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留學記
撰文‧照片提供 汪立本
說在前頭:英國工學博士的制度
英國目前的教育制度,一般攻讀工學博士的時間約為3年再加上6個月的論文寫作;第一年並不算是正式的PhD學生,而是稱作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專職做研究、不修課的碩士學位)。在入學之後的三個月內要繳交1-2頁的研究計畫書(Research Plan),內容為未來三年的研究方向、進度安排。入學後第9個月起以及之後每半年,要繳交研究進度報告(Bi-Annual Progress Report);入學之後的12個月內,要繳交30-40頁的學位轉換報告(Transfer Report),以及參加資格口試(Transfer Viva);報告及口試內容為第一年的研究成果,以及接下來二年時間的研究進度規劃;通過後才正式成為PhD學生。三年的研究完成之後,可以申請進入論文寫作的階段(Writing-Up Period);這段時間較為彈性,可以延長或是縮短,但是連同前三年的總長度不得超過4年;一旦超過4年沒有完成博士論文(PhD Thesis),則視為失敗(fail),只能擁有MPhil學位。繳交論文之後,才得以申請舉辦博士學位口試(PhD Viva)。在英國的制度下,攻讀博士失敗,對於指導教授、系所及學校的評比是有負面影響的,因此,指導教授、系所及學校多會盡一切的努力督促學生在四年內完成博士學位。
開始購物吧!
不知不覺中,即將度過在英國的第一個學期;仔細回想,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已經足以讓我感受到英國培育工學博士的基本態度:學生本人才是主角。指導教授、系所及學校則是站在輔助的角色。還記得第一次跟指導教授(以下簡稱老師)開會、討論研究方向時,老師拿出了一張空白的A4紙,笑笑地說,讓我們開始購物吧!同時,開始在紙上畫出4個他有興趣、正在進行,或是之前跟他書信討論之後,我們都有興趣的議題,然後一一解釋他對於每個議題的看法、期望,以及確認我都有理解。不過,你不一定都要照上面的規劃!有更好的想法都可以!在解釋完之後,老師補充說明著。
突然可以這樣主導一切,讓我感到受寵若驚,但也了解到一個博士生該有的責任,以及對研究內容、品質及進度掌握能力的自我培養。這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成為一個博士,不應該只有埋頭做自己的研究,也應該要有對於周遭事物的處理能力;尤其,在強調團隊合作(teamwork)的年代,這是一個培養自己擁有領導者能耐的好機會。
接下來,就開始繫緊安全帶,展開博士生涯了!
給你一切需要的基本技能
在系所學校方面,對於博士生的輔助訓練,則是透過一系列的核心課程(GSEPS courses,the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 Physical Sciences)。這些課程教授的不是專業學門,而是傳授成為一個博士生該有的基本能力;簡單的說,就是教你如何在這裡生存,不會失敗而歸。課程方向包含偏介紹性課程及技術性課程;介紹性課程包括告訴我們成為一個博士生該有的責任、學校及社會對於博士生的期待、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等;技術性的課程則包括學術寫作、一般及學術研討會口頭報告、文獻整理軟體的操作…等訓練。教課的講師,則多半為經驗豐富的退休學者、教授,或是專業機構的訓練人員。在攻讀博士的過程,可以不斷地去修習這些核心課程,來提升自己的基本能力;至於專業的能力,則是應該自己負責去發展。在與一些從大學就開始在英國就讀的學長、同學們的聊天過程中也印證了我對於英國工程教育的看法:強調自我學習;從大學開始,教授的課程就非常基本,目的在提供學生可以自我學習進階課程的能力,而不直接教授進階課程;這樣的方式,或許一開始比較緩慢,或是會造就出能力不足的學生,但是對於擁有很強學術熱忱及自我要求的學生,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踏板,可以無限制、束縛地向上爬;在文獻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創新想法上,是高於一般台灣學生的水準。這或許是我們可以思考的一個問題。
聯合國辦公室
還記得進入辦公室第一天的驚訝:一個英國人都沒有!同事們來自世界各地,包括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歐洲)、印度、伊朗、中國(亞洲)、哥倫比亞(美洲)、奈及利亞(非洲)。現在又加上我這個台灣,根本是個小型聯合國!而且,幾乎所有人都擁有英國政府或是自己國家政府資助的獎學金。這不禁讓我想要觀察,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樣昂貴、獎學金少的國家,可以吸引這麼多國家的學生前來就讀。
比薩斜塔倒不倒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第一次強烈地感受到英國的不同,是在九月多的一場演講,演講者是倫敦帝國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大地工程教授John Burland,演講的主題是關於比薩斜塔。Burland教授是當年拯救比薩斜塔委會的一員(the Italian Prime Minister's Commission for stabilising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演講內容包括相關的歷史背景、分析過程,以及技術的發展。這場演講讓我回想起當初豎立在土壤力學教科書封面的比薩斜塔,此刻,不再感覺遙不可及,而是帶有一絲激動。看著他們的團隊,仔細、耐性地測試、分析出真正的問題在於建築物底部土壤的不穩定及分配不均,然後提出對策,再透過數值模擬及實驗的驗證,幾經討論、辯論之後,將技術實際應用於比薩斜塔,最後,成功地完成拯救的使命。我相信以台灣的學術實力,要成立一樣堅強的團隊不是問題,但是問題是,我們為什麼沒有這樣的機會?假若我們有這樣的機會,我們能否擁有同樣的空間、時間及經費來支持我們完成如此仔細的分析?
