,絲路的貢獻極大。漢末與晉朝,絲路中斷,經濟衰退,社會動盪不安。
唐朝(618AD~907AD)統一中國之後,積極重新打通絲路,獲得成功,長安的留學生多達數萬人之多,聲威遠播,不輸漢朝;在內部,「開元之治」與「貞觀之治」的時段,夜不閉戶,出外旅行不必自備糧食,可見富裕與繁榮之一般。唐朝滅亡之後,先是五代十國之亂(907~960),繼之以宋與遼、金之戰,南宋偏安,以及元兵橫掃歐、亞兩大洲,絲路中斷。明朝(1368~1661)雖然統一中國,領域其實很小,不及於西域;雖有鄭和七下西洋(1405~1433),目的只在宣揚國威,無意擴張領土,也無意發展國際貿易,更無心進軍西域打通絲路。清朝乾隆平藏部與平回部(建新疆)之後,已經自滿自足,無意與「地處邊陲」的落後番邦通商;太平天國之亂平息之後,左宗棠經營西北,重新整建中國境內的絲路,並在路的兩旁種植傳頌百年的「左公柳」,更值得一提的是:力阻俄國力量進入新疆。
目前,中國境內的新絲路上,大貨車絡繹不絕,首尾相連(圖二);西北運進中原的,以水果、蔬菜為主,中原運送西北的,以建材及日用品為主;商業活動、資源開發、基礎建設、城市發展、與觀光旅遊,都在絲路沿途急速爆發出來,西向進入中亞及歐洲,有如箭在弦上。圖三示新絲路達板城段兩側的風力發電風車。《請接頁2》
|
|
圖二 今日的絲路,中國段,重型卡車都嚴重超載,首尾相連(洪如江攝) |
圖三 新絲路上的現代化風力發電風車,新疆
(
洪如江攝)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