* Professor John Burland: http://www3.imperial.ac.uk/people/j.burland *
把問題做完整
在文獻回顧的這段期間,讓我第二次感受到這裡的不同。這裡並不是這麼在乎期刊論文的投稿篇數,在乎的是投出去文章的品質及影響力;這裡許多的教授、研究學者終其一生地專注於同一個研究主題,期刊投稿數或許不驚人,但是影響力、被引用次數卻是相當驚人,每一篇文章的完整性、深度,都令人相當驚艷;這讓我不禁反思,在台灣大學擔任研究助理期間,學校拔尖計畫追求期刊投稿數目的迷思?
解決實際問題
開始在英國參與研究計畫案的過程,也讓我印象深刻。因為研究主題關於洪水預報系統的開發,所以在研究之初就鎖定了要模擬分析的區域。除了聯絡相關行政機構、地方政府以了解相關水理背景、防洪措施之外,還多次前往實地勘查地形、水利設施,以及訪問當地居民,以徹底了解洪水發生時的真實情況。如此,讓模擬洪水災害發生時,不至於呈現出悖離常理、事實的結果。而且,相關主管單位對於資料收集的用心及完整性,還有高配合度,也讓人印象深刻。簡單的說,在這裡解決的問題或許不是最難的,但是有完整的資源,可以讓問題做到最好。
努力顛覆世界
另外一個讓人感到興奮的印象,是關於同事的研究主題。因為常常在同事的桌上看到關於混凝土(concrete)的教科書或是期刊論文,感到非常好奇;畢竟我們所在的是環境水資源組(EWRE,Environmental Water Resource Engineering),而非結構組。經過討論之後,才發現自己太固守於傳統混凝土的想法,想的盡是如何加入化學物質,或是集配、水灰比,來增加混凝土的流動性及強度;而同事的團隊的卻是在試驗全新的有機、生物等對於環境友善的材料,欲直接取代現有無法回收的混凝土材料,沒錯,是直接取代,而非加強、改善。或許是因為一直接受著土木是一門發展悠久、完整的科學,以往的我思維多侷限於如何改善,卻逐漸忽略了完全取代的可能性。這種知道自己可以把夢做得更大的刺激,讓人感到無比的興奮。
|
|
書要念,玩樂也不能荒廢!在劍橋康河上punting
|
身體健康要顧好,2008年NIKE盃路跑,全球同日開跑! |
後記
八月中,上先修課程(Pre-sessional courses)時,第一堂課老師請大家起來自我介紹;有一位博士生說,他念博士的目的是為了想當教授。當下可以發現,除了我以外,授課講師也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我想說的其實是,當教授應該是一個中間過程,或是結果,但不應該是目的或原因;在攻讀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挑戰自己對於研究有多少熱忱的試煉,而且這段過程就像公司的試用期,只是開始,待通過試用期之後,等在後方的是一輩子的研究生涯。在英國讀書的這段期間,雖然還很短暫,但是這裡的教育態度、方式,卻已經足夠讓「做一輩子研究」的想法被突顯,而且實踐的主角,是自己。
*杜風四月號專訪:《如何省錢留學去?—系友汪立本分享教育部公費留考經驗》
|